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午夜福利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白浆_8乄8X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国产AV大片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音樂教案>小學音樂教案>小學五年級音樂教案

小學五年級音樂教案

時間:2022-11-29 15:27:40 小學音樂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五年級音樂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五年級音樂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五年級音樂教案

小學五年級音樂教案1

  教學內容:

  表演《盼紅軍》、表演《編花籃》

  聆聽《牡丹之歌》、《花之歌》

  本課用三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

  表演《編花籃》;聆聽《牡丹之歌》

  教學目標

  感受河南民歌的風格和特點,培養(yǎng)學生熱愛民族音樂;

  重點、難點:

  掌握歌曲的風格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是一個大家庭,每個省都有自己的民歌音樂和自己風格,今天就是要和大家一起來學習河南民歌《編花籃》;

  二、認真聆聽范唱;

  三、講解裝飾音,唱出其效果;

  四、注意歌曲中的附點音符、十六分音符的節(jié)奏;

  五、尤其是要唱出歌曲的地方風格,認真聆聽老師的范唱;

  六、請同學們進行表演唱,看看哪個小組表演的最好,最有感情和音樂表現(xiàn)力;

  七、設問:的`國花是什么?(牡丹),哪位同學見過牡丹,可以描述一下嗎?

  八、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來欣山《牡丹之歌》;

  九、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男高音演唱)

  十、輕聲地哼唱音樂;

  課堂:

  請同學去搜集自己家鄉(xiāng)的民歌,并且學會演唱,下次來一起表演表演。

  第二課時:

  表演《盼紅軍》聆聽《花之歌》

  教學目標:

  感受四川民歌的風格與特點,欣賞外國樂曲,擴展同學們的視野;

  重點、難點:

  掌握四川民歌的風格。

  教學過程:

  一、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河南民歌,一起來復習一遍,今天我還要和大家一起來學唱一首四川民歌《盼紅軍》;

  二、認真聆聽歌曲,可以請四川的學生上來帶領大家一起用四川方言念念歌詞;

  三、歌曲中唱了幾種花?采花獻給誰?

  四、老師把難點唱聽聽;

  五、按照節(jié)奏念歌詞;

  六、以小組為單位,并用自制樂器進行伴奏表演;

  七、今天還要和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位外國作曲家作曲的關于“花”的樂器,你能從樂曲中聞到花香嗎?

  八、認真聆聽音樂,并將主題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記錄下來;

  九、每段的主奏樂器都是由不同的樂器演奏的,你能聽出來嗎?如果聽出來的話,就做出這種樂器的演奏姿勢;

  十、完整的欣賞樂器;

  課后:

  同學們通過學習關于“花”的音樂,了解了不少關于這方面的知識,在課堂上進行關于帶“花”字的歌曲大賽,分為男女兩個小組,同學們很感興趣,也唱出了不少關于“花”的歌曲。

小學五年級音樂教案2

  【教學內容】

  欣賞《卡門序曲》

  【教學目標】

  1、了解歌劇《卡門》的劇情。

  2、欣賞管弦樂合奏《卡門序曲》。

  【教學過程】

  1、導入

  教師可在課前讓學生查找有關歌劇《卡門》的劇情介紹。

  2、欣賞管弦樂合奏《卡門序曲》。

  (1)教師出示主部主題,并引導學生欣賞主部主題。

  (2)教師出示第一插部主題并引導學生欣賞:

  師:這段音樂有什么變化?表現(xiàn)了什么樣的場景?學生回答,并隨錄音演唱第一插部的`主題。

  (3)教師出示第二插部主題并引導學生欣賞:

  (4)完整欣賞管弦樂合奏《卡門序曲》。

  (5)為樂曲劃分段落。

  3、欣賞歌劇中的其他選曲《斗牛士之歌》

  (1)教師簡介歌曲背景。

  (2)欣賞這首歌曲的視頻資料。

  4、再次欣賞管弦樂合奏《卡門序曲》。

小學五年級音樂教案3

  教學內容:

  一、歌曲 花蛤蟆

  二、讀知 倚音

  三、綜訓 聲樂訓練

  四、欣賞 喜慶勝利

  教學目的:

  一、 通過學唱《花蛤蟆》,學習山東民歌的音調特點及風格,感受當?shù)貎和纳钋槿ぁ?/p>

  二、 認識倚音記號,并在歌中感受其表現(xiàn)的作用。

  三、 通過聽樂曲,使學生感受嗩吶的音樂及其豐富的表現(xiàn)力,進一步激發(fā)起他們對我國民族音樂的喜愛。

  教材分析;

  一歌曲:

  《花蛤蟆》是流傳山東地區(qū)的歌曲,生動形象,富有濃郁的地方風格與兒童情趣。

  二讀知

  倚音是裝飾音的一種,由一個或數(shù)個音組成,唱時短促并不帶強聲。

  三綜訓

  是運用倚音的練習。

  四欣賞

  《喜慶勝利》是一首嗩吶獨奏曲。全曲基調歡快熱烈,表達人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勝利和獲得成績后的無比喜悅心情。

  教學難點: 聲樂練習

  教學重點; 倚音

  課時劃分: 三課時

  第一課時: 聲樂訓練 歌曲識譜 倚音

  第二課時: 學習歌曲

  第三課時: 欣賞

  教具; 鋼琴、掛圖、錄音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新授

  教學內容:

  1、 聲樂練習

  2、 學習《花蛤蟆》歌譜。

  3、 讀譜知識。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1、 起立

  2、 問好

  3、 坐下

  二、 發(fā)音練習:

  1、《歡樂頌》 聲音優(yōu)美動聽、位置要高。

  2、 12 3 | 34 5 | 56 54 | 32 1||

  1=C—E 面帶微笑 輕聲演唱

  三、 綜合訓練:

  1、 唱一唱F調音階,復習音位。

  2、 低聲部識譜。

  3、 高聲部識譜。

  4、 合唱樂曲歌譜。(倚音不唱出)

  5、 樂譜中有一些小的在符尾處有斜線的音符,這些音符就是倚音,跟老師唱一唱。

  6、 倚音分為前倚音、后倚音、唱時時值短促,不帶強聲。

  7、 再來唱一唱。

  8、 唱詞。低聲部先唱,舌尖靈活跳動,用非連音唱法演唱。

  9、 完整演唱。表現(xiàn)出獵人們豪爽的性格和矯健的形象。

  四、 新授

  我們偉大的`祖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各個地區(qū)都有不同的民歌。今天我們來學一首我們山東的民歌——花蛤蟆。

  1、 聽范唱。

  2、 提問拍號、譜號歌曲的情緒。

  3、 打節(jié)奏:

  4、 視唱歌譜。注意裝飾音的演唱。

  5、 這首歌曲很輕快活潑、詼諧,大家在演唱時應注意表現(xiàn)。

  6、 分組練習演唱歌譜。

  五、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花蛤蟆》的樂譜,這是一首山東地方民歌,回家后認真復習!

  板書設計:

  花蛤蟆

  打擊樂節(jié)奏;

  課后記:

  第二課時 綜訓

  教學內容:

  1、 聲樂練習

  2、 學習歌曲

  3、 處理歌曲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1、 起立

  2、 問好

  3、 坐下

  二、 發(fā)音練習:

  1、《歡樂頌》 聲音優(yōu)美動聽、位置要高。

  2、 mi ma 練習

  12 3 | 34 5 | 56 54 | 32 1||

  1=C—E 面帶微笑 輕聲演唱

  3、《獵人合唱》

  1=F 吐字、咬字清晰,非連音演唱。

  兩聲部間和諧。

  4、 F調音階

  音準、音位掌握好!

  三、 歌曲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花蛤蟆》一課,這是首山東民歌,大家一起唱一唱。

  1、 今天我們來學習這首歌的歌詞,大家一起來讀一讀。

  2、 唱詞。用跳音唱法。

  3、 再來一遍。吐字、咬字自然而貼切。

  4、 花蛤蟆是山東地方話,青蛙的意思。青蛙在荷葉上跳來跳去,歡快情緒要表現(xiàn)出來。

  5、 我們加一些打擊樂器表現(xiàn)出來,設計樂器節(jié)奏型:

  6、 打擊樂器試奏一邊。

  7、 邊用打擊樂器邊演唱。

  8、 注意歌曲情緒的演唱。

  四、 總結

  今天,我們學完了《花蛤蟆》這一課,青蛙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大家應該愛護它。

  板書設計:

  花蛤蟆

  第三課時: 欣賞

  教學內容:

  1、 歌曲處理

  2、 欣賞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1、 起立

  2、 問好

  3、 坐下

  二、 發(fā)音練習:

  1、《歡樂頌》 聲音優(yōu)美動聽、位置要高。

  2、 mi ma 練習

  12 3 | 34 5 | 56 54 | 32 1||

  1=C—E 面帶微笑 輕聲演唱

  3、《獵人合唱》

  1=F 吐字、咬字清晰,非連音演唱。

  兩聲部間和諧。

  4、 F調音階

  音準、音位掌握好!

  三、 歌曲處理:

  1、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花蛤蟆》,大家一起唱一唱。

  2、 樂曲前八小節(jié)采用隔兩小節(jié)輪唱,從第九小節(jié)處改為以兩小節(jié)為單位的對唱。

  3、 分組演唱。

  4、 請一部分同學模仿青蛙叫聲來伴唱。

  如:

  5、 情緒要貫穿始終,集體演唱。

  四、 欣賞

  1、 同學們,還記得我們以前學過那些吹管樂器嗎?

  2、 你來聽一聽這段模仿笑聲的樂器是那種樂器吹奏的?

  3、 今天,我們就來聽一曲歡慶的樂曲《喜慶勝利》,它是由嗩吶吹奏的。

  4、 (初聽)提問:

  1、 全曲是什么情緒?

  2、 全曲分幾段?

  5、 我們分段聽:

  引子: 快速、有力烘托歡騰氣氛

  第一部分: 嗩吶獨奏干脆嘹亮。

  嗩吶與樂隊對奏模仿人聲

  高潮音域擴充。

  第二部分:中速抒情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變化重復。

  6、 聽一聽第二部分B與第一部分A的對比。

  7、 (復聽)完成課后題。

  五、 總結;

  今天,我們復習了《花蛤蟆》,又欣賞了《喜慶勝利》,大家對勝利一定感受很深。

  板書設計;

  花蛤蟆 喜慶勝利

小學五年級音樂教案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了解中國京劇臉譜藝術的特點、譜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了解中國臉譜藝術富有圖案美具有鮮明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培養(yǎng)學生對京劇臉譜藝術的欣賞能力。

  2、實踐目標:①、學習按步驟臨摹京劇臉譜。②根據(jù)譜式、顏色所代表的含義分組合作設計一套京劇臉譜。

  3、情感目標:通過對京劇臉譜知識的學習,激發(fā)學生關心、熱愛中國臉譜藝術的情感,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

  4.學習現(xiàn)代京劇選段《都有一顆紅亮的心》《我是工農子弟兵》親身實踐體驗“二黃”“西皮”的唱腔并學習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

  教學內容及重難點:

  1、教學內容:

  學習京劇臉譜知識、設計制作京劇臉譜。聆聽《我是工農子弟兵》《京調》表演《都有一顆紅亮的心》《蟈蟈和蛐蛐》

  2、重點:

  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傳統(tǒng)藝術的認識和熱愛。(通過多媒體、范畫、解決)。

  3、難點:

  學習京劇臉譜圖案的設計制作,線條要流暢、和諧;色彩要均勻、清爽。

  教學用具:

  1、學生:臉譜資料、鉛筆。制作好的臉譜底板,水粉色、調色盤、毛筆。

  2、教師:課本、京劇臉譜資料、圖片、錄像、CAI課件。

  課時安排:五課時

  教學過程:

  聆聽《我是工農子弟兵》

  1.從戲曲知識導入

  2.介紹現(xiàn)代京劇

  .復聽《我是工農子弟兵》感受其韻味

  4.介紹戲曲音樂的主要因素:(1)地方語言:戲曲唱腔的產生是以地方語言為基礎的(2)唱腔風格:唱腔是區(qū)別劇種的主要標志,京劇是以西皮腔和二黃腔為主的音樂風格。本唱腔是二黃腔。

  5.聆聽《我是工農子弟兵》學生可以輕聲跟唱,以體驗京劇的音樂風格及劇中人物的品格。

  表演《蟈蟈和蛐蛐》

  1.聆聽范唱《蟈蟈和蛐蛐》問:歌曲講述什么內容?它給我們什么啟示?歌曲曲調的風格與情緒怎樣?

  2.分段跟唱,先唱曲調,然后再跟唱歌詞

  3.完整唱全曲并表演《蟈蟈和蛐蛐》

  4.回家學一段地方戲曲下課唱給同學聽。

  自制京劇臉譜

  第一課時

  主要內容:譜式

  步驟一:

  導入新課

  [播放]—京劇唱腔片斷《鍘美案》。

  1、提問:哪位同學回答下面的問題?

  ①你知道這是什么藝術?

 、跒槭裁窗退拇笮l(wèi)士臉上都有許多的圖案和顏色?

  學生回答:京劇,角色圖案和顏色是用來舞臺化妝用的。

  2、教師總結:

  京劇是我國傳統(tǒng)藝術,在京劇中有些人物的臉上有一些圖案和顏色,是京劇特有的舞臺化妝藝術。這種用來化妝用的圖案和顏色在京劇中叫臉譜。

 。ò鍟壕﹦∧樧V)

  [課件演示]:(出示臉譜資料)

  京劇——舞臺化妝——臉譜

  3、教師提問:如此美麗的臉譜,你們想不想把它表現(xiàn)出來?

  學生回答。(略)

  步驟二:介紹京劇臉譜知識。點擊:[課件播放]——古代面具——京劇臉譜資料。

  1、起源:

  教師講解:

  京劇臉譜的起源與面具關系密切,人類早期的戰(zhàn)爭面具、儺舞面具、漢代百戲假面具都是戲劇臉譜的遠祖。京劇興起后,臉譜造型日臻完善,在構圖上奠定了基本譜式,各類角色的臉譜進一步精致化、多樣化,但仍然保持著傳統(tǒng)臉譜的基本特點。

  2、意義:

  問:京劇中為什么要用臉譜化妝?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

  臉譜是京劇中特有的化妝藝術。是用寫實和象征相結合的藝術手法,把人物的形象進行夸張,以突出、強化人物的生理特征——面貌及個性,而采用的一種手段,用來造成舞臺的效果。

  2、京劇臉譜的.藝術價值:

 。ㄕ垖W生談一談京劇臉譜的美感)

  教師總結:

  臉譜既是一種舞臺化妝,同時又是一種裝飾性很強的圖案藝術,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是中國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

  3、臉譜在京劇中的運用:

  問:京劇中那些角色運用臉譜化妝?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

  京劇中的臉譜通常用于“凈角”和“丑角”兩大類人物形象的化妝上。生、旦角很少用。

  步驟三:

  京劇臉譜的譜式:

  [課件出示各種譜式]學生談各種譜式的特點。

  教師總結:

  京劇臉譜在應用和發(fā)展中,形成了一定的譜式,約十余種,這是其中的五種。

  介紹特點:

 、僬槪涸谡麄面部涂一種主色,不勾花紋,而是在主色上畫出眉、眼、口、鼻的紋理,這種譜式稱之為“整臉”。

  ②在整臉的基礎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顏色上突出出來,而是使前額、左右面頰呈現(xiàn)出三塊明顯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塊瓦,稱之為“三塊瓦臉”或“三塊瓦窩”。

 、蹚哪X門頂至鼻子尖,用黑色或顏色的立柱紋與眼窩大體呈“十字”形,額頭涂白,有灰色小圈眉子,此種譜式稱之為“十字門臉”。

 、芘c整臉相反,臉譜色彩、構圖最復雜的稱之為“碎花臉”。

 、萆省媹D不對稱,表現(xiàn)人物形象反常、丑陋的臉譜譜式,稱之為“歪臉”。

  步驟四:

  1、演示作業(yè)過程:[播放---演示課件]

  ①在畫好的臉譜外形上定出左右的中軸線。

 、诙ǔ雒、眼、口、鼻的位置。

  ③用鉛筆勾畫臉譜紋樣,勾畫譜式時注意左右對稱(歪臉除外)。

  2、完成一副京劇臉譜的設計制作。

  3、 [課件]出示作業(yè)要求:

  a、可以獨立設計制作完成,也可以與鄰近幾個同學合作設計完成一套京劇臉譜作業(yè),具體分工自己商議解決。如:水滸傳、三國等。

  b、本課時完成譜式的鉛筆稿勾畫。

  c、注意事項:

  1、自選譜式;

  2、左右對稱(歪臉除外)

  步驟五:

  學生課堂練習,教師巡回

  進行輔導:

  定中軸線、五官位置;

  勾畫譜式;

  [課件同時播放勾畫譜式過程]

  步驟六:

  課堂總結

  選優(yōu)秀作業(yè)讓作者自己點品;其余同學提出優(yōu)、缺點;教師表揚優(yōu)點,不用自己的觀點觀點影響學生。

  步驟七:

  宣布下節(jié)課學生用具:

  臉譜資料、水粉色、調色盤、毛筆。

  第二課時:

  主要內容:

  色彩

  步驟一:

  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課件播放]——京劇臉譜資料。

  步驟二:

  學習新知識——臉譜色彩知識

  1、教師提問:那位同學知道京劇臉譜上的顏色是起什么作用的?

  學生回答(略)。

  2、教師講解:

  在京劇臉譜上有許多的顏色,這些顏色都有一定的含義,不可以隨便亂用。

  京劇臉譜的顏色是以一種顏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質、性格、氣度,這種顏色稱為“主色”,它是一個臉譜最主要的直覺表現(xiàn)手段。藝術家用紅、藍、白、黑、金、紫、銀等顏色,以豐富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突出劇中復雜的人物形象。重在形、神、意三個方面,表現(xiàn)人物的忠、奸、善、惡,寓意褒貶,愛憎分明。

  3、你能說出各種顏色各代表什么意思嗎?

  學生回答(略)

  4、教師總結:

  京劇臉譜的色彩非常豐富,主色一般象征某個人物的品質、性格、氣度。

  紅色——表現(xiàn)忠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關羽。

  藍色——表現(xiàn)剛強、驍勇、有心計的人物性格,如:竇爾敦。

  黑色——表現(xiàn)正直、無私、剛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陰險、疑詐、飛揚、肅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綠色——代表頑強、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天虬。

  黃色——代表梟勇、兇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

  紫色——表現(xiàn)剛正、穩(wěn)練、沉著的人物。

  金、銀色——表現(xiàn)各種神怪形象。[教師講解同時課件演示-臉譜資料]

  步驟三:

  著色方法

  [課件演示---涂色過程]

  1、先從白色入手,將所有白色涂滿,

  2、再涂顏色,要從淺入深地順序涂,

  3、最后著墨色。

  步驟四:

  作業(yè)要求:[出示課件]

  1、完成鉛筆稿著色。

  2、注意事項:

  ①每個臉譜至少有三種顏色。

  ②著色時先勾邊線再涂染。

  步驟五:

  課堂練習

  學生分組完成作業(yè)——涂色。

  教師巡回輔導幫助學生完成。

  步驟六:

  點評學生作業(yè)

  方式:

  學生將制作完成的作業(yè)戴在臉上,學生互相展示、觀看、評價,教師鼓勵學生認真完成制作,表揚有創(chuàng)意的作業(yè)。

  步驟七:

  宣布下課。

  表演《都有一顆紅亮的心》

  教學過程

  一、隨京劇武場音樂進教室。

  二、導入新課。

  1、師:剛才這段音樂是我國哪一種戲曲的音樂聲?

  2、生:京劇。

  3、師:對了。我們知道京劇是我國的國粹,那么你對京劇有哪些了解呢?我想請同學們把你所知道的有關京劇的內容說給大家聽聽,讓我們一起來走近京劇。

  4、學生回答京劇的有關知識,當學生回答到相關的主題時教師馬上加以詳細的說明介紹。例如:講到動作時,教師抓住機會介紹京劇動作中的虛擬性,并請生一起模仿喝酒、開門、關門、騎馬、搖船等;

  講到服裝時,媒體出示頭飾、靴子、服飾等圖片;

  講到臉譜時,媒體出示臉譜的同時,教師講解臉譜所代表的人物個性;

  講到票友時,教師說說慈禧太后作為票友,專門為看戲而搭的7米高的戲臺。

  三、京劇的形成。

  1、師總結:剛才大家講到了非常多的內容,使我們對京劇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誰能說說“京劇”中的“京”代表什么意思?

  2 、生答:“京”代表京劇在北京形成。

  3、師:但是京劇的真正源頭卻是安徽,讓我們來看看京劇是怎樣形成的,(媒體出示圖片或文字,教師口頭講解)

  四、京劇四大行當?shù)慕榻B。

  1、媒體演示,教師講解。

  師:京劇根據(jù)人物的性別,個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類,就是我們所說的四大行當:生、旦、凈、丑!吧币话阒改行匝輪T,在每個行當里,不同的年齡職業(yè)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當名,比如:畫面上的這個叫老生,而這個年輕的叫小生,另外還有武生!暗笔侵概越巧,如年齡大的叫老旦,年紀輕的叫花旦,“凈”則是指“花臉”,就是我們剛才我們介紹的有臉譜的角色!俺蟆眲t是指詼諧滑稽或小奸小惡的人,就象畫面上的這位水滸傳中的石遷一樣。

  2、請學生表演。

  師:介紹完四大行當,我們就要請出我們班里的四大名角來為我們演出,請同學們來做票友,如果他表演得好,就給他喝彩鼓掌,好不好?

  3、師拿出京鑼伴奏,四位學生分別著生、旦、凈、丑的服裝依次出場表演、造型。

  4、請學生分辨角色,教師還可以為生角加上假胡須,以分辨老生與小生。

  五、介紹四大功夫,即京劇的表演形式。。

  1.師講解。

  師:京劇不僅在角色上內容豐富多彩,并且還有形式多樣的表演形式,我們一般把它叫做四大功夫,那就是唱、念、做、打(媒體出示。)你們誰知道它們分別是什么意思嗎?

  2.請學生討論,教師總結。

  唱:演唱

  念:念白,具有音樂性,象唱歌。

  做:只表演,不出聲,有節(jié)奏性,象舞蹈。

  打:打斗時的表演動作。

  3.欣賞《華容道》片段,請生分辨四大功夫。

  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很精彩的故事《華容道》,在這個片段里就包括了這四大功夫,我們一邊來4.欣賞演員的精彩演出,一邊分辨這四大功夫,(簡單介紹《華容道》)。

  生觀看錄象,并請生做票友,在精彩的地方鼓掌、喝彩。

  教師做適當?shù)呐园捉榻B。

  5、請生學一學打斗的動作,形式多樣的參與。

  師:在這場戲中,我們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打斗表演,人說“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演員的精彩表演,都是在臺下用汗水和淚水換來的,我們雖然不能做到那么專業(yè),但是我們班里也一定有許多這方面的好手,我們請大家都來露一手,如何?

  1)、請一生出來,并用京劇的旁白邀請另一位同學,其他的學生還是做票友,營造氣氛。

  2)、請女生出來表演花旦。

  3)、請生表演翻跟斗,側手翻、耍大旗等動作。

  4)、請多位同學表演跑龍?zhí)椎膭幼鳎處熅╄尠樽唷?/p>

  6、了解旦角的唱腔,并能分辨花旦與老旦的區(qū)別。

  師:看了許多生角和凈角的戲,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花旦的優(yōu)美唱腔,在京劇的唱腔中,也有很多的講究和流派。象剛才曹操的唱腔是詼諧滑稽,有時又是鏘鏗有力,我們現(xiàn)在來感受一下花旦那清新動聽的聲音,請欣賞《都有一顆紅亮的心》。

  師:從錄象中我們看到演員不僅唱得好,而且從臉部表情到動作都很到位,我們請幾位同學來模仿一下。(師請一女生,請她用京劇旁白邀請其他同學一起來。)

  師:我們大家一起來感受一下花旦的優(yōu)美唱腔,請大家一起來模仿這段唱腔。

  師:老旦的唱腔與花旦是不同的,我們來欣賞一上李奶奶的一段《血債要用血來償》,體會一下兩種不同的聲音。(花旦:細、嬌柔。老旦:粗、厚實。)

  六、介紹京劇的發(fā)展,激發(fā)學生對京劇的自豪感。

  師:京劇雖然已經(jīng)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但是它卻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的發(fā)展。在現(xiàn)代,京劇除了古裝的傳統(tǒng)戲以外,還編了許多現(xiàn)代戲,象著名的《紅燈記》、《沙家濱》、《智取威虎山》等,但它們的唱腔并沒有變。因此京劇被外國人稱為東方歌劇,還有的被改編成歌曲的演唱形式,很受大家歡迎,象《唱臉譜》、《我是中國人》等,已傳唱大江南北。在座的同學如有興趣,可在課外多聽,多看,多學,為宏揚我國傳統(tǒng)的京劇藝術出一份力。

  聆聽《京調》表演《我是中國人》

  1.從《都有一顆紅亮的心》《我是工農子弟兵》兩首選段中,基本感受了京劇的唱腔,現(xiàn)在請聽這段笛子吹出的曲調是什么風格的音樂?

  2.初聽第一主題的笛子主奏曲調與第二主題笛子的曲調問:哪一主題的曲調活潑,緊湊?

  聽辨教師彈奏的兩個主題中的某一主題?然后哼唱

  3.欣賞全曲完成教材上的作業(yè)。

  4.聆聽范唱《我是中國人》問:歌曲講述什么內容?它給我們什么啟示?

  5.分段跟唱然后以自豪的情感完整唱全歌

  6.召開戲曲演唱會。

  7.總結本課:

  1、媒體出示板書。

  2、師以提問的方式總結。

小學五年級音樂教案5

  教學目標:

  1、學習歌曲《鈴兒響叮當》,感受歌曲帶給的快樂,并能用小樂器為歌曲伴奏。

  2、通過歌曲《鈴兒響叮當》的學唱,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及演唱技巧。

  3、學習歌曲《鈴兒響叮當》,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歌頌。

  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鈴兒響叮當》, 并能用各種小樂器為歌曲伴奏。

  教學難點:

  感受歌曲意境,用歡快生動的情緒演唱來表現(xiàn)它。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琴、小樂器(碰鈴、雙響筒、鈴鼓、三角鐵)。

  教學過程:

  一、引入部分:

  師:同學們,大家好!我是羅老師,今天我要給大家上一堂音樂課,這也是我第一次來這邊上課,而且還有這么多的老師走到咱們的課堂當中來,大家緊不緊張啊?老師也有些緊張,大家能不能來點掌聲鼓勵鼓勵老師。!

  生:(鼓掌)

  師:羅老師希望大家能和我一起開心地度過這節(jié)音樂課。

  二、導入部分:

  師:最近幾天的天氣可以說是春光明媚、春風拂面,非常舒服!大家能不能用聲音來模仿一下春風是怎么吹的?

  師:那我們用連貫、流暢的聲音“Wu”來表現(xiàn)一下。師示范,生跟唱。

  (1)3 - - - | 3 - - - |

  Wu… Wu…

  板書:較小起伏的.旋律線

  師:大家還記得冬天的寒風是什么樣子嗎?我們用聲音來模仿。

  我們用有力的聲音,并運用歌唱中的氣息,用 “Wu”來。

  (1)3 - - - | 3 - - - |

  Wu… Wu…

  板書:起伏較大的旋律線。(粗線條)

  師:我們用稍短促的聲音來唱一下“Wu”。

  (2) 3 - | 3 - | 3 - | 3 - |

  Wu… Wu… Wu… Wu…

  板書:短促起伏小的旋律線。

  師:我們用短促、有力、富有彈性的聲音來唱一唱。

  (3) 3 3 | 3 3 | 3 3 | 3 3 |

  WuWu…

  LuLu…

  板書:短促有力的短旋律線。學生用“Wu”“Lu”來演唱。(強弱對比)

  師:那我們用短促、有力、富有彈性的聲音,運用歌唱中氣息來唱一唱

 。4) 33 33 | 33 33 | 33 33 | 33 33 |

  wu…

  師:剛才我們分別模仿了冬天流動的風和急促的風的聲音,接下來又吹來一陣風,它唱著歌兒吹來了,它是怎樣唱的啊?

  (5) 33 3 | 33 3 | 33 3 | 33 3 |

  wu…

  師:羅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件小禮物,是什么啊?

  生:鈴鐺

  師:鈴鐺隨著風兒唱起了歌“叮叮 當,叮叮當 ……”鈴鐺給我們帶來一首好聽的歌《鈴兒響叮當》。(多媒體課件出示課題并播放音樂)

  二、學唱歌曲

  1、初次聆聽,感受歌曲情緒。

  設問:歌曲是幾拍子的?情緒怎樣?(二拍子、歡快)

  2、再次聆聽,感受歌曲內容(課件出示歌譜)

  設問:鈴鐺聲是從哪里傳來的?(雪橇、馬車)

  師:是圣誕老人駕著馬車給我們送禮物來了。這是一首圣誕歌曲,是由美國的作曲家彼爾。彭特所作。

  師:歌曲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啊?

  板書:結構A+B+A

  3、學唱歌曲第一部分

  教師范唱后學生跟唱

  師:來,我們來甩一甩馬鞭,讓馬車跑得再快一點?

  師生一起:“嗨!”

  4、學唱歌曲第三部分

  加入剛才的練習,強化學生歌唱的氣息支撐,最后“嗨!”結束。

  5、學唱歌曲第二部分

 。1)教師范唱。

 。2)學生隨琴跟教師跟唱。

 。3)找出較難的地方進行解決。

 。4)老師范唱一句學生跟唱一句,跟琴一句句跟唱。

 。5)全體跟鋼琴伴奏唱一遍。

  6、整首曲子跟著鋼琴伴奏完整唱一遍。

  7、跟課件歌曲音樂,唱一遍。

  8、跟課件歌曲伴奏唱一遍。

  三、認識樂器及為歌曲伴奏,

  1、認識樂器:碰鈴、雙響筒、鈴鼓、三角鐵,并演示打法。

  2、分組練習。

  3、整體歌曲表演:一組唱歌、一組樂器伴奏。

  一遍后,兩組角色互換

  四、觀看歌曲視頻,結束本課

  師:我們大家一起來唱卡拉OK吧!(播放課件視頻,大家一起歌唱)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這首動聽快樂的歌曲,并用樂器進行了伴奏,大家開不開心啊?(開心)羅老師也很開心,祝愿你們每天都這么快樂的生活。我們在這快樂的音樂聲中結束今天這堂課吧。

小學五年級音樂教案6

  教學內容:

  1、聆聽《致春天》2、表演《小鳥小鳥》

  教學重點:通過聆聽體會身邊的春天,用輕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表演《小鳥、小鳥》

  二聲部做到聲音協(xié)和。

  休止符即空拍在歌曲中的演唱方法

  注意解決六度音程大跳的音準

  教學過程:

  一、聆聽《致春天》

  1.介紹作曲家的國籍及作品的背景為導入。

  (1)設問:“挪威”地處歐洲的哪里?那里的氣候條件如何?

  (2)講解:春天對地處北歐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熱情地譜寫了這首鋼琴抒情小品。

  2.初聽《致春天》。

  (1)設問:你能根據(jù)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現(xiàn)手法區(qū)分作品的段落嗎?

  (2)教師可適時指導,如聽第一段的主題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現(xiàn)主題的片段。還可幫助學生聽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區(qū)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學生聽賞中的困難,幫助他們聽辨三段體的不同情緒的音樂表現(xiàn)。

  3.復聽《致春天》。

  要求學生在座位上用臉部的表情或微小動作,表達出三段音樂在發(fā)展過程中的情緒變化。

  4.完成教材中的書面作業(yè)。

  (1)畫出第三部分的圖形譜,說明第一部分與第三部分曲調相同但情緒不同。

  如用同樣的線條,可以用線條的.粗細表達其熱烈的情景。還可以根據(jù)想像在圖形譜上添加其他的圖畫等。

  (2)完成方格框內的選擇--曲調高、低與情緒的平靜、期待、 熱烈。

  5.三度(欣賞)創(chuàng)作。

  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動作即興表演對春天來臨時人們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發(fā)展變化過程能表達出來。不求動作和舞姿的優(yōu)美,主要是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參與及他們對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二、表演《小鳥小鳥》

  1.生態(tài)環(huán)保導入。

  設問:

  (1)哪些小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加以保護。

  (2)你能說出描繪春天的成語嗎?(春光明媚,鳥語花香,春暖花開,鶯歌燕舞……)

  2.聆聽范唱《小鳥小鳥》。

  設問:

  (1)歌曲是幾拍子?說出該拍號的含義?(復習6/8拍號,該拍號在第9冊第1課講過。)

  (2)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緒,描繪了怎樣的情景?

  3.學唱曲調。

  (1)教師范唱曲調。

  設問:

  曲調每一樂句有什么規(guī)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規(guī)律?(弱拍起唱 ——第六拍起唱)

  (2)先學第一部分(第一樂段)。

  a.教師范唱。

  設問:聽辨并找出相同與相似的地方??

  b.在教師指導下用6/8拍指揮圖式,跟著教師的指揮放慢速度視唱第一樂句(2小節(jié))。

  c.學生自學第一樂段的其他三個樂句(每句2小節(jié))。

  d.按教材要求,畫出該三個樂句的圖形譜,找出相同與相似的部分。

  e.按曲調的起伏,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調。

  (3)學唱合唱部分(第二樂段)曲調。

  a.教師分別范唱兩個聲部的曲調。

  設問:聽辨并找出相同與不同的地方?

  b.在教師指導下,二個聲部先學唱第二樂段的第一樂句(2小節(jié))。注意第一聲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聲部的四度音準。

  c.分聲部自學各自的聲部。教師重點輔導低聲部。

  d.合唱合成。要求學生能相互傾聽對方的聲部,做到和諧。

  4.學唱歌曲

  (1)完整地唱全曲曲調,要表達出歡悅、活潑的情緒。

  (2)用“l(fā)a”唱全歌。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諧;注意用稍快的速度表達喜悅的心情;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斷絲連”狀,以表達歡樂的情緒。

  (3)填入歌詞要唱得更有感情。

  5.表演歌曲。

  在完成以上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讓學生發(fā)表表演歌曲的處理意見,如:演唱形式;編配打擊樂;伴舞;小品表演……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表演。表達對春天的贊美。

  三、課堂小結

  進行保護自然、保護動物的教育。

  2.學生二聲部訓練還有待提高,多加訓練,唱多幾次明顯感覺好多了,但還是不太穩(wěn),要求老師帶唱,請學生下課之后再去找找還有哪些描繪春天的歌曲和樂曲。

  四、課后反思

  現(xiàn)在新教材都很注重合唱教學,這既是個重點也是個難點,所以在教學時切不可加快速度,要循序漸進,最好之前要做些音程的練習,特別是相近的幾個音。

小學五年級音樂教案7

  【教學內容】

  欣賞《街頭少年》

  【教學目標】

  1、欣賞童聲合唱《街頭少年》。

  2、了解作曲家比才。

  【教學過程】

  1、導入

  可由學生簡介歌曲背景。

  2、欣賞歌曲《街頭少年》

  (1)出自完整聽賞。

  (2)欣賞并學唱主題A。

  (3)欣賞并學唱主題B。

  (4)完整欣賞歌曲。

  3、簡介作曲家比才

  4、復習比才創(chuàng)作的其他樂曲

  (1)復習、欣賞《間奏曲》

  (2)復習欣賞《小步舞曲》

  5、再次完整欣賞《街頭少年》

小學五年級音樂教案8

  教學目標:

  1、能用熱情、愉快的聲音學會演唱《小鳥,請到這里來》,積極參與這首歌曲的表演。能主動參與即興接唱的音樂創(chuàng)遍活動。

  2、能認真聽賞電子音樂《森林晨光》,并能用語言描述音樂所表現(xiàn)的情景。

  3、能用歡快,明亮的音樂跟唱《綠色的歌謠》。體驗歌曲中的`情感;能主動搜集與環(huán)保相關的資料并參與課堂交流。

  教學重難點

  學會用輕快、圓潤的聲音演唱《小鳥,請到這里來》。

  怎樣指導學生創(chuàng)遍歌詞、歌曲是本節(jié)課老師值得探討的問題。

  教學準備:磁帶、錄音機、電子琴

  教學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講述《小鳥的故事》

  二、導入

  播放音樂《阿根廷別為我哭泣》。聽了這首曲子后你想到了什么?結合你看到的一些現(xiàn)象來說一說。

  三、導學

  1、范唱

  播放歌曲《小鳥,請到這里來》

  2、即興接歌詞

  用響板擊拍節(jié)奏:

  2 xx xx |xx x| 4

  師:小鳥 請到 這里 來。學生按此節(jié)奏接著說:這里 。 師:小鳥 請到 這里 來。生:這里 森林 長成 排。

  這里 草地 像綠 海。

  這里 鮮花 為你 載。

  這里 清泉 為你 開。

  聽老師彈奏四段曲子,想一想:這四個樂句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3、排列旋律

 。1) 聽旋律(1~4句);

 。2) 說聯(lián)系,組合旋律;

 。3) 唱旋律。

  四、組裝詞曲

  將首先接歌詞的內容添到旋律里,大家唱一唱。

  五、學唱歌曲

  1、 學習歌曲第一樂段

  對比一下,這首歌曲有那些地方和我們創(chuàng)作的歌曲不同呢?

  2、學習歌曲第一樂段

  (1)用小鳥展翅的動作解決八分休止音的節(jié)奏問題。

 。2)用“啦”輕唱旋律。

 。3)跟琴模唱第二樂段。

  3、全班齊唱歌曲

  第二課時

  一、表現(xiàn)創(chuàng)作

  1、情感處理

 。1)第一樂段;

 、賹W生輕聲唱一遍,感受體驗歌曲情緒;

  ②分析討論:小鳥們漸漸地飛回來了,飛來了。力度?情緒

 。2)第二樂段:

 、佥p唱一遍,感受、體驗;

  ②分析討論:小鳥多自由吧!多快活呀!小朋友高興地呼喚著小鳥快回來。這里力度?情緒?

 、劾蠋熆偨Y:

  很好,這一段我們應該唱得跳躍一些,用明亮的聲音表現(xiàn)小鳥那種自由飛翔,

  自由歌唱,愉快生活的情景。

  六、表現(xiàn)歌曲

 。1) 全班隨樂輕唱歌曲;

 。2) 分角色演唱;

 。3) 用身勢動作為歌曲配節(jié)奏。

  七、交流體會,升華美感

  1、和小鳥做游戲

小學五年級音樂教案9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說演彈唱》、欣賞京韻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

  【教學目標】

  1、通過初步介紹曲藝音樂和學唱、聽賞,使學生知道曲藝音樂也是我國民族音樂中的齊葩,對它產生初步的興趣。

  2、能初步唱出《說演彈唱》的韻味。

  3、初步了解曲藝音樂的特點。

  【教學過程】

  1、本單元我們要學習豐富多彩的曲藝音樂,曲藝的唱腔與語言緊密結合,風格各異,具有鮮明的地方性。

  2、學唱歌曲《說演彈唱》

  (1)這首歌曲的歌名概括了曲藝的全部演出形式,也是曲藝的特點,學生們議論討論發(fā)言,教師總結。

  (2)聽幾遍錄音范唱。

  (3)學生隨錄音學唱,不必學唱歌譜。

  (4)用歌曲的節(jié)奏朗讀歌詞,務必將每個字都吐的很清楚。

  (5)再隨錄音學唱,注意其中的`韻味。

  (6)隨伴奏帶演唱,教師指揮。

  3、欣賞《重整河山待后生》

  (1)簡介:20世紀80年代初有一部電視連續(xù)劇轟動了整個中國,那就是《四世同堂》。這是用京韻大鼓音調創(chuàng)作的歌曲。

  (2)聽錄音。(請學生參考圖片進行聽賞)。

  (3)我們聽到在錄音中有鼓和板的聲音,這就是京韻大鼓演員自己擊打出的聲音。

  (4)請學生參考圖片進行聽賞。

  (5)再欣賞一兩遍,要求學生感受京韻大鼓的音調和獨特的韻味。

  4、小結。

小學五年級音樂教案10

  第一課春 意

  教學目標:

  一、“春水”,“春雨”“小鳥”都向人們告“致春天”的來臨,本課匯編了一組描繪春意的音樂作品。讓我們在音樂的感染下進一步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表演《小鳥小鳥》、《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運用不同的節(jié)拍、節(jié)奏表達對鋤頭 的贊美。

  三、在學唱歌曲的切分節(jié)奏及樂句的重復、變化重復的創(chuàng)作手法。

  四、聆聽《春水》,感受比喻人的“春水”活潑、頑皮的形象。聆聽《致春天》,感受樂曲對春天的描繪,尤其是第一與第三段,相同的曲調,不同的手法表現(xiàn)不同的情緒。

  教學內容:

  表演《小鳥小鳥》《春魚蒙蒙地下》

  欣賞《春水》《致春天》

  學習音樂知識:切分音

  課時安排:五課時

  教學重難點:

  1、學習并掌握切分音

  2、了解挪威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背景。

  3、用小板速度抒情地抒發(fā)對《春雨蒙蒙地下》里對春天的贊美,及唱好全曲。

  4、學習兒歌與打擊樂的配合

  教學過程:

  表演《小鳥小鳥》

  1、 以生態(tài)環(huán)保導入

  問:(1)哪些小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 要加以保護。

  (2)你能說出描繪春天的成語嗎?

  答:春光明媚,鳥語花香,春暖花開,鶯歌燕舞等

  2、 聆聽范唱《小鳥小鳥》

  設問:(1)歌曲是幾拍子?說出該拍號的含義?(復習八六拍,該拍號)

  (2)畫出三個樂句的圖形譜,找出相同與相似的部分。

  (3)按曲調的.欺負,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調

  (4)學唱合唱部分(第二樂段)曲調。

  A、 教師范唱兩個聲部的曲調 。問:(聽辨并找出相同與不同的地方?)

  B、 在教師的知道下,兩個聲部先學唱第二樂段的第一樂句。注意第一聲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聲部的四度音準。

  C、 分聲部自學各自的聲部,教師重視輔導二聲部。

  D、 合唱合成,要求學生能 相互聽對方的聲部,做到和諧。

  3、 學唱歌曲

  (1) 完整地唱全曲曲調,要表達 出歡躍,活潑的情緒。

  (2) 用“l(fā)a”唱全曲,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諧,注意用稍快的速度喜悅的心情,注意沒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斷絲連”狀,以表達換卡的情緒。

  (3) 填入歌詞要唱得更有情緒。

  4、 表演歌曲

  在完成以上環(huán)節(jié)的 基礎上,讓學生發(fā)表表演歌曲的處理意見,如:演唱形式、編配打擊樂、伴舞、小品表演等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表演。表達 對春天的贊美。

  學習樂理知識:切分音

  1、 認識切分音

  2、 正常的強弱節(jié)奏

  3、 改變了強弱關系,產生了切分音:

  改寫成 的節(jié)奏,并唱唱,四人小組討論并唱一唱

  聆 聽《致春天》

  1、 介紹作曲家的國籍及作品的背景為導入。

  (1) 問:“挪威”地處歐洲的哪里呢?那里的氣候條件是這樣的?

  (2) 講解:春天對地處北歐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熱情地譜寫了這首鋼琴抒情小品。

  2、 初聽《致春天》

  問:你能根據(jù)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現(xiàn)手法區(qū)分作品的段落嗎?(在教師的指導下區(qū)別每一段落主題曲的區(qū)別,和第二聲部伴奏片段等)

  3、 復聽《致春天》

  要求學生在座位上用臉部的表情或微小動作。表達出三段音樂在發(fā)展過程中的情緒變化。

  4、完成教材中的書面作業(yè)

  要求學生討論后完成作業(yè),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與聯(lián)想

  5、三度欣賞創(chuàng)作

  用舞蹈動作即興表演對春天來臨時人們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發(fā)展變化過程能表達出來。不求動作和舞姿的優(yōu)美,主要是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參與及他們對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小學五年級音樂教案11

  教學目標:

  1、“春水”、“春雨”、“小鳥”都向人們“致春天”的來臨,本課匯編了一組描繪春意的音樂作品。讓我們在音樂的感染下進一步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

  2、聆聽《春水》,感受擬人化的“春水”活潑、頑皮的形象。聆聽《致春天》,感受樂曲對春天的描繪,尤其是第一與第三樂段,相同的曲調,不同的手法表現(xiàn)不同的情緒。讓我們在聆聽過程中體驗音樂豐富的表現(xiàn)力。

  3、表演《小鳥小鳥》,《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運用不同的節(jié)拍、節(jié)奏表達對春天的贊美。在學唱過程中學習切分節(jié)奏及樂句的重復、變化(相似)重復的創(chuàng)作手法。

  教學重、難點:

  1、聆聽樂曲,感受相同曲調、不同的手法表現(xiàn)不同的情緒。

  2、繼續(xù)用自然、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3、學習切分音。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生態(tài)環(huán)保導入:

  同學們,平時我們都很喜歡小動物,哪些小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加以保護。(生答略)你能說出描繪春天的詞語?

  二、學習歌曲《小鳥小鳥》

  1、聆聽范唱,讓學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拍子、拍號及情緒。

  2、學唱曲調:

 。1)老師范唱曲調:曲調每一樂句有什么規(guī)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規(guī)律?

 。2)學唱第一部分、復習6/8的指揮圖式。

 。3)學唱合唱部分曲調。

  3、學唱歌曲

  (1)完整地唱全曲曲調,要表達出歡躍、活潑的情緒。

  (2)用“LA”唱全歌。

 。3)填入歌詞要唱的更有感情

  4、糾錯:注意指導合唱部分的和諧;用稍快的速度表達喜悅的心情;注意休止符。

  5、表演歌曲:在完成以上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讓學生發(fā)表表演歌曲的處理。

  三、老師小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歌曲《小鳥小鳥》

  1、分聲部演唱歌曲。

  2、進一步指導學生用和諧的聲音演唱歌曲。

  二、欣賞《致春天》

  1、介紹作曲家的國籍及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為導入:

  挪威地處歐洲的哪里?那里的氣候條件如何?

  2、講解:春天對地處北歐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熱情地譜寫了這首鋼琴抒情小品。

  3、初步聆聽,想:你能根據(jù)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現(xiàn)手法區(qū)分作品的段落。

  4、復聽:要求學生在座位上用臉部表情或微小的動作,表達出三段音樂在發(fā)展過程中的情緒變化。

  5、全曲完整地聆聽,再次感受音樂的美妙。

  三、完成作業(yè)

  1、畫出第三部分的餓圖形譜,說明第一與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但情緒不同。如用同樣的線條,可以用線條的粗細表達其熱烈的情景。還可以根據(jù)想象在圖形譜上填加其他的圖畫等。

  2、完成方格框內的選擇——曲調高、低與情緒的餓平靜、期待、熱烈。

  四、學生小結。

  第三課時

  一、氣象知識導入:春天里的“春光明媚”是一種天氣的現(xiàn)象,天氣不可能是永遠“春光明媚”的日子,還有哪種天氣現(xiàn)象?人們是怎樣來形容春雨的?它能給大地帶來了什么生機?

  二、欣賞歌曲范唱,思考: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刷刷刷刷”是什么聲音?你能模仿唱一下嗎?

  三、老師指導,練習模仿下雨聲。

  四、師聲接唱:教師唱歌曲的歌詞部分,學生接唱雨聲部分。

  五、學唱曲調,學習切分音。

 。1)老師范唱曲調

  (2)講解切分節(jié)奏及切分音唱法

 。3)在教師指導下學唱開始的9小節(jié)曲調,學生用2/4拍指揮圖式劃拍。

 。4)學生自學第17小節(jié)后的曲調:先弄清節(jié)奏,再學唱曲調,老師隨即糾錯。

 。5)用小快板的速度抒情地抒發(fā)對春天的贊美,唱好全曲。

  六、學唱歌曲:

 。1)在有感情地朗讀歌詞后,填入歌詞歌唱

 。2)理解歌詞的含義

 。3)再次有感情地演唱。

  七、表演歌曲。

  第四課時

  一、以自然現(xiàn)象的變化導入:

  同學們,春水從何處來?冬去春來,大地回春,冰雪融化,形成春水。春水又怎樣活動,他們去向哪里?請聽音樂。

  二、欣賞童聲合唱《春水》

 。1)初聽樂曲,思考:歌曲創(chuàng)設了一副怎樣的畫面?表現(xiàn)出怎樣的情緒??

 。2)復聽音樂,思考:合唱有幾個聲部?春水象什么?

  (3)再次聆聽《春水》,邊聽邊跟著歌聲朗讀歌詞,并讓學生在教材的歌詞上劃上小節(jié)線。

  三、兒歌和打擊樂

 。1)按教材上標出的節(jié)奏

小學五年級音樂教案12

  一、教學內容

  1、唱《鄉(xiāng)間的小路》

  2、聽《山林的呼喚》

  3、我的創(chuàng)造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山林的呼喚》,感受奇異幻彩的西南風光和少數(shù)民族民俗風情,了解中外不同地域的音樂風格和特點。

  2、用輕松活潑的情緒演唱《鄉(xiāng)間的小路》,初步了解臺灣校園民謠,表達心中對生活、祖國的熱愛。

  3、通過我的創(chuàng)造活動,能用自己的音樂方式開展采集與創(chuàng)造活動。

  三、教學重點、難點

  1、在理解歌曲的基礎上能對歌曲的演唱形式進行多種探索。

  2、歌曲意境的理解與表現(xiàn)。

  四、教學準備

  錄音機、vcd機、鋼琴、課件等

  五、教學過程

  (一)聽《山林的呼喚》

  1、導入—云南印象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從一個美麗的地方請來了許多美麗的舞蹈家,她們將為大家?guī)硪欢蚊利惖奈璧,請大家思考:領舞者是誰?這段舞蹈是來源于哪個地區(qū)?

  出示舞蹈《云南印象》片段

  學生回答,教師揭示答案:楊麗萍云南

  介紹:《云南映象》是一臺將云南原創(chuàng)鄉(xiāng)土歌舞與民族舞重新整合的充滿古樸與新意的大型歌舞集錦。參與《云南映象》演出的演員70%來自云南各村寨的少數(shù)民族,演出服裝全部是少數(shù)民族生活著裝的原型。

  走進云南

  播放vcd云南風景圖片,介紹少數(shù)民族民俗風情,感受奇幻異彩的西南風光。

  學生自由討論,談一談自己心中的云南印象。

  2、引入《山林的呼喚》

  介紹馬思聰及他的作品。

  3、初聽全曲,思考歌曲的意境,描繪的是什么場景?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評價。

  4、課件介紹樂曲的五個樂章及主題。

  5、再聽歌曲。找出你聽到的最具特色的樂器。

  教師分別介紹雙簧管、圓號、小提琴的音色,引導學生感受不同主題所表現(xiàn)的不同情緒,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二)唱《鄉(xiāng)間的小路》

  1、提問導入:同學們,你們了解校園民謠嗎?你們聽過的.校園民謠有哪些呢?

  大家說了這么多,老師忍不住也想唱了,請同學們一起來和老師感受一下吧。

  師合音樂伴奏范唱《鄉(xiāng)間的小路》。

  2、提問:你聽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能用一段話來說一說嗎?

  在薩克絲《歸家》音樂聲中有感情的朗誦《鄉(xiāng)間的小路》,體會歌曲意境。

  3、用“啦”字視唱歌譜。

  4、跟琴視唱歌詞。

  5、歌曲處理:在悠揚的音樂聲中播放vcd鄉(xiāng)間的小路,看有哪些景物,對比身處鄉(xiāng)間和城市的環(huán)境,引導學生用輕松活潑的聲音演唱。

  6、完整、熟練地演唱歌曲。

  7、教師和學生接口唱全曲。

  (三)分組表演并創(chuàng)編

  學生分成四組,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處理歌曲。如:對唱、表演唱、小合唱等。教師對每組的表現(xiàn)做鼓勵性評價。

  請學生分別選擇以下節(jié)奏填入色塊處,唱一唱哪個更合適?

  XXX

  你能想出其他的節(jié)奏型嗎?并填入唱一唱

  (四)拓展

  vcd欣賞葉佳修的其他作品:《赤足走在田埂上》、《外婆的澎湖灣》

  (五)教師小結教學內容,結束教學

小學五年級音樂教案13

  教學目標:

  1、以活潑、歡快的情緒,飽滿而富有彈性的歌聲,表現(xiàn)種樹時的愉快心情,及盼望小樹成材的愿望。

  2、體會連音線在歌曲中的作用。

  3、用律動的方式進行表演。

  重點難點:

  1、讓學生感受了解地球是我們共同應該保護的家園,植樹造林勢在必行。

  2、學生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教學方法:

  學唱法、引導法。

  教具準備:

  錄音機、多媒體設備、Flash畫面、磁帶。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苗嶺的'早晨》

  1、復習聽賞一遍。

  2、再以網(wǎng)上畫面加深對樂曲的理解和記憶。

  二、導入新課:

  美妙的音樂將我們帶到了山清水秀的苗家山寨,生活在那里的人們該是多么幸福,具統(tǒng)計從19xx年到20xx年,由于地球上的森林覆蓋率下降了12%,由此生物多樣化下降了1/3,淡水資源減少了55%,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是如此嚴重,我們怎么辦?(學生討論,得出結論,教師引導植樹歌的出現(xiàn))

  三、學唱歌曲:

  1、聽錄音《少先隊植樹造林歌》,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師帶著學生拍手、踏腳

  2、教師范唱,邊唱邊拍節(jié)拍,學生跟著做,心里默唱。

  3、聽歌曲錄音,學生自己拍節(jié)拍,小聲跟唱。

  4、聽老師彈琴,學生拍節(jié)拍小聲唱歌。

  5、歌譜學唱,注意歌曲中的連線。

  6、學習歌詞,學生分組學唱并練習。

  四、創(chuàng)編歌曲的律動:

  1、第1、2小節(jié)拉手原地點踏步。

  2、第3、4小節(jié)雙手上舉擺動。

  3、第5、6小節(jié)一人蹲一人站立。

  4、第7、8小節(jié)拉手雙人轉圈。

小學五年級音樂教案14

  教學內容:

  1、聽《步步高》

  2、聽唱《步步高,新春到》

  3、拓展:廣東音樂

  教學目標:

  1、充分感受廣東音樂的風格特點,了解相關文化。

  2、學會用自然的聲音,歡快地情緒演唱該曲。

  3、欣賞更多的廣東音樂。

  教學重點:能聽辨出廣東音樂中常用的幾種樂器。

  教學難點:在聽熟樂曲的.基礎上,跟著音樂邊劃拍子邊哼唱歌譜。

  教具準備:錄音、鋼琴、高胡、多媒體及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患䴓菲鳎ǜ吆?/p>

  2、誰能來試著演奏這件樂器。

  3、高胡有別于二胡。高胡的聲音更為明亮,它是由二胡改造而成,也稱粵胡。你可知道“粵”是我國哪個省的簡稱。(廣東)

  4、介紹其它樂器。秦琴、揚琴(出示圖片)

  5、有一位廣東的作曲家呂文成,創(chuàng)作了很多用以上這些樂器演奏的樂曲,接下來讓我們欣賞他的代表作《步步高》

  二、賞析結合

  1、這音樂情緒如何。

  2、你能用一個“l(fā)v”字來跟著模唱,感受此曲的歡快嗎?

  3、播放《步步高,新春到》

 。1)歌曲描繪了什么樣的意境?

 。2)能否用線條或色彩來記錄你聽到的音樂。

 。3)導學生跟琴摸唱。

  (4)完整哼唱該曲。

  4、再聽《步步高,新春到》,為歌曲配上聲勢動作,劃拍子。

  三、拓展

  1、廣東音樂的特點:流行于廣東地區(qū)的絲竹樂,主要由高胡、揚琴、秦琴和琵琶等樂器演奏。廣東音樂的音色清脆、明亮,曲調流暢優(yōu)美,節(jié)奏活潑明快。

  2、聽其它作品如:《雨打芭蕉》, 《平湖秋月》等。

小學五年級音樂教案15

  【教學內容】

  1、欣賞《天邊有顆閃亮的星》

  2、學唱歌曲《杜鵑花》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歌劇《黨的女兒》的劇情。

  2、欣賞劇中玉梅的唱段《天邊有顆閃亮的星》。

  3、學唱最后一幕的唱段《杜鵑花》。

  【教學過程】

  1、導入

  教師可在課前讓學生查找有關歌劇《黨的女兒》的劇情介紹。

  師:你們在課前查找的歌劇《黨的女兒》的資料,可以與同學們交流一下嗎?

  同學們交流課前查找的資料,老師補充。

  2、欣賞歌曲

  (1)初次聽賞歌曲。

  (2)聽完后老師提出問題。

  師:歌劇中唱到的`"閃亮的星""小花""青松"分別指的是什么?

  (3)復聽歌曲

  3、欣賞第五場和第六場的同名歌曲

  4、分析總結歌曲在不同的場次出現(xiàn)時,為什么演唱形式會有所不同?這種不同對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有什么幫助?

  5、學唱《杜鵑花》

  (1)欣賞歌曲《杜鵑花》

  (2)學生看譜在心里默唱

  (3)教師提醒學生注意,歌曲的節(jié)奏是5/4拍。

  (4)隨錄音小聲哼唱。

  (5)全體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杜鵑花》。

【小學五年級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五年級音樂教案08-27

小學五年級上冊音樂教案01-26

小學五年級下冊音樂教案03-28

小學音樂教案07-15

小學五年級音樂教案15篇08-28

小學五年級音樂教案(15篇)12-01

小學五年級音樂教案15篇01-31

小學五年級音樂教案18篇03-30

小學五年級音樂教案精選15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