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午夜福利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白浆_8乄8X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国产AV大片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中班數學課教案

中班數學課教案

時間:2023-03-30 09:47:59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數學課教案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數學課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數學課教案15篇

中班數學課教案1

  活動目標:

  1、通過,引導幼兒正確感知紅、黃、藍三種顏色。

  2、引導幼兒根據標記會按顏色分類。

  3、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體驗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環(huán)境準備:

  創(chuàng)設花園的情景,花園里有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花、蝴蝶若干、三個小房子(蝴蝶的家),三只可插的蝴蝶,紅、黃、藍三種顏色的門。

  2、物質準備:

  a紅、黃、藍蝴蝶胸牌若干、花傘、錄音機、輕音樂等。

  b請大班三個孩子做公園守門員。

  活動過程:

  一、通過入場,初步感知紅、黃、藍三種不同的顏色。

  1、幼兒“變”成小蝴蝶。

  中請小朋友選擇一只自己喜歡顏色的蝴蝶胸牌,引導幼兒與同伴相互交流:我變成了一只×蝴蝶。

  2、進公園:要求每只小蝴蝶從與自己一樣顏色的門進公園,感知顏色的對應。

  二、逛公園,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三種不同的顏色。

  1、幼兒自由觀察,互相交流,提問:公園里有些什么?

  2、鼓勵幼兒向同伴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比較花、蝴蝶、房子的'不同。

  三、:蝴蝶找花。

  1、自由找花避雨。

  要求幼兒在花園找一只與自己顏色相同的蝴蝶,聽到雷聲就趕快躲到花的下面,并引導幼兒說:我躲在什么顏色的花下面。

  2、找相同顏色的花避雨。

  再次,要求要躲在與自己相同顏色的花下面。

  四、:送小蝴蝶回家。

  1、啟發(fā)幼兒按標記歸類,邊放邊說“x蝴蝶我送你回x房子”。

  2、送花:引導幼兒把相應顏色的花送給小蝴蝶家。

  五、教師帶領“蝴蝶”到“花園”外。

中班數學課教案2

  活動目標

  1、目測數群,正確感知5以內的數量。

  2、理解數字能表示物體物體的數量,繼續(xù)學習按數匹配實物。

  3、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帶數字的"裙子、帽子、花盆"若干;幼兒裝飾用的材料若干。

  2、數群卡片(2、3、4、5)

  3、幼兒已有數物匹配經驗。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昨天小白兔打了個電話給我,它想請聰明的小朋友去做客。現在我來考考小朋友。

  2、目測數群。

  教師出示數群卡:小白兔家有幾個人?小白兔一頓能吃幾個蘿卜?小白兔有幾個漂亮的.發(fā)夾?小白兔睡覺時打幾個呼嚕?

  3、數物匹配,裝飾禮物。

  教師:給小白兔準備的禮物不夠漂亮,請小朋友根據禮物上的數字裝飾相應數量的圖案。(幼兒根據能力強弱自選或制作裝飾圖案)

  4、游戲:狼來了

  規(guī)則:"狼"來時,幼兒躲進數字洞,人數必須與數字相符。

  5、結束活動:送禮物給小白兔,和小白兔唱歌跳舞。

  教學反思:

  1、在教學活動中充分調動幼兒和積極性、參與性。

  2、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表達形式表達的意愿、教師給予配合和支持。

  3、在教學活動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性格特征給予相應的指導。

中班數學課教案3

  教案目的:

  1、學習按照物體的某一特征進行分類。

  2、嘗試根據物體的顏色特征制作顏色標記。

  3、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操作活動,并從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案準備:

  1、教具:黃花、紅花、蘭花卡片3朵,3個花盤卡片,彩色筆。

  2、學具:第一、二、三組,幼兒用書,蠟筆。

  第四、五、六組,人手一套13的.點卡,每組提供一小筐塑料插花若干,分類盒人手一個。

  教案流程:

  1、集體活動:

  按顏色特征進行分類:分別出示紅花、黃花、;蘭花卡片,提問:這是什么?他們有什么不同?出示花盤卡片,請個別幼兒上來將相同顏色的放在同一個花盤里,鼓勵幼兒邊插花,邊說:黃花我送你到花盤里,黃花和黃花在一起。最后,請幼兒說說:這三個花盤里有什么顏色的花?

  嘗試制作顏色標記。

  提問:想一想,在每一個花盤上做一個怎樣的標記來表示花盤中的花朵呢?啟發(fā)幼兒根據花朵的顏色在花盤上制作顏色標記。最后,大家一起說說:黃標記花盤里面有黃色的花;紅標記花盤里有紅色的花……

  2、操作活動:

  第一、二、三組。

  ⑴給花朵做顏色標記。觀察花朵的顏色,請你將相同顏色的花朵圈在一起,再在方框中制作顏色標記。

  ⑵根據顏色標記的提示,給實物涂色。

  第四、五、六組送卡片。讀一讀卡片圓點的數量,請你在分類盒上有序地插上點卡,再放上相應數量的卡片,鼓勵幼兒說說:一個圓點,我送你一個卡片;兩個圓點,我送你兩個卡片;……

  3、活動評價。

  展示個別幼兒的操作材料,請幼兒說說:你是怎樣給花朵作標記的?你是怎樣送卡片的?教師對邊操作邊講述的幼兒給予鼓勵和表揚。

中班數學課教案4

  這次活動,開頭引入以猜謎的形式引入,出示灰太狼的帽子、耳朵、牙齒、身體——引出灰太狼,用生動的故事吸引幼兒積極參與。在引入灰太狼的煩惱是它的老婆紅太狼的生日快到了,想用寶石做皇冠作為生日禮物送給紅太狼,而去寶石島的路上迷路了,遇到一群小鳥在排隊,讓幼兒復習顏色相同,大小不同的規(guī)律排序的,灰太狼聽小鳥說按著箭頭的方向走就回到寶石島途中,又被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才引導幼兒有淺到深,由易到難層層深入,大小相同,顏色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相同等有規(guī)律的進行引導自己排序出有規(guī)律的小船,才能啟動開往寶石島。終于找到了寶石島,選寶石做皇冠,引導幼兒接下去往下排。作為新老師,還有很多不足需要自己不斷的學習經驗進步,充實自己的教學經驗,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能力提升。今天這數學活動課有幾點不足的地方:

  1、教師應給與孩子更多思考的空間,他們可以怎么排?然后再思考回答,才能體現以幼兒為主體。

  2、在分組制作材料的要求和的提出中要體現,提醒幼兒按照二或三個為一組好朋友的規(guī)律來排序,才能讓幼兒的.能力有進一步的提升;在幼兒操作材料時,因幼兒撕貼紙的技能還不夠,有待教師多指導加強,從而想到材料的適宜性,可換為泥工板或過膠紙和沾水貼的技能;操作材料不夠多樣性。

  3、教師語言不夠簡潔,要體現讓幼兒清楚,控制縮減時間。

  通過創(chuàng)設此活動《灰太狼的皇冠》,使幼兒能根據按物體的外部特征按特定規(guī)律進行排序,從中感謝各位教師的指導,讓我受益匪淺。

中班數學課教案5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節(jié)中感受并發(fā)現物體的數量、大小與三只熊的關系。

  2、樂意幫助三只熊分餐點并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PPT、畫有三只熊的底板、人手一個籃子、蘋果人手六個。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找出熊愛吃的食物。

  1、你們最喜歡什么動物?(小白兔、獅子、大象等等)

  教師小結:每個人喜歡的動物都不一樣。今天老師也請來了小熊的一家,我們來看看,誰是爸爸、誰是媽媽?誰是寶寶?

  小結:對了最大的是爸爸,最小的是寶寶,不大不小的是媽媽

  2、三只熊要吃午餐了,他們最喜歡吃:出示PPT(蜂蜜、蘋果、玉米)三樣東西

  二、分配食物,感知熊大小與數量。

  1、出示PPT蜂蜜(大小高低不同的蜂蜜)

  小熊最喜歡吃蜂蜜了,三個蜂蜜怎么樣?(又高有矮、有大有。

  三個蜂蜜中哪個是給小熊吃?點擊小熊圖片進行對應。

  小結:又高又大的是給爸爸吃,爸爸人大胃口大所以吃又高又大的蜂蜜。又矮又小的是給小熊吃,熊寶寶人小胃口就小所以吃又矮又小的蜂蜜。熊媽媽吃不大不小的蜂蜜。

  2、小熊還喜歡吃玉米(出示食物)

  三個玉米怎么分呢?(教師出示喂三只熊食物的盒子)請一個小朋友給三只小熊喂玉米。

  你從哪里看出給熊爸爸吃這個?(粗)你從哪里看出給熊寶寶吃這個?(細)

  小結:三個玉米,最粗的給爸爸吃,最細的給寶寶吃,不粗不細的給媽媽吃。

  3、蘋果。

  接下來小熊吃的是蘋果。這里總共有幾個蘋果?我們一起來數數看?(1、2、3、4、5、6)

  六個蘋果給三只熊分。該怎么分呢?出示三只熊的底板

  聽好了:熊爸爸要多吃點、熊寶寶少吃點、熊媽媽不多也不少。

  4、幼兒操作:分蘋果

  要求:老師給你們準備了每人一個小籃子,籃子里都有六個蘋果,請你們把六個蘋果分給三只熊,熊爸爸要多吃點、熊寶寶少吃點、熊媽媽不多也不少,把蘋果貼在三只熊的旁邊。

  6、集體討論:把所有的.作品貼在黑板上。讓小朋友找找哪個有問題?幫他改過來?

  對的一欄:六個蘋果,你們是怎么分的?

  錯的一欄:我們看看,這個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活動延伸】

  你們幫小熊的一家分了午餐,它們可開心了。所以送了禮物給你們,看是什么?我們回到教室再一起把它分了。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jié)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jié)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中班數學課教案6

  活動目標:

  1、啟發(fā)幼兒找出圖形間兩個相同點,并作記錄。

  2、培養(yǎng)幼兒抽象概括圖形特征的能力;顒訙蕚洌航叹撸焊鞣N圖形卡片,各種標記圖卡。學具:幼兒人手一張作業(yè)紙和一支鉛筆。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教師出示大小不同的兩片樹葉,復習大小標記。

  師:今天朱老師在來學校的路上撿到了兩片樹葉,想請小朋友看看,這兩片樹葉有什么不一樣嗎?(大小不一樣。)

  師:那小朋友還記得大、小標記用什么來表示嗎?誰可以上來畫一畫大小標記嗎?(教師請一名幼兒上前畫標記,其他幼兒仔細看看。)

  師:大、小標記畫得對嗎?(教師出示大小標記)

  師:大標記放在哪片葉子下面呢?小標記放在哪片葉子下面呢?表示什么意思啊?

  師小結:兩種物體進行大小比較,大標記表示大的物體,小標記表示小的物體。

  2、教師出示顏色相同,大小相同的兩個正方形,復習圖形標記。

  師:請看,朱老師手上有兩個圖形寶寶,請小朋友觀察一下,這兩個圖形寶寶是什么形狀的?(正方形)

  師:那你可以幫他們畫上標記嗎?他們的相同點是什么?我們給他們畫上標記吧!(正方形,紅色)

  師小結:畫一個正方形,表示正方形標記,用紅色畫一個小圓點,表示紅色標記。他們的大小一樣,就不用畫大小標記了。

  3、教師出示顏色相同,大小不一樣的兩個三角形,幼兒觀察,做標記。

  師:我們再來看一看這兩個三角形,請小朋友觀察一下,他們有什么相同點?又有什么不同點呢?

  師:我們把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的標記都做出來好嗎?他們的相同點是顏色相同,都是紅色的,那么我就用紅色的筆,畫一個小紅點,表示紅色標記。他們都是三角形的,那我們用什么標記呀?(三角形標記)你會做三角形標記嗎?對了,就畫一個三角形就表示三角形標記。

  師:那么現在我們再來一起看看這兩個三角形,如果朱老師請你畫出這兩個三角形的相同點,你要畫什么標記呢?(三角形標記,紅色標記。)

  師:那么這兩個三角形的相同點就要畫上三角形標記和紅色標記。(教師在黑板上畫上標記。)

  師小結:這樣的標記表示他們都是紅色的三角形。

  二、幼兒操作活動。

  師:那現在朱老師給小朋友每人準備了一張紙和一盒蠟筆,我要請你們做標記,做什么標記呢?請看朱老師的黑板。

  1、教師出示“作業(yè)題”,幼兒做一樣的標記。

  ①兩個大小不一樣,綠色的三角形。

 、趦蓚大小相同,紅色的.圓形。

 、蹆蓚大小不同,藍色的梯形。

  師:朱老師這里有三個作業(yè)題,請小朋友按順序給他們做好一樣的標記,第一題的相同標記是什么?仔細看清楚他們的相同點在哪里,然后做出相應的標記。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把你的標記做好了之后說一說,這些標記表示什么呢?

  三、結束活動。

  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制作標記,那么用標記我們就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兩個物體的相同之處。

中班數學課教案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以自身或客體為中心比較物體的前后方位,體驗空間的相對性。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空間方位感。

  活動準備

  活動音樂(開火車)(游戲音樂)

  flish動畫“賽車”、 “小動物排隊”

  字卡“前面”“后面”

  小動物頭飾每個孩子一個

  鹿媽媽頭飾一個

  鈴鼓一個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教師:孩子們,今天小鹿老師要帶你們去森林運動場觀看賽車比賽,你們高興嗎?(幼兒:高興)那么我們開上小火車準備出發(fā)。在出發(fā)前請你看一看你前面的小動物是誰?你后面的小動物是誰?

  2.教師總結:請你們向老師一樣立正站好,你的小臉對著的一面就是前面,(教師相應出示字卡“前面”)你的后背對著的一面就是后面,(教師相應出示字卡“后面”)

  二、感知前后

  (一)以自身為主體

  1.請孩子們說一說,自己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

  師:請孩子們說一說,自己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現在你們都知道自己的前面是誰了,你們一定要跟好前面的小動物,我們的火車出發(fā)了。(聽音樂幼兒跟老師開火車進入賽車比賽場地)

  2.幼兒互動感知前后;

  師:開了一路小火車,大家都累了,讓我們放松一下吧!

  如:請給你前面的小動物捶捶背,揉揉肩;給自己后面的小動物拉拉手;輕輕拍拍你前面小動物的頭;輕輕摸摸你后面小動物的臉;往前伸一下腿,往后伸一下胳膊;在你的'前面拍三下手;在你的后面拍兩下手;

  3.幼兒按教師的指令找一找前后的座位,并坐在座位上;

  師:孩子們,我們準備到座位上去觀看比賽吧!請先看一下我們的座位:我們的座位一共有幾排呀?

  教師指令如:小貓寶貝們,請你們坐在最前面的座位上;小熊寶貝們,請你們坐在最后面的座位上;請小兔寶貝坐在小貓的后面;請小猴寶貝坐在小熊的前面;等(試試)

  4.請大家看一看你的前面都有什么?。后面都有什么?(試拓展)

  孩子們,離比賽還有一會兒時間,讓我們看一看,你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幼兒說一說)

  (二)以客體為中心感知前后;

  說一說小鹿老師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

  1.師:孩子們,你們知道了你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了,那么你知道小鹿老師的前面有什么嗎?后面有什么呢?(幼兒說一說)

  2.師:你們在小鹿老師的前面是嗎?是嗎?(師轉身)

  幼兒說完后引導孩子看一看老師轉過身,面向后面,剛才在老師前面的東西在前還是在后?

  3.教師小結:孩子們,剛才你們還在老師的前面,老師一轉身,你們就不在老師的前面了,這是因為老師面對的方向變了。

  (三)幼兒體驗前后空間方位的相對性。

  1.請大家起立站好,看一看小鹿老師在你的前面還是后面?(幼兒:前面)那么你們向后轉,看一看,小鹿老師還在你的前面嗎?我在你們哪個方向了?(教師多次讓孩子面向一面后,再向后轉,體驗空間的相對性)

  2.教師小結:孩子們剛才你前面的小朋友,在你轉過身后,變成了你后面的小朋友,是因為你面對的方向也變了。(鈴聲響)

  出示flish動畫“賽車”,鞏固前后方位的認識。

  師:聽,比賽的鈴聲響了,請大家坐好了,認真觀看比賽吧!

  1.第一次觀察比賽方位。

  (1)教師提問鞏固。

  數一數有幾只小動物參加比賽?誰的車開在最前面?誰的車開在最后面?小兔的前面是誰?小熊的后面是誰?

  (2)師:別盡是老師問了,你們也來問一問吧,誰來問?誰來回答?

  (3)幼兒根據畫面提問。

  幼兒:小狗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小熊在那輛車的前面?在哪輛車的后面?(適當的找幼兒提問!其他孩子來回答。)

  2.第一次觀察比賽方位變化。

  (1)師:請大家繼續(xù)觀看比賽,你要仔細觀察,一會兒,小鹿老師會請你說一說誰跑在誰的前面了?誰落在誰的后面了?(幼兒說)

  (2)教師小結:比賽結束了,誰贏了?幼兒(小猴)。

  (3)給小猴子頒獎(音樂、拍手)。

  師:看!小猴子已經走上了領獎臺,請你給小猴子頒發(fā)獎牌,請你給小猴子贈送鮮花。

  (4)提問:你想對小猴子說什么?

  對沒得獎牌的小動物,我們該怎么說?

  (5)小猴子,你想對大家說什么?(老師、老師......)

  三、鞏固游戲:給小動物排隊

  活動反思

  孩子們對活動很感興趣,他們還很投入到活動中。他們都能積極舉手發(fā)言,還能用完整的話來回答。不過幼兒對辨別空間方位上還不大了解還得繼續(xù)培養(yǎng)和鞏固。活動開展的時間有點長。以后我會吸取更多的教學方法爭取上的更好。

中班數學課教案8

  教案目的:

  1、通過自由探索排序,讓幼兒嘗試和發(fā)現不同的排序方法?

  2、引導幼兒學習簡單的統計方法。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統計的興趣。

  教案準備:

  1、排序材料:黃、綠、藍的雪花片和玩具

  2、記號筆3、操作統計表格

  4、觀察圖片2張

  教案流程:

  一、引入課題

  今天,葉老師要帶我們小朋友一起去攻破博士爺爺為我們設下的難關,我們排著特殊的隊伍去接受挑戰(zhàn),好不好?有沒有信心啊?

  幼:有!

  師:好!let's go!

  二、出示范畫,幼兒觀察、分析

  這是博士爺爺為我們準備的第一個難關,讓我們來觀察一下有什么玄機在?

  提問:

  1、這兩張圖片,看上去感覺怎么樣?

  2、圖2漂亮在哪里?為什么?

  (引導幼兒說出他是有規(guī)律的排序)

  3、教師統計

  三、幼兒操作,自由排序并記錄

  1、幼兒操作,自由排序,并記錄好,請排好的小朋友把表格拿上吧!沒有排好的小朋友也拿上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為什么你沒有排好,問題是出在哪里?

  提問:

  1、你是怎么排的啊?

  2、除了上面的`排法,還有其他方法嗎?

  教師小結:

  1、有規(guī)律的排序可以根據他的形狀、顏色、數量進行排列的。

  2、引導幼兒再次排序并進行操作、記錄。

  四、延伸活動:談談排序在生活的密切關系

  在我們的生活中,什么地方運用到了排序的方法,讓我們排著兩個男孩子女孩子的隊伍去找一找吧!let’sgo!

中班數學課教案9

  結合了主題《在農場里》,為了提高中班孩子數數能力,嘗試對呈封閉狀排列的物體進行數數,結合"在農場里"的主題,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提供不同層次的操作材料,從而積累封閉式數數的不同經驗,同時創(chuàng)設了有趣的情景,在情境中開展數學活動。

  活動難點:學習呈封閉狀排列的物體的數數

  活動重點:提高幼兒數數能力

  活動目標:

  1、在數小鴨的情境中,運用已有數數的經驗數數,并嘗試運用呈封閉狀排列的物體的數數方法,提高數數能力。

  2、體驗幫助鴨媽媽數小鴨的快樂。

  3、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1、小鴨若干,(直線排列、曲線排列、呈封閉狀排列)。

  2、輔助材料:夾子、筆、數字等。

  活動過程:

  一、鴨寶寶排隊游泳(價值分析:運用已有數數的經驗數數)

  情境導入:暖和的春天來了,小河里的水變暖了,我的鴨寶寶排好了隊來游泳了。

  1、數數鴨寶寶(出示若干只小鴨呈一字式排列、曲線排列)

  提問:數一數有幾只鴨寶寶呀?

  小結:嗯,你們的辦法真靈,數的真快!

  二、鴨寶寶花樣游泳(價值分析:嘗試運用呈封閉狀排列的物體的.數數方法,提高數數能力)

  情境導入:我的鴨寶寶說他們要和運動員一樣來一次花樣游泳了呢。剛剛它們排好隊的時候,我一遍就數清楚是幾只了。可他們一擺了個花樣游泳的造型,我數來數去好幾遍還沒有數清楚,這可怎么辦呀?

  1、數花樣游泳的鴨寶寶

  提問:(1)小朋友,你們來幫幫我,有什么辦法能讓我數清楚我的鴨寶寶到底有幾只呢?(幼兒相互討論商量。)

  提問:(2)你是怎么數的?你從哪里開始數的?數到哪里結束?

  2、數丟了帽子的鴨寶寶

  提問:

  (1)可是我的鴨寶寶太頑皮了,把帽子也給丟了,現在小鴨一摸一樣了,又該怎么數呢?

  小結:你們的辦法真靈,用各種辦法記住了從哪只小鴨數起,就能知道數到哪只停下來。這樣不會多數也不會少數,今天多虧了你們教了我這個本領,謝謝小朋友!

  3、幼兒幫忙數小鴨

  情景導入:可是你們看呀,還有那么多調皮的鴨寶寶還在河里擺造型,他們長的都一模一樣,我數也數不清,請你們用剛剛的好辦法快來幫助我吧!

  提要求:鴨媽媽還提供一些工具可以幫助你們數數,如果你需要它就用,不需要它也可以不用。

  4、幼兒交流

  提問

 。1):你數了怎么樣的鴨子寶寶?你是怎么數的?

  (2)碰到一摸一樣的鴨子你怎么記住的,從哪里開始的?

  小結:今天你們既幫助了鴨媽媽,又讓自己學到了許多數數的本領。以后當我們碰到要數的圖案像圈兒排隊的時候,我們可以用這些方法試一試,數一數,這樣我們數數的本領會更大。

  三、鴨媽媽感謝小朋友(價值分析:體驗幫助鴨媽媽的快樂。)

  1、今天鴨媽媽要謝謝你們小朋友,所以要請你們去我家里做客,要感謝你們,我們一起出發(fā)吧!

  活動評析:

  活動的選材非常的有趣生動,孩子們非常喜歡,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中班幼兒的社會意識正在逐步的加強,因此通過這個繪本故事培養(yǎng)了幼兒初步的責任意識,對幼兒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價值性。

  活動的目標清晰,各環(huán)節(jié)能緊扣活動目標層層遞進,提問和回應也能圍繞"約定"和"遵守約定"展開,及時捕捉孩子的信息,適時的回應,有效的達成了活動的目標。如:小朋友說到:"兔子不能再車上蹦蹦跳跳"時,老師便追問:"為什么兔子不能在車上蹦蹦跳跳?"小朋友紛紛說了自己的理由之后老師總結:"是呀,在車上蹦蹦跳跳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老師的回應歸納了孩子們的回答。又如:獅子爺爺和小動物們分別做了約定以后,老師用PPT的形式歸納總結了這些"約定",進一步加強了孩子們對"約定"含義的理解。為后面遵守"約定"的環(huán)節(jié)起了很好的鋪墊作用,使幼兒在后面的活動環(huán)節(jié)中更能感受到小動物們違反了"約定"最后倒置的嚴重后果,知道遵守"約定"的重要性。

  在活動中老師在"仔細觀察圖片"環(huán)節(jié)上還需加大一些,讓孩子有充分的時間去仔細觀察,促使孩子更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反思

  進入活動,初始如我所愿,教學效果非常好,幼兒對活動很感興趣,雙邊活動很活躍,但是隨著教學內容的推進,活動已經進行了25分鐘左右,所有幼兒雖然興趣很濃,但我發(fā)現課堂紀律已有些難以掌控,而我的圖片教學內容安排還有近一半沒有實施。我知道,我不得不臨時減少教學內容和活動程序,結果,這堂我精心準備了一個星期的圖片活動課以我的不盡人意而結束。中班幼兒活動不能超過30分鐘,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節(jié)課不算是一節(jié)完整、成功的課。而這一切都源于我的難以取舍。根據我的目的,我用了大量的時間制作圖片。主體部分我弄了16張幻燈片,鴨子的大小、神態(tài)、顏色各不相同,我想把它作為引起幼兒學習興趣的一種手段,我也曾懷疑內容的過多,但面對每一張精心挑選、制作的圖片,真的舍不得去掉那一張,測試了幾次,覺得差不多能完成。而事實證明,幼兒的興趣的確很濃,但由于圖片的過多而導致了整體教學活動效果不佳。如果圖片在8張左右,只要全面覆蓋1—9數字的教學,個別數稍有側重,完全能按意圖進行,那一定是一節(jié)完美的課。這次的活動,雖然失敗了,但我收獲的卻很多,尤其是:取舍是一種智慧,善于取舍,才會成功。

中班數學課教案10

  活動設計背景

  由于本班幼兒園圖形名稱不能熟練區(qū)分,因此特加強此教學活動。教師將長方形卡片、圖片、自制長方形、圓形卡紙放于活動角,紙箱子兩面三兩個。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生活中各種長方形的物品。

  2、發(fā)音標準,敢于用漢語表達所見物品的形狀。

  教學重點、難點

  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讓幼兒敢于并樂于用漢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愿。

  活動準備

  1、大小、顏色不等的圓形卡紙若干。

  2、大小顏色不等的'長方形卡片 若干

  3、小紅花

  活動過程

  一、展開部分

  1、教師在黑板上畫上圓形,長方形圖案,請幼兒說出所指圖行的名稱。

  2、教師將幼兒園帶入區(qū)角認識圖形。

  3、教師讓幼兒給長方形圖片進行找朋友活動,把相同的圖片放到一起,并裝入紙箱中。

  4、將幼兒分組進行此活動。

  5、教師引導幼兒在教室中尋找長方形物品。如黑板、桌面、電視機、窗戶、門。

  6、引導幼兒說出名句子:

  長方形的桌子、長方形的 黑板、長方形的窗戶

  二、結束部分

  讓幼兒手拿粉筆在黑板上畫長方形,比一比誰畫得最好、最像,最漂亮,教師對表現突出的幼兒進行表揚,并貼小紅花。

  教學反思

  1、在教學活動中充分調動幼兒和積極性、參與性。

  2、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表達形式表達的意愿、教師給予及于的配合和支持。

  3、在教學活動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性格特征給予相應的指導。

中班數學課教案11

  教學目的:

  知道數字0表示沒有,理解數字0的意義。

  能用合適的數量詞來表示物體的數量。

  教學準備:

  數字卡片1---10,乒乓球、小棒鉛筆等物品若干。

  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

  二 、游戲,“看物計數”。

  隨機出示不同數量的物品,讓幼兒說出對應的數字。如,出示三根小棒,幼兒說出“兩根小棒”,并用手勢表示出同一數量。多做幾遍。練習了數的認識還練習了說話。

  三、游戲;“看數取物”

  1、教師隨機出示1—10,讓幼兒從計數袋中取出對應的數量的'小棒。如,出示6,幼兒取出6根小棒。多做幾遍,進一步熟悉1---10的數。

  2、教師出示數字0,同時觀察幼兒表示數字0的方式。

  四、這時分組討論:0表示什么?讓幼兒互相講述自己對0的看法。

  五、綜合幼兒的理解,教師向幼兒講解數字0的意義:

  0和1、2、3等數字一樣,也是一個數,強調0表示沒有的意思。

  六、集體大討論;

  1、0像什么?像雞蛋、乒乓球等。

  2、盤子里有三個蘋果,媽媽吃了一個,爸爸吃了一個,你也吃了一個,盤子里還有幾個?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3、池塘里有鴨子六只,往東游走了三只,往西游走了三只,還有幾只了?

  七、指導幼兒完成數學中的練習。

  請幼兒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字。

  八、小結今天的課。

  讓幼兒說說他通過今天的學習所認識的零。

中班數學課教案12

  設計理念:

  數字無處不在,它們的存在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方便,數字在不同的地方代表著不同的意思。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我以猜數字的游戲導入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引導幼兒在猜猜、找找、說說、玩玩、畫畫中進一步鞏固對數字的認識,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體驗數字的重要和有趣,從而激發(fā)幼兒探索數字奧秘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積極關注身邊事物的情感態(tài)度。

  活動目標:

  1、運用數字進行游戲活動,從中體驗活動的樂趣。

  2、在比較觀察中,發(fā)現數字在生活中的意義,知道數字無處不在。

  3、數字變化后,幼兒對其形狀感興趣,并樂意產生想象。

  活動重點:知道數字代表的意思,感知數字無處不在。

  活動難點:運用數字進行游戲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和數字的有趣。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幼兒人手一支筆、一份記錄紙活動過程:

  一、游戲活動。

  1、出示10個顏色不一的格子,幼兒數出。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

  師:誰來告訴大家上面有幾個格子?

  師:請你們在心里數一數,數好的舉手。

  師:他們哪里不一樣?(簡單認知一下顏色)2、幼兒根據提示猜出每個格子中的數字寶寶。

  師:現在你看到了什么?

  師:在這每一個格子中都藏著一個不同的數字寶寶。

  這些數字寶寶很調皮,要你猜猜他是誰?

  接下來請你邊看邊猜它們分別是數字幾?

  適當的提高挑戰(zhàn)性,請孩子們可以一口氣猜出兩個數字來。

  二、結合生活中的數字,幼兒理解這些數字寶寶所表示的意義。

  師:這10個數字寶寶是我們平時經常看到和聽到的,你在哪里見到過這些數字寶寶呢?

  幼兒自由回答。

 。ㄍ卣顾季S:馬路上有數字嗎?汽車上有數字嗎?)教師展示PPT中不同的物體。

  師:你們觀察很仔細哦。吳老師也在很多地方看到過數字,你有沒有看到過呢?我們一起來看圖片。

  1、藥瓶看一看這是什么?(咳嗽糖漿)看到藥瓶上的數字了嗎?它代表什么意思?

  小結:這些數字告訴我們,我們在喝藥時,要看數字來喝,喝多了不行,喝少了也不行,根據醫(yī)生說得要喝得正合適,咳嗽才會好。

  2、溫度計看一看這是什么?(溫度計)這上面的數字代表什么意思?它可以告訴我們身體是否健康,你們知道正常的體溫是多少嗎?(37度)小結:有時候數字可以告訴我們身體的情況。

  3、日歷看到這些數字了嗎?你能夠將它讀出來嗎?20xx是代表什么意思?(日歷)提問:明年是幾幾年?不知道沒關系慢慢的我們會理解的。

  小結:有時候數字告訴我們的.是日期。

  4、目錄師:這是什么,你們知道嗎?(目錄)這些數字代表什么意思?

  小結:有時候數字告訴我們的是方位。

  ★所以我們生活中到處都是數字,有時候數字告訴我們方位、有時候數字告訴我們時間、有時候數字告訴我們是否健康、有時候數字告訴我們秩序。

  三、數字寶寶的組合圖形。

  幼兒逐一觀察每個由數字寶寶構成的圖形。 說一說畫的是什么圖形?有那些數字組成?請幼兒在操作板上來找這些數字

  1、出示變形的數字畫師:你們認識他們嗎?

  師:如果用這些變形的數字來畫畫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由易到難呈現圖片

 。1)小雞:

  師:它是誰?(小雞)師:這只小雞是用幾個數字畫出來的,我們一起來找一找數字寶寶都躲在哪里?

  (2)小女孩、小豬、小青蛙

 。3)人師:請你看一看,我畫的是什么?找一找用了數字幾?

  師:請小朋友在操作板上來找這些數字,在找到的數字下面打鉤。

  四、活動延伸。

  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數字畫,動手畫一畫。

  課后反思:

  因剛接班不久對幼兒掌握數學方面知識的了解不是很清楚。,所以我設計一節(jié)以游戲形式為主的課,以此來激發(fā)幼兒對數字的興趣。在活動過程中我以捉迷藏導入課題,小朋友積極性很高,對數字也很有興趣。在后面的操作過程中,我選了個別幼兒操作,讓其他幼兒的等待的時間過長,假如我把它改成每人操作,也許小朋友對數字就更感興趣了。在生活中找數字時,準備材料不夠充足,沒能很好的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幼兒連線畫時有些幼兒找不到數字點,假如我把點改成彩色點,就會引起幼兒的注意,連線就更完美,也就會一下找到數字中的小動物了。

中班數學課教案13

  活動目標:

  1.認識簡單的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等)知道它們的名稱。

  2.能在很多的圖形中辨認這幾個立體圖形。

  活動準備:

  課件,不同形狀的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一.通過觀察,發(fā)現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不同

  1.出示小朋友搭好的作品,鼓勵幼兒說一說:用到了哪些圖形?

  2.結合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形。

  3.引導幼兒觀察自己所說的平面圖形與搭建作品中的立體圖形進行比較發(fā)現它們的不同。

  二.簡單認識立體圖形

  1.認識圓柱體。

  (1)教師出示圓柱體的積木,請幼兒找一找和圖片中的哪個圖形是一樣的?它叫什么?在桌上順著一個方向滾動,對幼兒進行提問,發(fā)現了什么?

  (2)教師小結圓柱體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樣粗,兩頭是圓的,平平的。

  2.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

  (1)分別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積木,請幼兒找出和圖片上的哪個圖形是一樣的?它們叫什么?找一找它們都有幾個面?(6個平平的面)

  (2)請幼兒找出它們的不同點。(長方體:長長方方的`,大小不一;正方體:四四方方的大小一樣)

  三.幫助幼兒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1.分別出示不同的立體和平面圖形幼兒說說名字。

  2.教師描述一種圖形的特征,幼兒猜出相應圖形的名字。

  四.幼兒操作

  1.分發(fā)幼兒操作用書,請幼兒翻到第14-15頁。

  2.請幼兒看看14頁畫面上的積木有哪幾種,并進行點數,將玩具卡上的數字取下,貼到方框里。

  3.再請幼兒看第15頁的畫面,引導幼兒從數量和積木種類上判斷哪一個是正確的積木造型。

中班數學課教案14

  活動目標:

  1、認識1-10的序數,并會從不同的方向辨別數序,學習確定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2、掌握序數詞,會用第幾準確的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3、發(fā)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體驗數學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繪本課件,五臺電腦,幼兒人手一根藏有數字標記的魔法棒。

  活動過程:

  一、繪本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1、以繪本《真正的魔法師》導入課題,激發(fā)幼兒參加魔法師考試的挑戰(zhàn)。

  教師:前幾天我們看了一本叫《真正的魔法師》的書,今天魔法學校的校長說他們的法術柜考試開始了,你們想不想去挑戰(zhàn)一下他們的法術柜考試?如果挑戰(zhàn)成功了,你們就能成為真正的小魔法師,還能得到魔法學校神奇的魔法棒呢。

  2、引導幼兒排隊接受挑戰(zhàn)。

  教師:我們來看看,法術柜考試一共要闖幾關呢?

  教師:每一組上剛好有四個小朋友,正好每個小朋友可以闖一關,那么你們商量一下,誰來闖第一關,誰來闖第二關,把小凳子上的數字貼到胸口。

  二、輪流闖關,準確辨別數序。

 。ㄒ唬┑谝魂P:小魔法師排隊。

  1.出示第一關題目,引導幼兒看圖示,小結排隊要求:按從矮到高的順序給10個小魔法師排隊。 2、個別幼兒嘗試示范,小結排隊要點:小魔法師的腳要站在同一線上。 3、幼兒操作:給十個小魔法師排隊,成功的魔法師得到一根魔法棒。

  (二)第二關:找出9張法術明信片。學習6以內的序數。 1.出示“法術柜子”,引導幼兒看圖示,小結:明信片在法術柜子從下往上數第6個抽屜中。 2、幼兒操作,找出9張法術明信片,正確的魔法師得到一根魔法棒。

 。ㄈ┑谌P:找出法術柜子的鑰匙。學習7以內的序數。

  1.出示圖書館書架,引導幼兒看圖示,小結:鑰匙在最大的書架、從上面數起第7層抽屜。 2、幼兒操作:找出最大的書架,從上面數起第7層抽屜,成功的魔法師得到一根魔法棒。

 。ㄋ模┑谒年P:找通往魔法學校的階梯。學習10以內的序數。

  1.出示“法術柜子”,引導幼兒看圖示,小結:通往魔法學校的階梯在上往下數第3層的衣柜中,從左邊數起第10件衣服里。

  2、幼兒操作,找到通往魔法學校的階梯,成功的魔法師得到一根魔法棒。

  三、遷移經驗,有序排隊。

  1、幼兒根據魔法棒上的數字,按從1-10的數序排隊。

  教師:你們想去魔法學校嗎?那怎么去呢?引導幼兒根據魔法棒上的數字排隊。 2、幼兒隨音樂出發(fā)去魔法學校。

  活動延伸:

  1、區(qū)域活動:數學區(qū)中投放相應操作材料。

  2、家園配合:在生活中請幼兒按類似的提示幫助成人取放物品。

  真正的魔法師

  ——中班數學活動《真正的魔法師》活動反思

  活動反思:

  《綱要》中明確指出:教育方法運用要恰當、靈活、多樣;充分體現兒童是教育過程的主體的原則,注重師幼互動、幼幼互動。以往,我們老師所關心的是如何把教材中的知識灌輸給兒童,而無視兒童的興趣、認識規(guī)律及發(fā)展水平,幼兒只是簡單的接受知識的容器,只管跟著老師思路走,缺乏自己的思考。而《綱要》中要求在活動中充分體現兒童是教育過程的主體原則,就要求我們教師轉變陳舊的教育觀念,改變自己的角色和教育方法,和兒童建立良好的伙伴關系,引導幼兒自主學習。整個活動創(chuàng)設情境以游戲貫穿始終,引導幼兒學習數學,使幼兒在沒有思想負擔的情況下,自然、輕松、愉快地獲得粗淺的數學知識,從而激發(fā)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對于認識9以內的序數,大多數孩子都對它有著感性的認識。這次活動我結合幼兒的這種感性認識,整個活動以游戲貫穿始終,設計了給小魔法師排隊,找明信片,找鑰匙,找通往魔法學校的階梯四道關,第一關,接觸序數,將9個魔法師從矮到高地排隊。第二關,從下往上數第6個抽屜,找出9張法術明信片,從方向和數量這兩個緯度來學習6以內的.序數。第三關,在最大的書架、從上面數起第7層抽屜中找出鑰匙,即從大小、方向和序號這三個緯度來學習7以內的序數。第四關,則設置了兩個不同方向、兩個代表不同意義的數來考驗幼兒,完成10以內序數的學習。以及實現了教學重難點的逐層遞進。

  本活動充分利用游戲的動力性、趣味性,幫助幼兒理解序數的方向性,強化序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制作的課件操作性強,注重動靜結合;在關注幼兒數學概念建立的同時,做到層層遞進,突出重難點。活動過程中,電腦與課件可以說是我唯一的教學具,課件的特點是突出了操作性與交互性。其中,我使用拖曳功能讓幼兒為小魔術師排隊,尋找明信片這一關,可以在大家驗證是否正確以后,以形象的關上抽屜重新尋找的方式進行改正,非常的貼近幼兒生活經驗。課件還幫助我設下了牢牢抓住幼兒注意力的玄機,“根據提示到底會找到什么”,讓幼兒的好奇心一次又一次地被激發(fā),使幼兒在整個活動中都充滿斗志。幼兒始終沉浸在過關游戲情境中,充分體驗了數學活動的樂趣。

中班數學課教案1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不受物體的種類、排列形式的影響,了解數目守恒的概念。

  2、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判斷力。活動重點:引導幼兒不受物體的種類、排列形式的影響,了解數目守恒的概念。

  活動難點:

  了解數目守恒的`概念。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1個操作盒,內裝7片小花瓣、7根小棒

  活動過程:

  一、按要求排列花瓣和小棒。

  1、教師請幼兒給花瓣和小棒排隊,并要求排成一行,再將小棒一一對應排列,數一數花朵有幾個,小棒有幾根,提問:小花瓣和小棒是一樣多嗎?

  2、讓幼兒改變小花瓣的排列形式,排成花朵狀,提問:小花瓣和小棒還是一樣多嗎?幼兒判斷后再進行點數,得出一樣多的結論。

  3、讓幼兒改變小棒的排列形式,排成豎排,提問:小花和小棒還是一樣多嗎?

  二、讓幼兒自由改變小花瓣和小棒的排列形式,再判斷它們是否一樣多。

  三、讓幼兒討論為什么排成不同的形式,小花朵和小棒的數量還是一樣多。

  引導幼兒得出結論:數量相同的物體盡管種類和排列形式不同,但數量不變。

【中班數學課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數學課教案11-16

中班數學課的教案11-28

中班情景數學課教案《農場里》09-22

《學習分類》中班數學課教案01-01

中班數學課教案(15篇)03-30

幼兒園中班數學課教案《學習分類》09-22

數學課教案02-07

數學課的教案03-01

大班數學課教案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