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午夜福利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白浆_8乄8X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国产AV大片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

時間:2022-07-07 22:54:43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精選20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精選20篇)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計算、驗證,使學生明確商和除數(shù)相乘等于被除數(shù),理解除法驗算的算理,掌握除法驗算的方法。

  2.通過新舊知識的類比,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新知,提高遷移類推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驗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利用乘法進行除法驗算的道理,掌握除法的驗算方法。

  教學難點

  有余數(shù)除法的驗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觀察算式,揭示規(guī)律

  1.列三組題。

  42 6= 72 8= 72 4=

  7 6 = 8 9 = 18 4=

  自己任選一組進行解答。

  問:通過做題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學生匯報:商和除數(shù)相乘等于被除數(shù)。

  板書:

  2.設疑引出課題:

  師:通過同學們的認真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商和除數(shù)相乘,結果等于被除數(shù)。

  利用這一規(guī)律我們可以做什么?(用商和除數(shù)相乘的方法來驗算除法計算得對不對。)

  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除法的驗算。(板書課題)

  二、計算應用,內化新知

  1. 出示例6:4417=

  請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計算得數(shù),另一人驗算,看是否正確。

  教師有針對性地展示幾個同桌計算的結果。

  師問:為什么商和除數(shù)的乘積正好等于被除數(shù)呢?(小組討論)

  用等分除說明:因為4417=63,是把441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63。每份是63,7份就是637,所以用商乘除數(shù)的積等于被除數(shù)。

  用包含除說明:4417=63是441里面有63個7,63個7就是763正好等于441,所以用商乘除數(shù)的積等于被除數(shù)。

  2.教師反饋,小結。

  驗算時,先在豎式的.右邊寫上驗算:,然后把商寫在上面,除數(shù)寫在下面,列出乘法豎式。在今后做題時,凡題里要求驗算的,要寫出驗算的豎式,沒有要求驗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紙上用筆算進行驗算。

  3.初步練習:

  1482 6564 22326

  做完后讓學生匯報驗算的方法。

  4.小組合作,學習例7。

  出示例7: 24635=

  (1)小組合作,計算例7,有問題或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可以提出。

 。2)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

 。3)問:觀察、比較兩種驗算方法,哪一種正確?

 。4)問:第二種驗算方法為什么商和除數(shù)的乘積不等于被除數(shù)?結果不等于被除數(shù),能說明計算正確嗎?要想使結果等于被除數(shù),應該怎樣辦?(小組討論)

  (5)問:為什么商和除數(shù)的乘積加上余數(shù)才等于被除數(shù)?(小組討論)

  明確:因為例7中2469里面不是正好有493個5,而是比493個5多4,所以493個5多4就是5493+4,結果就是2469,等于被除數(shù)。

 。6)問:有余數(shù)的除法該如何進行驗算?

 。7)教師小結:驗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數(shù)相乘,再加上余數(shù)。

  5.提高練習。

  計算下面各題,并且驗算。

  428 20xx 8567

  三、練習與質疑

  1.計算下面的除法,并且驗算。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進行板演,集體訂正。

  2.根據(jù)左邊的算式,直接寫出右題的得數(shù)。

  (1)1267=882 8827=()

 。2)70569=784 7849=()

  讓學生快速說出得數(shù),并說出是怎樣想的?

  3.游戲:鴿子送信。(出示課件鴿子送信)

  四、看書質疑,全課小結。

  五、課堂作業(yè)

  1.用乘法檢驗下面各題的得數(shù),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3546=59 16637=239

  2.462 5523 20173

  684 1386 34119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教科書P55、56

  教學目標:

  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到運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說說從圖中了解到什么信息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板書:有32人跳繩,6人一組,可以分幾組?

  二、新課

  師:這個活動有沒有進行平均分?

  該用什么方法來解決?(小組討論)

  匯報,師板書:32÷6

  學生獨立算出結果。

  匯報:可以是橫式,也可以是豎式。

  師問:得到的5是什么意思?2又是什么意思?所以單位是什么?

  師:在解決這樣的題目時,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歡來選擇用什么算式解決。注意結果的`單位。

  三、做一做

  出示食品飲料柜,問: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1)師:現(xiàn)在小麗有20元,全部買礦泉水,最多可以買幾瓶?剩幾元?

  思考:買同樣的東西是不是把錢進行平均分?

  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注意對橫式單位的檢查。

  (2)如果你有15元,你能提出一個減法、一個有余數(shù)除法、沒有余數(shù)的除法問題嗎?(小組討論、匯報)

  四、練習

  練習的第3題

  出示四月份的日歷。從日歷上你發(fā)

  現(xiàn)了什么?師提出問題:四月份有幾個星期?

  要求有幾個星期,必須知道什么信息?

  四月份有幾天?一星期有幾天?

  學生得出解決的辦法。30÷7

  既然有4個星期,那么一定會有幾個星期六和幾個星期天?如果要使四月份有5個星期六和5個星期天,那么剩下的兩天就分別是六、日。所以4月1日可能上星期六。

  五、作業(yè):練習十三的第1、2題。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讓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中間有0、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方法。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都等于0。

  2、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獨立探索計算方法,再交流比較不同的算法,得到簡便的方法。并能規(guī)范書寫、正確筆算。

  教學重難點:

  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過程方法,0的書寫。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圖片出示)同學們,你們觀察一下這幅圖,圖上都有些什么? 讓學生說說,說明3只兔子去采蘑菇,3只猴去采桃子。

  2、(出示問題)平均每只兔能采幾個蘑菇? 地上有幾個蘑菇?

  讓學生列出算式:6÷3=2(個) (出示問題)平均每只猴能采幾個桃? 樹上有幾個桃子?一個桃子都沒有,我們用哪個數(shù)表示?0。那每只猴子能采到幾個桃?0個 請學生列出算式:0÷3=0

  3、那如果有4只猴子去采呢?怎樣算?

  0÷4=0 那0÷7等于幾呢?0÷9、0÷13……呢?

  (你知道了什么?讓學生歸納出結論。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都等于0(強調除數(shù)不為0))

  二、教學筆算

  1、復習0在記數(shù)中的占位作用 27、207、270這三個數(shù)一樣嗎?哪里不同?有0、無0或0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數(shù)相同嗎?

  2、出示例題,請學生讀題。 怎樣列式?請學生列出算式?并說說為什么這樣列?說明隱含條件:一個星期是7天。210÷7=

  3、結果是多少呢?你能自己算一下嗎?讓學生獨立計算

  4、交流算法,讓學生起來說一說是怎樣算的? 教師進行板書記載并做總結評價,對于好方法給予表揚。

  5、用豎式計算 根據(jù)前面我們學習的除法筆算方法,這道題目是這樣筆算的,

  6、教學一般寫法 我們看到最后把0移下來后,商0,再乘與除數(shù)又等于0,所以,我們計算的時候可以簡單的`寫:板書一般寫法。

  說明:商的末尾如果是商0,那只要直接商0,不用再去乘除數(shù)。被除數(shù)的末尾是0,也不用移下來。

  練習:360÷9 421÷7

  7、教學試一試

  出示題目,先估計商是比100小還是比100大?并說說你是怎樣估計的? 你能把這兩題筆算出結果嗎?讓學生獨立進行筆算。

  8、組織交流 讓學生上臺板演,并說說計算過程。教師進行適當?shù)陌逖葜v解、評價。

  (1)306除以3,當用0去除3時,商幾?寫在商的哪一位上,再怎樣算?(強調被除數(shù)中間商0一定要寫,商0后,0不用再去乘除數(shù))把6移下來繼續(xù)除。

  (2)312除以3,當把1移下來去除3時,商0,0不用去乘除數(shù),再把2移下來,與1合起來變成12去除3

  9、總結筆算方法和注意點

  三、鞏固練習

  四、全課總結

  布置作業(yè):想想做做4

  板書設計:

  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1)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9頁的例17、例18和練習十五的第5—8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用“四舍五入”進行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除法的估算方法。

  2、使學生了解估算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及良好的學習、作業(yè)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下面各題。

  16×5 30×6 130×2 40×5

  80÷5 420÷7 510÷3 240÷6

  2、估算下面各題。

  479÷6 531÷5 2449÷8 1790÷3

 。1)逐題由學生估算,并說出估算的過程,即第一步求什么?怎么省略被除數(shù)的尾數(shù)?第二步算什么?應該注意什么?

 。2)說出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的估算方法。

  二、新授。

  1.引言。我們已經學習了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的估算方法,能夠根據(jù)不同情況估算出它們的近似商。今天我們通過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除法的估算的繼續(xù)學習,了解它在生活、學習中的作用。

  2、教學例17。

  (1)出示題目:5530除以6大約等于多少?

 。2)讀題并理解題意。

 。3)列式:5530÷6

 。4)這道題目對結果有什么要求?(只要求進行估算)怎么看出題目中只要求進行估算?

 。5)進行估算。由學生說出估算方法:把被除數(shù)5530的百位后面的尾數(shù)省略后約等于5500。再把5500÷6約等于900。

  提醒學生橫式上要寫“≈”號。

 。6)由學生筆算出準確數(shù)。

  得:5530÷6=921……4

 。7)引導學生將估算的結果與實際除的結果進行比較。

  得出:估算的結果和實際除得的結果是接近的。

  3、鞏固練習。練習十五第6題的第一行3道題。

 。1)讀題,學生進行估算,三人板演。

  教師行間巡視,注意學生被除數(shù)是根據(jù)哪一位進行“四舍五入”的,橫式上是否寫“≈”號。

 。2)訂正后,再請學生算出各題的準確數(shù)。

 。3)通過討論,說出每道題的估算結果比除得的準確數(shù)大一些還是小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4、教學例18。

  (1)出示題目:用估算檢查下題商的最高位有沒有錯誤。

  3976÷8=497

 。2)讀題,理用題意。

 。3)進行估算。3976÷8≈500

 。4)引導學生對實際的結果與估算的結果進行比較。

 、賹嶋H結果497的近似數(shù)是500。

  ②估算的結果也是500,說明商的最高位沒有錯。

  5、鞏固練習。練習十五第7題第一行的兩道題。

  三、課堂。

  師生議論,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估算有什么作用?

  教師出: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了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的估算方法,知道了它在實際計算中的作用、今后我們要能夠自覺地運用它來檢查計算結果是不是與實際結果接近或除法筆算商的最高位有沒有錯誤,養(yǎng)成良好的作業(yè)檢查、檢驗的習慣。

  四、課堂作業(yè)。

  做練習十五的第5題,第6、7題的第二行以及第8題。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9~21頁的例1、例2及練習四中的題目。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筆算過程,掌握筆算方法。

  2、使學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經歷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1、談話。

  師:每年的植樹節(jié)全國許多部門與單位都組織植樹活動。比如,去年植樹節(jié)洛陽市植樹約有1538萬棵。誰能說說植樹有什么好處?

  生:抵御風沙、綠化、提供新鮮氧氣

  2、引出實際問題。

 。1)呈現(xiàn)植樹畫面(教科書第19頁主題圖)。

  師:這是我們學校今年植樹的情景,你看到些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2)解決問題。

 、 對學生提出的用加、減法計算的問題,請學生隨時解決。

 、 對學生提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請學生說出算式,并說一說為什么用除法計算。

  二、探究筆算方法

  1、探索解決三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的.方法。

 。1)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2)小組內交流。每位學生介紹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

 。3)全班交流。為學生創(chuàng)造交流展示探索成果的機會。

  請小組推薦代表,介紹本組解決問題的方法。

  2、師生交流筆算過程。

  (1)談話。

  師: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了問題。有的用口算方法算出422=21;有的通過分小棒,知道了結果;還有一些同學用除法豎式解決了這個問題。今天我們重點研究筆算除法。(板書課題:筆算除法。)

  (2)再現(xiàn)422的筆算過程。

  3、試一試。

  放手讓學生解決四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的問題。

 。1)師:我們已經解決了三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的問題,四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該怎樣解決呢?再請同學們用豎式計算出結果。(告訴學生:也可以先用小棒分一分,再寫出豎式。)

  (2)學生獨立解決問題之后,全班交流。

 。3)在學生匯報交流的基礎上,呈現(xiàn)解決問題的過程。

  三、實踐與應用

  1、幫小兔拔蘿卜(課件出示)。

  先請學生完成計算,在小組內相互檢查。

  然后,課件顯示拔蘿卜的收獲,使學生體嘗成功的快樂。

  2、幫小動物檢查對錯。

  師:我們班小朋友真棒!不但自己學會了用豎式計算除法,還幫助小動物解決了問題,檢查出了錯誤。通過這些活動,你想提醒大家在筆算除法時應注意些什么呢?

  3、設計活動(練習四第3題)。

  (1)請學生欣賞廣場上花卉圖案(出示廣場一角畫面),接著引出布置學校的情景。

  師: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問題?一起解決提出的問題。

  (2)自主設計圖案,并解決問題。

  (可以獨立解決,也可以2~3人結合。)

  完成設計后,全班交流。

  4、猜數(shù)謎。

  四、全課總結

  師:今天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體會?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17頁練習四

  教學目標:

  1、經過多練多想,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熟練掌握除法口算的基本法。

  2、熟練掌握除法口算后,能在生活中學會運用。

  重點難點:

  注意發(fā)現(xiàn)學生錯多,難以明白的一些典型例題給學生講解。

  教學過程:

  一、聽算

  二、估算比賽: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估一估

  三、筆算比賽

  四、再現(xiàn)問題

  1、每聽飲料3元,100元最多能買多少聽飲料?

  2、在一次地震中,有災民182人,如果按每人發(fā)一頂帳篷,最少要準備多少頂帳篷?

  組織學生討論怎樣估算?板書估算列式。

  3、教師小結。

  五、總結。

  大家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總結了那些經驗?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課本第28-29頁的例5和例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數(shù)都是0”。

  2.能熟練掌握一位數(shù)筆算除法法則的基礎上,學會正確、熟練計算“商中間有零的除法”。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難點:

  商中間有0的兩種情況。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我們來看一幅畫,樓老師給大家來講一個故事。

  孫悟空找來4個西瓜,說每人分一個。豬八戒非常積極說:“我來分!必澇缘呢i八戒看到西瓜嘴都饞了,他想反正有4個我吃掉一個吧,就這樣他一個又1一個把4個西瓜全吃完了,這下他怎么分給孫悟空、沙和尚和唐僧啊?

  二、新課

  1、西瓜一個都沒有了,其他3人可以分到多少?誰會算?

  0÷3=

  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啟發(fā)學生想:根據(jù)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要求0除以3得幾,就得想幾和3相乘得0。

  再讓學生想一想:0÷2=?,0÷4=? 0÷5=?……

  由此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數(shù)都得0。

  2、出示例題6

  309÷3=

  (1)要求學生按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法則列豎式進行計算。

 。2)當學生計算到十位時,教師重點指導:由于被除數(shù)是0,0除以3得0,所以十位要商0。0和除數(shù)3相乘得0,0減0得0。

 。3)計算完畢后,向學生說明中間用3除0的那一步,可以省略。并要求學生用虛線圈起來。

 。4)問:豎式中用3除0的這一步可以省略,那么,商十位上的“0”可不可以省略呢?為什么?(不可以省略,因為0起的是占位的作用)

 。5)現(xiàn)在,我們把這題用簡便寫法完整的做一遍。(找一同學板演)

 。6)鞏固算理:

  ①404÷4=11。討論:這題的結果正確嗎?商中的兩個“1”應在什么數(shù)位上?為什么?商的十位上為什么要寫0?應該怎樣改正?

  ②做一做:

  402÷2 609÷3

  匯報、交流

  3、420÷3=

  先由學生獨立試做。

  匯報、交流

  明確:在除的過程中哪位不夠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占位。

  4、試一試

  750÷5 980÷7

  對比例兩題,今天學習的除法有什么共同點?(板書課題:商中間有0的除法)。在計算中應注意什么?

  三、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研究的是“商中間有零的除法”。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P1617例6、例7

  要求:

  掌握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遇到被除數(shù)的哪一位不夠商1,就在那位上商0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出示1044=41610034=4012

  4164=□40124=□

  先求出積,再轉化為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看看商有什么特點?

  二、展開

  這兩道題商中間都有0,怎樣用豎式計算?

  1.學生嘗試4164

  2.師生共同列豎式計算,邊討論邊板演計算:十位上為什么商0?

  用4去除被除數(shù)十位上的1,不夠商1,就要在十位上寫0,把個位上的'6移下來,再繼續(xù)除。

  3、40124學生獨立練習

  中間有幾個0?它們是怎么來的?

  4、光榮題:5638

  學生獨立嘗試并驗算,師板演

  說:商末尾為什么會有一個0,這個0是怎么來的?計算時應注意什么?怎樣驗算?

  5、討論:什么時候用0占位?

  三、鞏固

 、170057223(先說商的位數(shù)再計算)

  ②練一練:

 、鄹腻e:說說錯誤原因。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進一步鞏固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通過具體練習,幫助學生區(qū)分各種情況,克服相近內容的互相干擾,能正確估算并計算、驗算。

  教學重點:

  一步鞏固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P13.3

  出示第一組題,學生獨立進行口算。

  指名口答。

  討論:上下兩題之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口算時有什么區(qū)別?

  出示第二組題,同桌互相交流進行口算。

  討論:上下兩題之間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結。

  2、P13.1

  出示題目,要求學生進行估算,說出商是幾位數(shù)。

  再要求計算。

  集體反饋。

  小結。

  3、計算并驗算

  5364 3213 8723

  學生分組完成,集體評講。

  討論三題在計算時的不同。

  小結。

  4、P13.5

  引導讀懂表格,理解題意。

  明確要求誰拍的最快,誰拍得最慢必須要知道每人每分鐘拍球的.個數(shù)。

  學生獨立完成。

  班級交流反饋。

  二、課堂練習

  1、口答

  說出下面各題中商是兩位數(shù)的,商是三位數(shù)的,商中間有0的,商末尾有0的。

  5634 3035 4266 9123

  2596 8568 7005 2147

  2、拓展題

  3、填上合適的數(shù)

  4、油廠把411千克的豆油分裝在最多只能裝5千克的油壺里,至少需要這樣的油壺多少只?

  5、在一道沒有余數(shù)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的和是135,商是3,那么被除數(shù)=(),除數(shù)=()。

  三、全課總結

  四、作業(yè):

  P13.2、4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3頁的例14及“做一做”題目,練習十四的第6-10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理解商末尾補“0”的意義。掌握兩位數(shù)除多位數(shù)商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卡片。

  540÷6072÷18140÷2560÷8

  720÷9303÷3217÷7320÷4

  2、不用計算,講出商是幾位數(shù)。

  3、改正下列各題中的錯誤。

  先讓學生討論,找出各題的錯誤原因,再由三位同學板演訂正,其余同學在練習本上重算。

  二、新接。

  1、引言。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要注意商未尾的“0”;

  在計算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時,同樣也要注意商末尾有“0”的情況。今天學習的內容是商末尾有0的兩位數(shù)除法。(板書課題)

  2、教學例14。7820÷23

 。1)審題:商是幾位數(shù)?商的最高位在哪一位上?

  (2)學生試做。兩人板演。

 。3)教師巡視,將學生計算中出現(xiàn)的不同情況,分別寫在黑板上。

 。4)結合豎式提問:

  在百位上商“3”表示多少?在十位上商“4”表示多少?個位上商“0”為什么一定要寫?

  教師指出:在計算過程中,除到破除數(shù)的十位商“4”,能除盡,被除數(shù)個位上的0就不必再移下來,直接在商的個位上寫0。

  3、改題。如果例3的被除數(shù)是7830,該怎么辦?

 。1)指定學生板演,其余學生試做。

  (2)結合豎式講評提問:

 、佼斒簧仙獭4”,為什么還要把被除數(shù)的'十位上的余數(shù)1與個位上的0移下來?(當十位上商“4”后,但被除數(shù)十位上還有數(shù),因此要把1移下來,再把個位上的0移下來,10除以23,個位仍不夠商1,在商的個位上寫0,這時余數(shù)為10。)

 、谏痰哪┪膊谎a“0”行嗎?為什么?(不補0,商就不是三位數(shù),也就不能表示3個百、4個十,而只是34,驗算的結果也就不對。)

 、墼鯓舆M行驗算?(看除數(shù)與商的積、加上余數(shù)是否等于被除數(shù)。)

  三、鞏固。完成第63頁下面“做一做”題目。

  9180÷543749÷31

  先判斷商是幾位數(shù),然后由學生獨立練習。

  四、今天學習的是兩位數(shù)除多位數(shù)商末尾帶0的除法,計算時要注意兩點:

  1、試商前要先確定商是幾位數(shù)。

  2、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數(shù)哪一位不夠商1,就在商的那一位上寫0。

  五、作業(yè)。

  練習十四的第6-10題。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 篇11

  設計說明

  1、重視實踐探究,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通過組織學生利用手中的小棒動手擺一擺并進行交流,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究的過程,獲得口算方法。在說算理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把過程說完整,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算法的選擇上尊重學生的想法,明確每種算法各有優(yōu)點,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口算,體現(xiàn)了算法的多樣化。

  2、以學生為主,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放手讓學生自主嘗試口算60÷3,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展示自己的思維,使每一名想說的學生都有機會去說,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思維方法,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60根小棒

  教學過程

  ⊙出示主題圖,引入新課

 。ǔ鍪窘滩11頁情境圖)

  1、導語:請大家觀看大屏幕,印刷廠的工人師傅正在分裝彩色手工紙,從這個情境圖中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彩色手工紙每沓10張,每盒100張)

  2、提出問題:請同學們繼續(xù)觀察,這是60張彩色手工紙,工人師傅要把這60張彩色手工紙平均分給3人,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每人得到多少張)

  3、引入新課: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板書課題:口算除法)

  ⊙親身實踐,學習新知

  1、教學例1。(出示教材11頁例1)

  (1)理解題意并列式:要求每人得到多少張,該怎么列式?(60÷3)

 。2)小組內交流討論,怎樣口算60÷3?有困難的同學可以用小棒代替60張彩色手工紙來分一分。

 。▽W生匯報不同的口算方法,結合學生的匯報,教師歸納)

 、傧肟谠E:二三得六,2×3=6,6÷3=2,所以60÷3=20。

 、谙氤朔ㄋ愠ǎ阂驗20×3=60,所以60÷3=20。

 、劾脭(shù)的組成口算:6個十除以3等于2個十,所以60÷3=20。

 。3)想一想600÷3=(),讓學生交流討論,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嘗試口算。

 。4)小結:在計算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時,可以用想口訣的方法口算,也可以用想乘法算除法的方法口算,還可以利用數(shù)的組成口算。

  設計意圖:結合具體情境,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設計這樣的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考慮三年級學生已經有了從圖中收集信息的能力,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觀察,這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的一種策略。

  2、教學例2。(課件出示教材12頁例2)

 。1)理解題意并列式。(120÷3)

 。2)你是怎樣算的?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3)學生匯報不同的算法。

 、傧肟谠E:三四十二,3×4=12,12÷3=4,所以120÷3=40。

 、谙氤朔ㄋ愠ǎ阂驗3×40=120,所以120÷3=40。

  ③利用數(shù)的組成口算:120里面有12個十,12個十除以3等于4個十,所以120÷3=40。

 。4)小結:幾百幾十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可以把幾百幾十數(shù)看成幾個十,再用幾個十除以一位數(shù)。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 篇12

  教學內容:

  新課標人教版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第31-32頁的例題7及相應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商中間有零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商中間有零的除法;

  2.培養(yǎng)學生筆算除法的計算能力,養(yǎng)成驗算的習慣;

  3.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商中間有0的除法計算方法以及被除數(shù)十位上的數(shù)為什么要落下來。

  教學準備:

  小黑板、投影儀、展示臺、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判斷下面各題的商各是幾位數(shù)。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6)804 8)712 5)305 2)206

  師:請同學們想想下面各題的商最高位在什么數(shù)位上,商是幾位數(shù)。

  2.筆算(選擇你喜歡的一道題進行筆算,兩題都算也行)。

  505÷5 804÷4

  指名演算,其余的學生做在作業(yè)本上。

  完成后,師問:為什么商中間有0?(學生回答)

  師:這兩題是我們昨天學的商中間有0的除法,同學們掌握的很好,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商中間有0的除法,它比昨天的還難,但只要大家用心思考、積極動腦,一樣能學得很好。(板書出示課題:商中間有0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

  1.電腦出示例7:

 。1)星光小學832名學生分4批去參觀天文館。平均每批有多少人?

  師:全班一起把題目讀一遍。(學生讀題)

 。1)找找這題的條件和問題是什么?(指名回答)

 。2)根據(jù)條件和問題你想怎么計算。

  師:為什么用除法,有沒有別的想法?

  生:沒有用除法計算最正確。

  師:他說的很好,陳老師也這么認為。接下來我們就試著獨立筆算這道題。

  (3)學生試算,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不同的筆算過程,并展示在黑板上。

  (4)師:這幾種算法中,你認為哪種算法最好,為什么?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5)評價:班級交流哪種算法最好,對學生的算法進行評價。適時進行表揚鼓勵。

 。6)歸納小結: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商中間有0的`除法,它和804÷4這題都是商中間有0的除法,為什么832除以4被除數(shù)十位上的數(shù)要落下來而804除以4被除數(shù)十位上的數(shù)不用落下來呢?

  2.比較 832÷4 804÷4

  804除以4被除數(shù)十位上的數(shù)是0,落下來和個位的4相加還是等于4,落下來沒有意義,所以不用落下來;832除以4被除數(shù)十位上的數(shù)是3,落下來除以4不夠商一個十,和個位的4合起來就是32個一,除以4商8個一,所以要落下來。

  ______

  3.鞏固5)525

  現(xiàn)在請同學們筆算這道題。

  學生練習后,問:你是怎樣想商中間的0的,為什么?

  如果不筆算,你能不能馬上判斷出商中間有沒有0呢?看看上面的題目能不能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想一想,看誰最聰明。(最高位是除數(shù)的倍數(shù),十位比除數(shù)小商中間一定有0。)

  三、鞏固練習

  ______ ______

  1.選做 3)615 6)624

  ______ ______

  5)517 4)826

  學生完成后講評,問:怎樣檢查計算是否正確呢?(驗算)

  2.當一回小醫(yī)生(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1 0 1 1 7

  5)5 1 5 4)4 2 8

  5 4

  5 2 8

  5 2 8

  0 0

  5.編題游戲。

  師說一位數(shù),生說三位數(shù)使它們相除商中間有0。學生回答后再筆算進行驗證。你們說了這么多數(shù),是不是都符合游戲規(guī)則呢,想不想驗證一下?筆算看看。

  四、知識應用:第33頁第1題。

  306÷3 360÷3 680÷4 608÷4

  517÷5 403÷8 262÷6 564÷7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鞏固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計算法則,通過對商末尾有零的除法的學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兩位數(shù)除法法則的認識.

  2.理解商末尾添零的意義,掌握商末尾添零占位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初步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地進行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養(yǎng)成仔細觀察、認真思考、自覺驗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商的末尾添零占位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算理并比較熟練地計算這類除法題.

  教具學具準備

  幻燈片、小黑板.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52013= 90018= 24048= 75025=

  720036= 910013= 64016= 96024=

  在口算過程中說一說 52013 24048 910013是怎么想的?

  2.二人板演,其余的學生在練習本上做.

  訂正板演時,要求學生說一說計算過程.特別要強調,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數(shù)的`哪一位不夠商1,就對著那一位商0.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師:通過剛才的復習,說明同學們對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商末尾有0的除法掌握得很好.

  出示例 14 782023=

  師:除數(shù)由一位變成了兩位數(shù),仍然是商末尾有0的除法,你們還會做嗎?

  2.教學例14

 。1)學生試算例14 782023=

  一名學生在黑板上計算,教師在下巡視,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嘗試做題時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

 。2)教師提問:這道題的商是多少?為什么?被除數(shù)十位上的商是4,已經沒有余數(shù),為什么還要在個位上商0?(將問題寫在小黑板上.)

 。3)小組討論,充分發(fā)表各種見解.

  因為根據(jù)除法的計算法則,除到被除數(shù)的哪一位,就要對著那一位寫商;如果不夠商1,就要在那一位上商0,所以商的個位上就寫0.被除數(shù)十位上的商雖然是4已經除盡,但個位上的0除以23仍然得0,所以商的個位應寫0.

  因為782023商的首位在被除數(shù)的百位上,商應該是三位數(shù),所以應該是340.

  因為除到被除數(shù)的百位商3,除到被除數(shù)的十位商4,表示商是34個十,也就是340,所以個位要寫0.

  如果商的個位不寫0,商是兩位數(shù)34,不表示三位數(shù)340,經驗算3423不等于7820,所以商不是34.

  教師對學生的各種見解充分給予肯定.然后指導商寫得不完整的同學把商寫完整,從而使學生再次體會到,做除法時除到被除數(shù)十位正好除盡,而個位是0,只要在被除數(shù)個位上補0就可以了.

  注意:教師要強調這個0不能丟,并用紅色粉筆描一描這個末尾0.

 。4)對比練習

  把倒排的被除數(shù)改成7830并指名板演.其余在練習本上試做.想一想這道題與剛才例14有什么不同?做題過程中有疑問同桌可以議一議.

  結合板演豎式提問:當十位上商4后,出現(xiàn)了余數(shù)1,為什么還要把被除數(shù)個位上的0移下來?

  引導學生明確因為十位上的余數(shù)1表示一個十,把個位上的0移下來,余數(shù)則表示是10.

  提問:商的末尾不添0行嗎?為什么?

  教師強調:商末尾不添0,商就不是三位數(shù),也就不能表示3個百4個十,而只是34;若商末尾不添0,根據(jù)被除數(shù)=除數(shù)x商+余數(shù)驗算結果也不等于被除數(shù).

  教師提問:比較兩道例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生口述:相同點都是商末尾有0的兩位數(shù)除法.

  不同點前一道沒余數(shù),而后一道有余數(shù).

  3.反饋練習.

  918054= 577854= 374931=

  全課小結

  商末尾有0的除法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沒有余數(shù),商末尾的0必須寫上.一種是有余數(shù)但不夠商1時,也要用0占位.為了防止商末尾的0丟掉,可在計算前判斷商的位數(shù).計算后進行驗算.

  隨堂練習

  1.筆算.

  2.判斷.

 。1)被除數(shù)的末尾有幾個0,商的末尾也就有幾個0.( )

 。2)被除數(shù)的末尾有0時,得出的商末尾可能有0.( )

 。3)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錯在哪兒,講清理由.)

  布置作業(yè)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在實踐操作活動中理解掌握一位數(shù)除法(被除數(shù)各個數(shù)位上的數(shù)都能被除數(shù)整除)口算方法。

  2、能正確、熟練地口算簡單的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 3.在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中學會傾聽與反思。

  重點難點:

  通過分木棍的實踐操作活動,讓學生理解、掌握幾十幾除以以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12÷4 8÷2 14÷7 24÷6 35÷7 72÷9

  2、口答

  (1)70里有幾個十?500里有幾個百?

  (2)25里有幾個十和幾個一?39里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3、教師談話收入課題。

  1、出示第13頁主題圖,教師:問根據(jù)圖你能提出什么問題?怎樣運算?

  2、出示例1。

  (1)趙大伯3次能運完60箱,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二、觀察:

  如用小棒來代替木箱,你打算怎樣分?怎樣列式?每份有多少?(學生實踐操作,得出結論。)

  3、分好后在小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

  4、如果不分小棒,我們又怎樣口算60÷3呢? 結合學生匯報,

  5、教師板書: 這樣算 6÷3=2 60÷3=20

  6、試一試。(學生獨立完成) 80÷4 60÷2

  (1)口算寫出結果。

  (2)說說口算方法。

  三、教學例1第二個問題

  1、出示第二個(2)問題 600÷3你能口算得出結果嗎?

  先獨立思考,然后在組內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結合學生匯報,出圖驗證并板書

  這樣算 6÷3=2 600÷3=200

  3、試一試。

  360÷6 640÷8

  四、教學例1第三個問題

  1、出示第三個問題 240÷3你能口算得出結果嗎? 先獨立思考,然后在組內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結合學生匯報,出圖驗證并板書: 這樣算 24÷3=8 240÷3=80

  五、鞏固練習

  1、口算下列各題,并說說口算的方法。

  40÷5 640÷8

  2、課堂小結

  在這堂課上你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六、作業(yè)

  17頁1.2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是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的過程,弄清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養(yǎng)成自覺驗算的習慣。

  2、在具體的情境中估算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商是幾位數(shù),增強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3、在獨立思考、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yǎng)學習的主動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識,產生對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經歷探索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是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的過程,弄清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在具體的情境中估算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商是幾位數(shù),增強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教具準備:

  口算卡、小黑板。

  一、復習導入

  1、口算

  202 242 404

  204 244 405

  同時指名兩位學生板演:637 525

  集體訂正時讓板演的學生說說商為什么與被除數(shù)的個位對齊。

  2、創(chuàng)設情境,以舊引新

  談話:同學們,今天食堂買來一些雞蛋(出示掛圖并把每千克雞蛋4元改成2元),從圖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根據(jù)這兩條信息,你能解決什么問題?怎樣列式?

 、殴浪悖耗隳軒褪程冒⒁坦浪阋幌拢312元大約能買多少千克雞蛋嗎?

  先獨立估算,再同桌交流。

  集體交流:你估算的結果是幾百多?

 、茖W生獨立計算,教師指名板演。

 、菃枺河嬎愕牡脭(shù)是多少?你是怎樣計算的?

 、刃〗Y算法:強調除到被除數(shù)的'哪一位商就寫在那一位的上面。

  二、教學新課

  1、引入新課:假如每千克雞蛋4元,請你估算一下,312元能買多少千克雞蛋呢?同桌兩人交流估算的結果。

  你是怎樣估算的?

  2、自主探索,理解3124的計算方法和書寫方法。

 、弄毩⑻剿鳎禾顚懙3頁的方框。

 、菩〗M討論:把你的想法與組員交流,看意見是否一致。

  ⑶匯報交流,理解掌握。

 、龠x一組學生的豎式,說說是怎樣計算的。

 、谄渌〗M有不同意見可以體溫,進行答辯。

 、壑攸c討論:商的首位7應寫在什么位置上,為什么?

  ⑷檢驗剛才的估算結果。

  3、小結計算方法:這道除法計算時有何特點?把兩題比較,有什么相同與不同?為什么第1題的商是三位數(shù),而第2題的商是兩位數(shù)?

  4、揭示課題。

  三、組織練習

  1、想想做做1

  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

  組織交流,說說是怎樣算的。(重點檢查除的順序及首位商的書寫位置。)

  2、想想做做2

  為了減少計算中的錯誤,在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小結:除了計算認真仔細,還要養(yǎng)成自覺驗算的習慣。

  出示第2題,每組練習一題,并驗算。

  集體訂正。

  3、想想做做3

  仔細觀察,同桌互相說說每題的商是幾位數(shù),再集體交流。

  組織交流,計算時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兩題的商哪一個大一些?

  4、想想做做4

  回憶這些圖形的名稱,同桌交流,并討論計算邊長的方法。

  獨立列式計算,集體訂正時說說是怎樣列式的。

  問:你發(fā)現(xiàn)這三題的計算結果怎樣?(滲透被除數(shù)不變,除數(shù)大商就小的規(guī)律。)

  5、想想做做5、6

  讓學生獨立理解題意,解決問題后再進行交流。

  四、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同學們通過自己動腦,與同伴密切合作獲得并掌握了除法的新知識,你能告訴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新本領嗎?還要提醒同學們在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嗎?

  五、作業(yè)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充分認識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廣泛應用。

  2.能力目標: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除法估算,會表達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習慣和意識。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靈活運用估算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基本的除法估算的方法,并能正確進行除法估算。

  難點: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除法估算,會表達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習慣和意識。

  【教學準備】

  主題圖、口算卡片、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鞏固技能:

  1.師出示口算卡片:

  1800÷3 2400÷6 250÷5 420÷6

  2700÷9 140÷7 120÷6 5400÷6

  學生開火車直接說得數(shù)?茨囊唤M開得又對又快。

  2.口答:

 。1)450除以9得多少?

 。2)被除數(shù)是8000,除數(shù)是8,商是多少?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出示主題圖,引導觀察

  上節(jié)課我們根據(jù)這幅圖提供的信息提出了一些數(shù)學問題,并進行了解答。數(shù)學小精靈看大家學得很起勁,他也想提一個問題考考大家。

  2.出示例2的問題。

  大家看,小精靈提的是什么問題?

  三、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引導分析問題

 。1)請大家單獨讀題。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怎樣列式?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師板書:124÷3

 。2)這個問題和我們以前提出的問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3)有沒有這個詞在計算的要求上有什么區(qū)別呢?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師板書課題:除法的估算。

  2.引導學生探討估算的方法

 。1)根據(jù)以前學習過的有關估算的知識,你會估算124÷3嗎?

  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交流。

 。2)生匯報交流。

  學生匯報估算的過程。

  (3)誰來總結一下我們剛才是怎樣對除法進行估算的?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師板書:取被除數(shù)的近似數(shù);除以除數(shù);算出結果。

  四、鞏固練習,加深印象:

  1.教材“做一做”。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提問:要分多少個桃?平均分成幾份?求什么?怎樣理解“大約”兩個字?

 。3)列式。

 。4)思考:怎樣求出平均每筐大約裝多少個?

  (5)集體交流。

  2.教材“做一做”。

  (1)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

 。2)集體訂正,敘述估算過程。

  3.教材練習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指名說估算過程。

  4.教材練習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估算,直接說出估算結果。

  五、小結:

  你對除法的估算有什么想法?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 篇17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經歷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能用除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

  2.理解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算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藥椎浪闶脚笥眩銈兛聪矚g嗎?(出示:6÷3,12÷4,18÷6,35÷7)

  口算時,你有什么感覺?你是怎樣算出來的?(利用乘法口訣。)

  現(xiàn)在,我們再來認識幾位算式朋友。(出示:30÷3,600÷2,560÷7,360÷9)

  口算時,你又有什么感覺?你又是怎樣算出來的?

  好,不錯,F(xiàn)在淘氣班的同學還給我們帶來了一位新的算式朋友,就藏在這幅圖中,我們大家共同來找到它好嗎?(出示“植樹”情境圖)

  (二)探索新知

  1.從圖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2.根據(jù)這個情境,你想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誰能用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3.怎么列式解決?(噢,這個就是我們的新算式朋友)

  4.探索算法:

  ⑴36÷3應該怎樣計算呢?請同學們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小組同學說說你的想法。

 、茖W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

  ⑶全班交流算法:

 、倮贸朔ㄏ氤ǎ驗12×3=36,所以36÷3=12。

 、诎36分成30和6,30÷3=10,6÷3=2,10+2=12。

 、壑苯涌谒悖檬簧系臄(shù)字除以3得1,寫在十位上,用個位數(shù)除以3得2,寫在個位上,得12,即36÷3=12。

 、苡秘Q式。(生邊說師邊板書)(學生匯報的'同時,師進行板書)

  師問:這幾種方法,你認為哪種方法最好?為什么?

  讓生自由發(fā)言,說出自己的想法。

  師小結:同學們,這幾種方法都是你們自己的想法,各有各的理由,你喜歡哪種就用哪種。

  5.將答案寫在書上,把答語補充完整。

  6.試一試

  第1題,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抽幾題讓學生說一說口算方法,最后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說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第2題,先讓學生理解題意,在獨立解決的基礎上進行全班交流。

  (三)課堂小結

  1.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的內容: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師板書)

  2.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四)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在開火車訂正。

  2.“練一練”第2題

  ⑴理解題意。先讓學生說說題目的意思。讓學生獨立解決⑴⑵小題,再集體反饋。

  ⑵請你再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并試著解答。

  3.“練一練”第3題

 、爬斫忸}意。先讓學生觀察插圖,從中獲取信息。

  ⑵獨立嘗試,解決問題。讓學生獨立解決⑴⑵小題,再集體反饋。

 、钦埬阍偬岢鲆粋數(shù)學問題,并試著解答。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 篇1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一位數(shù)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數(shù)的算理,并能口算簡 單的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

  2、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 中的簡單問題。

  3、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和數(shù)學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能較準確的口算一位數(shù)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shù), 一位數(shù)除幾百幾十(或幾千幾百)

  教、學具準備:

  CAI 課件、板書用卡紙、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算:(出示卡片)

  16÷836÷664÷840÷520×3120×4

  2、口答

  60 里面有( )個十。

  800 里面有( )個百。

  150 里面有( )個十。

  3000 里面有( )個千。

  二、學習新課

  1、談話:今年春節(jié),天氣很冷,我們每個家里仍然吃上了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這和運送蔬菜的叔叔、阿姨辛勤勞動分不開的,我們一起 去瞧一瞧吧。ㄕn件出示主題圖)仔細觀察,從圖中你能收集到哪些 數(shù)學信息?(請 1 至 2 名學生回答)

  2、它描繪的是農民運送蔬菜的情境,趙伯伯承擔運送黃瓜的任務。 他說:“我 3 次就能運完 60 箱!甭犃粟w伯伯的話,你能提一個什 么問題呢?

  3、根據(jù)學生回答貼出卡紙:趙伯伯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4、你們會列式解決這個問題嗎?(學生說算式)

  5、要解決“趙伯伯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這個問題,算式是 60÷3。

  為什么是用除法算呢?(邊說邊板書:60÷3)

  6、你能根據(jù)王叔叔、李阿姨他們的信息各提出什么問題呢?(學生 提問題,說算式)

  7、根據(jù)學生回答貼出卡紙:王叔叔平均每次運多少箱?(板書算式: 200÷3); 李阿姨平均每次運多少箱?(板書算式:240÷3)

  8、看看黑板上提出的三個問題,都是用除法計算來解決。這就是我 們這個單元學習的內容 《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 , 這節(jié)課先來學習 “口 算除法”。板書課題

 。ㄒ唬┨骄恳晃粩(shù)除整十數(shù)——例 1(1)

  1、同學們,我們來看第一個問題,你們知道 60÷3 等于多少嗎?請 把你想到的結果告訴同桌小朋友,并說一說你是怎樣得到這個結果 的。如果你不會做,那就請你拿出學具盒中的小棒來分一分,相信你 一定能找到答案的!

  2、學生討論、操作。

  3、好,請同學們一起告訴我,60÷3,商是——

  4、你是怎樣求出這個商的呢?還有不同的方法嗎?(請 2 至 3 名學 生介紹不同的方法)

  [應變預設:學生的方法大概會有以下三種,如有困難,教師應適當引導,最好三 種方法都能呈現(xiàn)出來,使學生體會到解決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1、擺小棒:1 捆小棒表示 1 個十,6 捆小棒就是 60。把 60 平均分成 3 份,每份要分 2 捆,是 20,所以 60÷3=20。

  2、想乘法:因為 20×3=60,那么把 60 平均分成 3 份,每份就一定 是 20,所以 60÷3=20。

  3、想除法:因為 6÷3=2,所以 6 個十除以 3 等于 2 個十,也就是 60 ÷3=20。]

  5、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相應的板書。

  (板書:①6÷3=2; ×3=60 0 6 個十 60÷3=20 2 個十 6 0÷3=2 ②(20)

  6、現(xiàn)在,我們知道趙伯伯平均每次運多少箱了嗎?真了不起!同學 們把自己提出的第 1 個問題解決了。在算 60÷3 是多少的時候,用了 這么多方法,有的是擺小棒;有的想 6 個十除以 3 等于 2 個十;還有 的.是想乘法算除法。

 。ǘ┨骄恳晃粩(shù)除整百數(shù)——例題 1(2)

  1、600÷3 等于多少?同學們先想一想。

  2、誰能說說你是怎樣做的?(因為有 60÷3 的基礎學生應該很快 想到: 因為 6÷3=2, 所以 600÷3 等于 200 或 6 個百除以 3 就等于 200; 想乘法:(200)×3=60,600÷3=200)

  <<<123>>>

  3、看來同學們已經學會了口算像這樣整十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整百數(shù) 除以一位數(shù)的方法,那么就用你喜歡的方法口算下面幾道題。 出示:口算下面各題,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80÷4 400÷2 300÷5

 。ㄈ┨骄恳晃粩(shù)除幾百幾十——例題 1(3)

  1、看來新知識大家掌握得不錯,李阿姨也想請大家?guī)兔λ阋凰恪?/p>

  2、該怎么列式呢?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240÷3=

  3、240÷3 等于多少呢?好像挺為難的,那咱們就在小組內先討論討 論,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開始討論吧!

  4、找到答案了嗎?請學生介紹自己的計算方法。(板書:①24 個十 ÷3=8 個十;②(80)×3=240)

  [評析:讓學生從現(xiàn)實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積極主動尋找 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一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在自 己思考、操作的基礎上得出結果,再開展組內交流,最后組織不同算 法的學生進行全班交流,這一自主寬松的探究過程;既體現(xiàn)了算法多 樣化,又讓每個學生都有說話的機會,使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表達能力這 一目標能落到實處。]

  三、鞏固提高

  做一做

  1、(課件演示 P15 頁做一做第 1 題)仔細觀察這幅圖,你們發(fā)現(xiàn)了 什么?

 。1)聰聰?shù)膯栴}是什么?你們能幫她解決這個問題嗎?請試一試。

 。2)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40 ÷2=

 。3)要求 40÷2 得多少,你們是怎么算的呢?引導學生說出不同的 方法。

 。4)好!讓我們一起告訴聰聰答案吧——平均每間蜂房住 20 只。

 。5)看!聰聰在謝謝你們呢!

  2、請同學們翻開數(shù)學書第 15 頁,做一做第 2 題,請大家開動腦筋, 把答案直接寫到書上,開始吧。w訂正)

  3、我們用今天學習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出示數(shù)學書 17 練習三 的第 5 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課后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除法,同學們能積極開動腦 筋,主動學習,表現(xiàn)真棒!說說這節(jié)課你們都有哪些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教科書第 17 頁第 1、2 題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 篇19

  教學內容:

  教材第25例4,練習六第1~2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解驗算的意義,經歷探索驗算方法的過程,體會驗算的作用。

  2.使學生掌握乘法驗算除法(含有余數(shù)除法)的驗算方法,逐步提高計算的熟練程度。

  3.通過除法驗算,溝通乘、除之間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檢驗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除法(含有余數(shù)除法)的驗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除法的'驗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出新知。

  上學期我們學習了加、減法的驗算,大家回憶一下驗算加法的計算結果一般有幾種方法,都是什么?

  加法驗算的方法:

 、俳粨Q加數(shù)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結果是否相同。

 、谟煤蜏p去一個加數(shù),看得數(shù)是否等于另一個加數(shù)。

  減法的驗算方法:

  ①用所得的差加上減數(shù),看結果是否等于被減數(shù)。

 、谟帽粶p數(shù)減去差,看得數(shù)是否等于減數(shù)。

  小結:加法和減法是一對好朋友,它們之間存在互逆的關系,加法可以驗算減法,減法也可以驗算加法。

  那么乘法和除法之間是否也存在這種關系?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大家共同來探索。

  二、探索新知。

  1、老師今天身上帶了100元錢,準備買價值5元的寓言故事書,現(xiàn)在請大家?guī)屠蠋熕闼憧梢再I多少本?(100÷5=20(本))

  2、現(xiàn)在我如果想用這些錢買7元錢的科普知識書,最多可以買多少本呢?(100÷7=14```2)

  3、他們算得對嗎?可以用什么方法來檢驗。

  4、探索方法:讓學生先在小組內說一說你有什么好辦法,然后自己試著做一做。

 。1)學生試做過程中,教師巡視,并找?guī)讉同學到黑板上演示驗算的方法。

 。2)在學生自主探索的基礎上,可能得出以下幾種不同的驗算方法:

  100÷5=20

  驗算:①20×5=100②5×20=100

  引導學生說出驗算方法:商乘除數(shù)等于被除數(shù)。

  因為寓言故事書每本5元,買這樣20本,共花100元。用20×5=100或5×10=100。

  100÷7=14……2

  方法一:商乘除數(shù)再加上余數(shù)等于被除數(shù)。

  科普知識書每本7本,買14本共花14乘7等于98元,再加上找回的2元,一共100元。

  方法二:被除數(shù)減去余數(shù)的差除以商等于除數(shù)。

  一共100元,找回2元,花去100減2等于98元。藍色筆記本每本7元,共買了98除以7等于14本。

  方法三:被除數(shù)減去余數(shù)的差等于商乘除數(shù)的積。

  一共100元,找回2元,花去98元;藍色筆記本每本7元,14本一共花98元。

  5、歸納出除法的驗算方法。

  一起總結一下除法驗算的方法,師板書:

  沒有余數(shù)除法驗算方法:商乘除數(shù)是不是等于被除數(shù)。

  有余數(shù)除法驗算方法:商乘除數(shù)再加上余數(shù)是不是等于被除數(shù)。

  最后老師告訴學生說:我們?yōu)榱擞嬎愕卣_,不僅要掌握正確驗算的方法,還要自覺地在計算中運用這些方法。

  三、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1.教材第25頁“做一做”。

  計算下面各題,并且驗算。

  54÷8209÷3856÷7

  訂正時強調驗算的方法。

  2.教材第26頁第2題。連續(xù)兩問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獨立解答,并進行驗算。

  四、總結全課,歸納新知。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2.布置作業(yè):教材第26頁第1題。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 篇20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前兩節(jié)學習的知識,并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樂于和同學進行合作和交流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正確進行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運算。

  教學難點:

  兩步計算應用題的有條理、合邏輯的思考方法。

  教學對策:

  在練習中提高計算技能,結合具體的情境,在分析中逐漸滲透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基本訓練

  1、口算下列各題。

  (1)選取22÷2 = ?

  說一說是怎樣算的。

  例:20 ÷2 = 10 2 ÷2 = 1 10 + 1 = 11

  (2)用開火車的形式口算各題。

  2、用豎式計算,并驗算。

 。1)先讓學生練習后組織交流。

 。2)指名說一說筆算方法和驗算。

  二、教學第3題

  1、先讓學生先自己算一算,填一填。

  6 9 ÷3 = 2 3 8 4 ÷4 = 2 1 6 6÷3 =2 2

  2、通過比較回答問題。

  哪個組平均每人收集節(jié)數(shù)多?

 。ǖ谝唤M)

  三、教學第4題

  1、先讓學生獨立解決這兩個問題

  2、重點討論第二個問題的解決。

 。1)4 8 ÷4 = 1 2

  口答:

  平均每組有12人

  (2)4 8 ÷2 = 2 4

  口答:全班要24張課桌。

  四、教學第5題

  1、先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再進行交流和反饋。

  2、指名說說解題思路。

  想:要求“平均每輛車要坐多少人?”

  只要把總人數(shù)÷汽車的輛數(shù)。

  “汽車的輛數(shù)”已經知道,“總人數(shù)”還不知道,所以先要求出“總人數(shù)”。

  五、教學第6題

  1、指名說說解題思路。

  想:要求“需要多少根水管?”

  只要把總米數(shù)÷每根水管的米數(shù)。

  “每根水管的米數(shù)”已經知道,“總米數(shù)”還不知道,所以先要求出“總米數(shù)”。

  2、列式計算:2 4 + 31 = 5 5 (米)

  5 5 ÷5 = 1 1 (根)

  六、學習思考題

  師出示:在□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字

  □□÷3=23……□

  □□÷□=21……1

  學生嘗試自己填寫,然后交流。

  師: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關系入手。根據(jù)除數(shù)科學確定余數(shù)可以填哪些,同樣根據(jù)余數(shù)也可以知道除數(shù)可以填哪些,再根據(jù)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求出被除數(shù)是多少。

  七、課堂作業(yè)

  練習一:

  第2、6、7、8題。

  板書設計:

  練 習 一

  想: 要求( )。

  只要把( )÷( )

 。 )已經知道,( )還不知道,所以,先要求出( )。

  課前思考:

  這部分內容主要通過練習鞏固此前學過的首位能整除的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除法,幫助學生形成相應的計算技能,并能解答一些簡單的兩步計算實際問題。通過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從實際情境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不斷增強問題意識;另一方面有利于學生進一步體會除法與生活的聯(lián)系,不斷加深對除法運算意義的理解。

  思考題可以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共同解決。解題思路是:先根據(jù)余數(shù)必須比除數(shù)小來確定算式中的余數(shù)或除數(shù),再根據(jù)除數(shù)、商和余數(shù)算出被除數(shù)。

  課后反思1:

  在練習之前,就讓學生自己回顧上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課上,順著學生回顧的知識將要練習的內容先進行方法的,并舉例進行運用,因此,學生都能正確地進行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運算,并且對驗算進行了強調,雖有一些學生對驗算的含義還不是很明白,但增強了學生驗算的意識,對提高正確率還是有一定的幫助。通過和學生一起分析兩步計算應用題,學生在練習中逐步積累解決兩步計算實際問題的方法和策略,但在處理實際問題時,有時學生不能很明確題目的關鍵關系,如關鍵是求什么,總會受其他條件的影響進行一些不必要的、甚至是毫無意義的運算,這種數(shù)量間的相等關系應該在以后的講解和練習中多訓練,可能這和學生生活經驗的豐富與否有直接聯(lián)系,充分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的生活化。但是我想,通過這樣的分析,學生在久而久之的學習中能積累自己分析問題的經驗。另外,加強學生寫答句習慣的培養(yǎng)。

  課后反思2:

  本練習5~8題都是需要用兩步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其中,第5題設計了有個中間問題,有利于學生借助這樣的中間問題體會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6~8題除了要適當幫助學生從相關的場景中收集信息、信息之外,著重要引導學生進一步積累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思考方法。思考題是開發(fā)性題目,我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共同解決。學生在我的引導下,能夠根據(jù)余數(shù)比除數(shù)小來確定算式中的余數(shù)或除數(shù),再根據(jù)除數(shù)、商和余數(shù)算出被除數(shù)。

  課后反思3:

  本節(jié)練習我分了三個層次去對前兩節(jié)內容的回顧及練習,使學生逐步靈活掌握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及其驗算的方法,并引導學生理解以表格形式呈現(xiàn)的相關問題,讓學生自己闡述其中存在的關系。

  在此基礎上著重幫助學生理解、運用運算方法解決兩步計算的簡單實際問題,由于現(xiàn)今相關數(shù)據(jù)都是同時出現(xiàn)在圖與文字中,所以要幫助學生觀察圖,并聯(lián)系圖中的信息及文字的含義,雙方面解決問題。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除法教案01-30

小學數(shù)學除法教案15篇03-29

小學數(shù)學除法教案 15篇02-14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04-01

小學數(shù)學除法教案(通用21篇)01-31

數(shù)學教案:除法02-04

關于數(shù)學除法教案03-03

數(shù)學小數(shù)除法教案03-28

數(shù)學《分數(shù)除法》教案01-31

《分數(shù)除法》數(shù)學教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