av午夜福利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白浆_8乄8X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国产AV大片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3-03-30 09:50:11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語文教案模板集合6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語文教案模板集合6篇

語文教案 篇1

  1、學生能從總體上明確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了解綜合性學習的特點,為小學高年級綜合性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學生通過綜合性學習,學會制訂活動計劃,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并能通過獨立或合作學習,較好地完成任務。

  3、學生能夠認真閱讀教科書中提供的閱讀材料,從中受到啟發(fā),搜集到更多體現漢字神奇、有趣的資料。

  — 第一課時 —

  一、激情導入,揭示內容。

  1、導語: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和許多其他國家的文字相比,漢字無論是在字形上還是在讀音上都別具一格?,老師在黑板上就寫了兩個漢字(即“漢字”)。你們對漢字有哪些了解呢?(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隨機點撥)

  2、揭示內容。同學們,通過剛剛的交流,大家已經對漢字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來,讓我們更深入地走進漢字王國,一起遨游漢字王國,開展綜合性學習,感受漢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漢字文化,并為漢字的規(guī)范使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二、合作討論,制訂計劃。

  1、提示:在我們的教科書中,有對我們進行綜合性學習的指導,讓我們一起翻到教科書第43頁。

  2、學生自由讀課文開頭的一段話。

  3、學生匯報從這段話中了解到的要求。

  教師相機強調:(1)自由組成小組;(2)討論活動內容:搜集體現漢字趣味的資料;(3)制訂活動計劃;(4)活動結束后展示活動成果。

  4、學生自由分組。(教師適當指導:可以分為四大組,第一組字謎組;第二組歇后語、笑話、古詩組;第三組繞口令、對聯組;第四組漢字起源組)

  5、“漢字真有趣”活動計劃

  活動時間: 月 日

  活動地點:

  活動內容:(1)搜集或自編字謎。

 。2)查找體現漢字特點的古詩、歇后語、對聯、故事等。

 。3)了解漢字的趣味。

  成果展示:把搜集到的資料編成小報,貼在教室里,舉辦趣味漢字交流會。

  分工:組長: 搜集資料:

  編輯: 抄寫:

  插圖:

  6、學生分組討論活動計劃。

  提示:討論時要合理分工,如專人記錄討論結果、專人負責整理討論意見;討論后,形成完整的計劃;可以選擇豐富多樣的匯報形式,如競猜、講故事、朗誦、展覽等。

  三、討論交流,完善計劃。

  1、以小組為單位匯報活動計劃。

  2、師生共同評議。(教師相機引導,提示注意計劃的完整、合理、科學以及活動形式盡量不要重復)

  3、小組根據評議,修改完善活動計劃。

  四、課外實踐,完成活動。

  學生根據擬定的計劃,進行相關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1、提示學生查找圖書搜集。

  2、提示學生利用網絡搜索。

  3、提示學生通過請教別人得到相關資料。

  — 第二課時 —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認真制訂了小組活動計劃,大家也按照計劃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活動中,你們有收獲嗎?(生自由回答)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字謎的神奇吧。

  二、猜字謎。

  1、現在請大家張開想象的翅膀,一起領略字謎的魅力。請以小組為單位猜字謎,看哪組猜得又快又多。

  2、猜教科書中列出的字謎。

 。1)畫時圓,寫時方,冬時短,夏時長。

  (2)四座山來山對山,四個川來川對川,四個日字連環(huán)套,四個口字緊相連。

  (3)一點一橫長,兩點一橫長。你若猜不出,站著想一想。

  (4)有人不是我,有馬飛跑過,有水能養(yǎng)魚,有土莊稼活。

  (5)提取畫中的信息:一個人靠在樹旁休息。

 。6)提取畫中的信息:鐘指向了十二點。

 。7)相傳唐伯虎曾在杭州西湖畔賣畫。一天,他掛出一幅水墨畫,上面畫著一只黑狗,十分可愛。唐伯虎對人們說:“這是一則字謎,想購買者,需要付三十兩銀子,如果猜中謎語,就分文不收!贝蟀胩爝^去了,無人猜中。這時,有一位年輕人說:“我猜中了!碧撇⒄埶f出謎底,他卻笑而不答,取下畫來便走。

  唐伯虎望著這位年輕人的背影,哈哈一笑,說:“猜中了!他猜中了!”

  你能猜出這是個什么字嗎?

  3、小組間相互猜字謎。

  4、公布答案:(1)日;(2)田;(3)立;(4)也;(5)休;(6)斗;(7)默。

  5、剛才猜的字謎都是書本上的,(1)至(4)是文字謎,(5)和(6)是圖畫謎,第(7)題是故事謎語。大家肯定也搜集或編寫了許多字謎,說出來讓大家猜一猜。

  6、閱讀《門內添“活”字》思考:

 。1)楊修通過什么方法猜出了謎底?

  答:運用離合字形析字法!拔鲎帧笔歉鶕䴘h字的結構特點,采用析形、析義、析音等形式來表情達意的一種方法。

 。2)你還能列舉出類似的例子嗎?

  示例:一人一口酥

  一天,塞北送給曹操一盒酥,曹操親自在盒子上寫下“一合酥”三個字,然后把酥放在了桌子上。楊修進來看見了,讓人拿來湯匙,和眾人分著吃完了。曹操問他為什么這么做,楊修回答說:“盒子上明白地寫著‘一人一口酥’,我怎么敢違抗丞相您的命令呢?”

  三、有趣的諧音。

  1、諧音歇后語。

 。1)引言:歇后語是由近似謎面和謎底的兩部分組成的一句話。這種形象而俏皮的口頭用語淺顯易懂,語言幽默,深受人們的喜愛。

  (2)讀歇后語。

  ①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诹荷讲窜妿煛獰o(吳)用

  ③孔夫子搬家——凈是輸(書)

 、芩脑碌谋印_動(凍)了

  ⑤咸菜燒豆腐——有言(鹽)在先

 、薷糁T縫吹喇叭——名(鳴)聲在外

  (3)介紹:歇后語兩部分之間有間歇,說的時候往往只說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隱去,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義。以上六組是諧音歇后語,借助同音聯系,產生俏皮風趣的表達效果。

 。4)猜一猜:以下四組都是諧音性歇后語,看哪一小組猜得又對又快?

  ①一連三座廟——

 、谑^蛋腌咸菜——

 、鬯蟮奶}卜——

  ④關公打噴嚏——

  宣布答案:①妙(廟)妙(廟)妙(廟);②一言(鹽)難盡(進);③動(凍)了心;④自我吹噓(須)。

 。5)通過前一階段的學習,每個小組都搜集了不少諧音歇后語,哪一組先來出題?

  一組出題,其他組成員搶答。

 。6)小結:歇后語是我國傳統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好好繼承和發(fā)揚。

  2、諧音笑話。

 。1)讀一讀《“枇杷”和“琵琶”》。

 。2)交流:看了笑話,你有什么感想?

  (3)小結:漢語同音字多,不能隨意亂用,否則會鬧出笑話。

  (4)拓展:小組派代表講述前一階段搜集到的諧音笑話。

  四、有趣的形聲字。

  1、默讀《有趣的形聲字》,概括形聲字的特點。

  2、介紹:“星”和“鳳”原來都是象形字,后來又在象形字的.基礎上增加聲符創(chuàng)造出來的!笆瘛焙汀凹馈笔窃谙笮巫值幕A上增加形符創(chuàng)造出來的。

  3、交流:形聲字是由兩個部分組成,一部分表示這個字的讀音,另一個部分表示這個字的意義。表示這個字讀音的部分叫“聲旁”,表示這個字意義的部分叫“形旁”。

  4、你還知道哪些形聲字?說說它們的特點。

  5、以小組為單位介紹。

  比如:“草”,“早”是它的聲旁,“艸”是它的形旁。

  五、暢談收獲。

  本次綜合實踐活動,你有哪些收獲呢?

  六、布置作業(yè)。

  把搜集的有關資料,做成一期以“有趣的形聲字”為主題的手抄報。

  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教師應當既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又是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在此板塊中我著重選擇了猜字謎和找諧音兩個內容讓學生交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讓他們在交流的同時感受到漢字的神奇和有趣。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熟悉課文所講的故事內容,了解小粗心是怎樣想辦法區(qū)分“己”和“已”這兩個字的。

  2、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字。

  3、使學生在學習故事中懂得一些辨析形近字的小竅門。

  教學重點:

  了解小粗心是怎樣想辦法區(qū)分“己”和“已”這兩個字的。

  教學難點:

  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字。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引導發(fā)現,導入新課

 。ㄕn件或卡片出示“己”和“已”這兩個字。)

  1、小朋友們,你會讀這兩個字嗎?(讓學生齊念)你發(fā)現這兩個字有什么相同的或不同的地方?(讓學生自由說)

  2、有一位小朋友,因為他平時做事有點兒粗心,所以大家叫他“小粗心”,小粗心原來分不清“己”和“已”這兩個字,后來,他認真動腦筋,很快就把這兩個字分清楚了。他想出什么好辦法了呢?我們一齊來學習識字二的'第1課《小粗心區(qū)分“己”和“已”》,請齊讀一遍課題。

  二、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得準確流利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會讀的字。

  2、開火車認讀“粗、區(qū)、已、苦、典、齊、其、蛇、半、忘、記、粉”這12個生字。

  3、互為小老師用生字卡片認讀生字,注意糾正讀音。

  4、去掉生字上面的拼音,再認讀生字。

  5、指名讀課文,讓學生評一評。

  三、分角色讀故事

 。ㄒ粚W生讀“己”的話,一學生讀“已”的話,一學生讀小粗心的話。)

  四、討論,交流學習方法

  1、學生在四人小組內說一說小粗心是怎樣區(qū)分“己”和“已”這兩個字的。

  2、指名讓學生說說小粗心記住“己”和“已”的好辦法。

  3、你還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己”和“已”這兩個字?在四人小組內先交流一下你的好辦法,然后指名說一說。

  4、找小伙伴交流一下,說說自己區(qū)分下面幾組字的小竅門。(課后習題2)再指名說一說。

  五、總結

  你學了這個小故事,懂得了什么?

  第二課時

  一、復習認讀生字

  認讀“粗、區(qū)、已、苦、典、齊、其、蛇、半、忘、記、粉”這12個生字。

  二、自學、交流識字方法

  1、你認為哪個字最難記,在小組內互相交流一下自己記住它的好辦法。

  2、指名說說記住這些字的好辦法。(學生想說哪個就說哪個。)

  3、小組內討論交流記住下面幾組字的小竅門。

  爪——瓜 其——共 人——入 外——處

  三、組詞說句

  在以上生字中,挑選你最喜歡的字來組詞說話。

  四、指導書寫

  1、出示要求會寫的“已、半、其、典、苦、齊、區(qū)”這7個字。

  2、觀察字形,談談這7個字中你認為難寫的字。

  3、教師范寫“典、區(qū)”這兩個字,提醒學生注意筆順。

  4、學生描紅、寫字;ピu

  五、小結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會認“壁”、“虎”等9個生字,會寫“河”、“姐”等6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

  3、初步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作用。

  認識9個生字,會寫6個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

  小組合作探究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談話導入

  小朋友,你們見過壁虎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小壁虎借尾巴》。(板書課題,齊讀)

  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借助圖畫獨立讀課文,同學之間互相提醒字的讀音,注意平翹舌音。

  2、分小組互助讀書,把課文讀通順。全班交流:你們小組新認識了什么字?是怎么認識的?(學生沒說到的,教師幫助)

  3、出示詞語(帶拼音):

  小壁虎 借尾巴 蚊子 一條蛇 逃走 難過 姐姐 新尾巴

  A、指名讀,齊讀。

  B、去掉拼音再讀。

  4、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生字。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小壁虎向誰借尾巴了?借到了嗎?請大家?guī)е鴨栴}自由讀課文。

  2、指名回答,學生邊回答教師邊相機貼出小魚、老牛、燕子的圖片。

  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小壁虎的尾巴斷了很難看時,它心情怎樣?(傷心、難過)那就請你們難過地讀一讀,比一比看誰讀得最難過。(指名讀、齊讀)

  2、小壁虎先向誰借了尾巴?(自由讀第三段)學生比賽讀小壁虎說的話,比比誰讀得最好。

  2、從哪個詞可以看出它很有禮貌?為什么小魚不把尾巴借給它呢?(出示:小魚的尾巴要用來 。

  小魚的尾巴是用來撥水的,請你們用手做做撥水的動作。

  小結:如果尾巴沒了,小魚就會淹死,所以它不能借給小壁虎。

  3、分角色朗讀小壁虎與小魚的對話。(教師范讀,男女分角色讀。)

  指導寫字

  1、學生認讀要寫的.生字。

  2、學生觀察特點,并說一說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4、學生練寫,展示評議。

  第二課時

  復習舊知

  1、找好朋友,把認識的生字讀給對方聽。

  2、看圖說說小壁虎向 借尾巴,結果 。

  繼續(xù)學習課文,感悟理解

  1、自由讀四、五段,學生交流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

  2、全班交流讀懂的問題,教師相機指導。

  3、學生讀老牛與小燕子說的話,想想為什么他們都不借尾巴給小壁虎。

  4、教師利用掛圖,幫助學生了解動物尾巴的用途。

  的尾巴要用來 。(學生用黑板上的圖片邊擺邊說)

  5、指導學生讀好老牛、燕子的話(注意各自的語氣)。

  (教師范讀,學生練讀,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朗讀)

  小結延伸,拓展交流: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多傷心呀!它還會去向誰借呢?他們會怎么說呢?(仿照課文續(xù)說)

  學生借助收集來的資料,分小組說說其他動物尾巴的用途,并演一演。

  6、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難過,他該怎么辦呢?(師引讀第六段)

  7、結果怎樣?為什么?

  指導朗讀:優(yōu)生范讀,學生自由讀,男女比賽讀。

  課堂演練,加深理解

  1、分角色朗讀全文,喜歡誰就讀誰說的話。

  2、以小組為單位,小組長分配角色,學生進行表演。

  3、指名小組上臺表演,全班評議。

  課堂總結,課后延伸

  1、再分角色朗讀全文。

  2、布置課后作業(yè)——編故事:小壁虎長出了一條新尾巴,它高興極了,它會把這個好消息告訴誰呢?朋友們又會說些什么呢?請小朋友們來講給家長聽。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讀記兩組詞語,引導學生發(fā)現這些詞語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積累并運用這些詞語。

  2.認識一些俗語,知道它們的意思,在生活中能正確使用。

  3.通過讀句子,體會關聯詞語的作用,并能在口頭和書面中合理運用。

  4.按筆順規(guī)則寫幾個本單元的生字,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

  5.閱讀欣賞短文《恐龍》,了解恐龍的種類、生活習性、生存和滅絕的時間,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

  6.語文生活,通過融綜合實踐活動與寫作為一體的社會調查,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與寫作能力,培養(yǎng)講文明、講衛(wèi)生等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1.詞語、俗語、關聯詞的學習重點在于運用。

  2.閱讀欣賞短文,了解短文內容,激發(fā)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

  3.通過社會小調查及相應的習作練習,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寫作能力,培養(yǎng)文明、衛(wèi)生等良好習慣。

  教學難點

  組織社會小調查,進行專題討論,指導習作。

  教學準備

  投影、小黑板

  教學時數

  5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讀記記。

  1.出示詞語,學生自由讀一讀。

  2.你發(fā)現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嗎?

  第一組是ABB型疊詞:油光光香噴噴圓溜溜甜津津

  第二組是AAB型疊詞:軟軟的細細的濕濕的青青的

  3.照樣子說幾個這樣的詞語。

  例1:白花花金燦燦

  例2:高高的胖胖的

  4.選詞填空。

  白茫茫甜津津灰蒙蒙

 。ǎ┑奶炜眨ǎ┑钠咸眩ǎ┑难┑

  清清的黏黏的韌韌的

  ()的柳條()的河水()棉花糖

  5.你能照樣子說嗎?

  如:胖乎乎的臉蛋黃黃的麥子

  二、詞語超市(俗語)。

  1.出示詞語,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評議糾正,指導再讀。

  3.認識俗語:群眾中廣泛流傳的通俗而定型的語句,多是勞動人民從生活經驗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簡練而形象。

  4.說說你知道(本題中)哪個詞語的意思,并用這個詞語說一句話。

  例:敲邊鼓

  意思:比喻從旁幫腔,從旁助勢。

  造句:小林是我的好朋友,很多事情我一出馬,他就給我敲邊鼓。

  5.你還知道哪些俗語?

  三、讀讀想想。

  1.投影出示句子,讀一讀。

  2.說說帶點的詞語有什么作用。

  學生說,老師補充,邊讀邊議,認識關聯詞語的作用。

  “不但……也……”和“不僅……還……”表示遞進關系。

  “因為……所以……”表示因果關系。

  “盡管……還是……”表示轉折關系。

  3.選用這些關聯詞語說話。

  4.你還學過哪些關聯詞,能用它說一句話嗎?

  四、作業(yè)。

  搜集查找有關恐龍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寫字板。

  1.提問:寫字時要注意什么?

 。ò垂P順規(guī)則寫字、注意田字格的位置、正確的執(zhí)筆寫字姿勢、書寫整潔等)

  2.認一認要求寫的六個字:歇、剝、蝴、蝶、扯、樁

  3.辨別字形,說說筆順規(guī)則。

  4.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學生上黑板范寫,大家評議。

  6.學生先描再寫。

  二、閱讀欣賞。

  1.談話導入。

  太古洪荒年代,地球上曾居住著一群奇特生物,它們稱霸地球,生存了一億多年之久,大約在6500萬年前,它們竟神奇地滅絕了。這種生物是什么?

  對,恐龍,今天我們就來閱讀一篇關于恐龍的短文。

  2.你們都知道哪些關于恐龍的知識?

  學生結合自己查找的資料自由說一說。

  3.讀短文,說說你又知道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

  4.檢查。

 。1)分段讀短文。

  注意糾正字音:沼澤、覆蓋、卵生。

  積累詞語:千奇百怪、龐然大物、望而生畏、展翅高飛。

 。2)匯報:說說你從短文中知道了什么。

  恐龍的種類、大小、食性…….

 。3)你還想知道什么?

  梳理問題:對于能解決的問題課內解決;暫時不能解決的課后查資料解決;有的.問題至今無法解決的,激勵學生通過學習長大后研究解決。

  5.啟發(fā)質疑。

  大約一直到7000萬年前,恐龍還是統治地球的霸主。然而在此后不到500萬年之間——也就是6500萬年前,它們全部絕滅了。而且,整個滅絕過程還很可能是在僅僅數月內發(fā)生的。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情形,至今仍是一個謎。科學家曾提出各種不同理論,來解釋這滅亡之謎,如隕石撞擊地球說、大規(guī);鹕奖l(fā)說、疾病說或食物中毒說等。但任何解釋恐龍滅絕的理論,必須能解釋當時除恐龍外,其他許多動物種群同時滅絕的原因。恐龍滅亡之謎,至今科學家仍在繼續(xù)研究中。

  希望同學們發(fā)奮學習,有朝一日,你們中也許會有人解決這個問題!

  第三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老師講述自己在銀行取錢,目睹顧客自覺排隊,員工熱情耐心地為顧客換零鈔的事。

  2.學生評議這種社會想象。

  3.小結: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進步,社會的文明程度提高了,人們的綜合素質提高了,那么相應的人們的文明衛(wèi)生等習慣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呢?今天,我們一起討論一下發(fā)生在我們身邊這些的變化。板書:身邊的變化。

  二、引導討論,明確內容。

  1.同桌或鄰桌互相討論:你發(fā)現了身邊的哪些變化?

  要求:(1)真實;

 。2)具體,包括時間、地點、人物的語言動作……

  2.推薦代表說。

  其他學生補充,老師概括板書:

  超市:文明購物排隊付款

  車上:自覺投幣主動讓座

  校園:文明用語環(huán)境衛(wèi)生

  書店:愛護書籍文明選購

  醫(yī)院:講究衛(wèi)生(病人)態(tài)度熱情(醫(yī)生)

  …………

  3.學生列舉這些事例的過程中,有可能談及一些存在的問題,老師鼓勵學生大膽說,但要注意導向。如果沒有學生談到,老師要引導學生發(fā)現這些問題,并討論改進方法。

  如:菜市場亂丟垃圾亂設攤點

  街道張貼廣告亂涂亂畫

  車上不講究公共衛(wèi)生

  …………

  你認為應該怎樣改進?

 。1)加強文明衛(wèi)生的宣傳;

 。2)提高人的素質。

  4.看到這些現象,你想到了什么?

  人們的文明衛(wèi)生習慣正逐漸養(yǎng)成,但也有一些需要改進的方面。

  三、布置任務,具體指導。

  1.明確任務。

  在我們的生活中,講文明、講衛(wèi)生等好習慣在許多地方、許多人身上大量存在,但一些不良習慣也或多或少地存在。好的典型,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閱讀課文,通過聯想和想像解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2、探究并理解文中“大!迸c“山”的象征意義。

  3、學習朗讀技巧,能正確處理重音和停頓,并能正確流暢、有感情地朗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重點:指導學生正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抓住“只要翻過……看見大海”一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學安排:

  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由朗讀。

  2、 想像文章描寫了怎樣的一組畫面?跟同學相互交流一下。

  想像這組畫面時要注意少年當時所面臨的情境:一是他走在青草濕氣籠罩的崎嶇山道上;二是他已經非常疲憊了,呼呼地喘著粗氣,臉上、背上滾滿了汗珠,可他面臨的依然是不見終點的長長的山道;三是海鷗的'出現,給了少年以信心、勇氣和希然,使得他繼續(xù)沿著山道緩緩爬去……

  3、 與同桌討論一下這組畫面是通過哪句話連接起來的?這句話的作用如何?

  明確:這句話在文中反復出現了六次,從立意上看,它表現了文章的主旨——只要滿懷堅定不移的信念,就能戰(zhàn)勝困難與自我,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從結構上看,它是貫穿全文的線索。從刻畫人物上看,它表現了少年堅定執(zhí)著的性格。從語言表達上看,它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格,一唱三嘆,蕩氣回腸。

  學生自由討論,不要求學生完整地答出每一點,只要能通過集體的智慧總結出以上幾點即可。

  學情預測:這句話對于刻畫人物性格的作用,學生恐怕難以想到,需要教師相機提示點撥。

  二、再讀課文,合作探究。

  1、 全班分為若干小組,小組內一名同學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如下問題:

  ①“大!、“山巒”、“海鷗”具有怎樣深刻的含義?

 、谖覀兠咳说男闹幸灿羞@樣的大海嗎?我們該如何去尋找我們自己心中的大海?

  2、 小組討論,推薦代表,全班交流。

  第一個問題是引導學生探究“大! 、“山巒”、“海鷗”的象征意義。學生通過討論應明確:濤聲回蕩的大海已不是自兢界中的海洋,而是一種理想的象征;連綿起伏的山巒也不是自然界的山脈,而是通往理想的一道道壕溝,一個個關卡;而“海鷗”也不是自然界的小鳥,而是希望的使者,幸福的向導。

  第二個問題是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經歷去思考文章的象征意義,使學生的思維由文本延伸到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中去,用從文本中獲得的啟示去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學習。

  學情預測:學生可能會圍繞“考上好學!、“成為名人”、“將來有一份好職業(yè)”、“努力實現自我價值”等方面來談,教師不宜隨便否定學生的答案,應引導學生思考:一個人只要有著遠大的理想,有堅定的信念,就能克服千難萬險,戰(zhàn)勝彷徨與動搖,堅持不懈地攀登通往理想世界的高峰。

  第二課時

  三、精讀課文,訓練朗讀

  1、 教師范讀或播放課文錄音。

  2、 教師指導學生學會設計朗讀方案。

  3、 學生結合練習二和練習三,自己設計朗讀方案。

  小組內可分工合作,一人設計幾段,完成對全篇課文的朗讀設計。

  4、 根據各自設計的朗讀方案,小組內朗讀。

  讀的同時,互評互改,推選讀得最好的同學準備參加全班的朗讀評比。

  四.朗讀課文,選評最佳。

  1、 由各小組推薦代表進行朗讀。

  2、 師生共同評議,評出朗讀效果最好的同學,進行表揚。

  3、 全班朗讀,要求準確流暢、有感情。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課后練習四,進行拓展與比較閱讀。

語文教案 篇6

  教材簡析:

  本課的內容比較抽象,但對于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有很大的作用。要讓作業(yè)富有游戲形式,但必須將基本方法和要求滲透于造型游戲之中,使學生在愉快的造型游戲中自然的接受到美術知識。

  教學目標:

 。薄⒅笇W生選用各種工具、材料表現身體的觸覺。

 。病⒁龑W生體驗色彩、點、線條、肌理等造型語言。

 。场⒁龑W生運用造型語言來表達自己對觸覺的獨特感受,發(fā)展視覺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實際觸摸對對象產生知覺,自覺地采用不同的線條、色彩、采用不同的筆觸,進而產生新的表現形式。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各種表現身體觸覺的圖片資料、不同的材料以及各種繪畫制作工具。實物投影儀

  學生準備水彩筆、絨線、棉花、石頭、木片、膠水、彩色紙等。

  教與學活動的過程:

  活動一:

  “你來猜猜我?guī)У?是什么?”游戲,選一位同學將自己帶來的東西裝到布袋里,另外一位同學將手伸到袋子里,說說自己摸到的東西的觸覺感受,從而引導大家判斷出袋子里裝的是什么。

  活動二:

  想想如何描繪表現出剛才的觸覺。

  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表現觸覺的大師作品,讓學生了解運用各種造型語言表現觸覺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表現欲望。

  活動三:

  由學生表述自己的觸覺,教師實際操作示范各種用筆方法,做出不同的筆觸效果和肌理效果以表現不同的觸覺

  活動四:

  鼓勵學生自己選用不同的工具、材料、通過畫、拼貼等造型手段表現出自己對不同觸覺的感受。

  在活動過程中要激勵學生大膽自由的表現,通過多次實踐,力爭表現出對某一種觸覺的獨特感受。

  引導學生上訪設法突破平面的繪畫形式,將繪畫與制作結合起來。

  活動五:

  作業(yè)完成后展示在教室里,又學們互相猜一猜對方畫的是什么觸覺。

  收拾與整理。

  課后拓展:

  引導學生回家與家長一起做一些觸摸實物的游戲,并與家長一起感覺與表現,提高造型語言的應用能力。

  教學評價:

 。薄⑹欠穹e極地參與造型游戲。

 。、能否將繪畫與其他造型方法結合運用。

  札記:

  這一課的作業(yè)效果好的出乎我的意料,有的學生雖然在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觸覺時不夠到位,但卻能用生動的繪畫語言將其表現出來。如:一位平時不太愛說話的學生運用不同節(jié)奏的的波浪線表現出了“肚子餓得咕咕叫”的感覺,雖然不是觸覺,但這種感覺卻是人人都有過的,但一般人沒有用繪畫形式來表現的。還有“燙得直跳”、“心怦怦跳”等感覺,孩子們表現得都很好。這說明本課的教學目的已達到,學生已能運用造型語言來表達自己對觸覺的獨特感受,發(fā)展自己的視覺表達能力。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12-03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園地》教案10-05

語文翠鳥教案09-03

語文《檢閱》教案11-07

《語文天地》教案12-17

語文《春》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