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午夜福利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白浆_8乄8X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国产AV大片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生物教案>八年級生物教案>八年級生物教案

八年級生物教案

時間:2022-04-16 22:07:50 八年級生物教案 我要投稿

八年級生物教案范文錦集6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生物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八年級生物教案范文錦集6篇

八年級生物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會設計對照實驗;能通過“探究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實驗,說出影響種子萌發(fā)所需的環(huán)境條件。

  【過程與方法】

  通過參與實驗方案的設計,探究影響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掌握對照實驗這一方法,培養(yǎng)設計對照實驗方案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探究活動的參與過程中,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養(yǎng)成與他人交流,取別人之長的品質(zhì)。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運用實驗法完成“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的探究。

  【難點】

  怎樣設置對照實驗。

  三、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播放“種子的一生”視頻,設疑:種子一生的開始有什么奧秘呢?從而引出新課。

 。ǘ┬抡n講授

  1、提出問題

 。1)師提出問題:一周之前我發(fā)給大家每人5粒菜豆種子,讓你們體驗種子萌發(fā)成幼苗的過程,現(xiàn)在誰來描述一下你培養(yǎng)的過程?

  學生簡要描述。教師繼續(xù)設疑:

  (2)在你們培養(yǎng)種子萌發(fā)成幼苗的這個過程中,有沒有思考過:種子的萌發(fā)可能需要哪些外界條件呢?根據(jù)你們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學過的知識,誰來大膽作出幾個假設?

  2、作出假設

  預設學生做出的.假設有: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肥料……都有可能是種子萌發(fā)所需的外界條件。

  (1)針對學生作出的假設,教師向?qū)W生質(zhì)疑:“哪些不是種子萌發(fā)的必要條件呢?”引導學生分析排除幾個非必需的條件。(排除“土壤、陽光、肥料”這幾個條件)

 。2)繼續(xù)設疑:“種子的萌發(fā)是否需要溫度?”這個假設表述準確嗎?應該如何表述?(引出“適宜溫度”)

  3、制定實驗方案

  教師首先以探究“種子的萌發(fā)是否需要適宜的溫度”為例,師生共同討論,明確實驗設計思路。

  討論提綱如下:

 。1)選擇什么樣的種子比較好?(胚完整且是活著的種子)

 。2)老師這里給大家提供了罐頭瓶、吸水紙、標簽,除此之外,你們還需要哪些材料和用具呢?(冰箱、水等)

 。3)怎樣探究溫度條件對種子萌發(fā)的影響?應當將種子分成幾組?(要分成2組。一組是種子萌發(fā)的適宜溫度(20℃),該組為對照組;一個為較低溫度(0℃),該組為實驗組)

  (4)這兩組實驗中,除了溫度這一條件不同之外,其他環(huán)境條件是否應當保證完全一樣呢?(強調(diào)控制變量)

 。5)每一組應當有多少粒種子?每一組只有一粒種子行嗎?(減少實驗誤差)

  待如上問題解決之后,引導學生以探究小組為單位,每組選一個想要探究的條件,設計正確的實驗方案。然后,分組匯報探究計劃,教師進行評價。

  4、課下實施、觀察記錄

  師:由于時間關系,咱們只能在課下進行實驗并觀察記錄了。每隔多長時間觀察一次?對各組實驗是否應當同時觀察?(注意每天觀察,同時觀察)

 。ㄈ┬〗Y作業(yè)

  學生總結本節(jié)收獲。

  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一起實施實驗計劃,觀察實驗過程,記錄實驗結果,最終得出正確的結論,下節(jié)課一起分享。

八年級生物教案 篇2

  一、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包括 、 、 和 。

  二、細菌

  1.結構:單細胞的原核生物

 。1)基本結構:控制著細菌主要遺傳性狀的DNA位于 ,控制著細菌的抗藥性、固氮、抗生素生成等性狀的基因位于 。

  (2)特殊結構:有些細菌具有.....

  2.繁殖:細菌主要以 方式進行繁殖。

  3.菌落:

  每種細菌在一定條件下所形成的 ,可以作為 鑒定的重要依據(jù)。

  三、放線菌

  1.形態(tài)結構:單細胞的原核生物

  2.繁殖:主要進行生殖。

  四、病毒

  1.結構:(1)基本結構:主要由和兩部分構成,兩者合稱為。決定病毒抗原特異性等功能的是,控制病毒的一切性狀的物質(zhì)是 。

 。2)特殊結構:流感病毒的核衣殼外面,還有一層 ,止面生有 。

  2.增殖:過程包括① →② →③ →④ →⑤

  題例領悟

  圖為病毒的結構,請回答:

  ⑴ 組成3的基本單位是 ,其化學成分是 。

 、 若此病毒為噬菌體,結構中不應有的是:[ ] 和[ ] ;當它侵染細菌時,只有進入細菌體內(nèi)。

 、 若此病毒為流感病毒,當它侵入人體后,就成為,人體的細胞將消滅它。

 、 病毒在基因工程中可用作,但這時的病毒的[ ] 應該含有基因;在細胞工程中可用作,這時則利用了病毒的。

 、 當病毒的[ ] 用32P標記時,在分子遺傳學上可用于證明 。

  答案:⑴衣殼粒 蛋白質(zhì) ⑵2囊膜 1刺突 核酸 ⑶抗原 免疫 ⑷運載體 4核酸 標記 融合誘導劑 侵染細菌的特性 ⑸4DNA DNA是遺傳物質(zhì)

  自我評價

  一、選擇題

  1.下列不屬于微生物的是

 。粒{藻和蘑菇 B.葫蘆蘚和鐵線蕨

 。茫删w和黃曲霉 D.放線菌和變形蟲

  2.谷氨酸棒狀桿菌異化作用方式是需氧型,它的有氧呼吸的酶主要存在于

 。粒粒體 B.核糖體 C.細胞質(zhì)基質(zhì) D.內(nèi)質(zhì)網(wǎng)

  3.下列不屬于細菌的基本結構是

 。粒廾 B.核糖體 C.質(zhì)粒 D.細胞壁

  4.有關放線菌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由分枝狀菌絲構成,與霉菌完全相同

  B.與細菌相同,是單細胞的原核生物

 。茫ㄟ^有絲分裂產(chǎn)生孢子,形成新個體,因此屬于無性生殖

 。模饕钤趧又参锏募毎锌芍虏

  5.病毒的主要結構是

  A.核酸 B.衣殼

 。茫夷 D.核衣殼

  6.病毒之所以是生物的根本原因是

 。粒苓M行新陳代謝 B.能進行繁殖

 。茫芨腥炯毎 D.能產(chǎn)生可遺傳變異

  7.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合成子代噬菌體蛋白質(zhì)需要的模板和原料分別是

 。粒删w的DNA,噬菌體的氨基酸 B.細菌的DNA,細菌體內(nèi)的氨基酸

 。茫删w的DNA,細菌體內(nèi)的氨基酸 D.細菌的.DNA,噬菌體內(nèi)的氨基酸

  二、非選擇題

  8.圖為艾滋病病毒(HIV)侵染人體淋巴細胞及其繁殖過程的示意圖。請據(jù)圖分析說明:(提示:HIV是一種球形病毒,外有蛋白質(zhì)外殼,內(nèi)有RNA)

 、虐滩《镜倪z傳信息儲存在它的 分子中

 、茍D中4至5的過程在遺傳學上稱為 ;為保證遺傳信息的準確傳遞,此過程必須嚴格遵循 原則進行,并需在 酶的參與下才能完成。

 、侨7的堿基比例為:A占20%,U占40%,C占30%,G占10%,則6的堿基比例為 。

 、日埬愀鶕(jù)病毒的特征,設計一種方法,以檢驗9(子代病毒)是否繼承了1(親代病毒)的主要性狀:

  自我評價答案

  1B 2C 3A 4B 5D 6B 7C

  8 ⑴RNA;⑵逆轉錄、堿基互補配對、逆轉錄酶;⑶A30%:T30%:C20%:G20%;⑷子代病毒是否具有侵染性。

八年級生物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依據(jù)位置能說出人體骨胳結構名稱。

  2.解釋人的骨胳與直立行走相適應的特點。

  能力目標

  1.通過對模型、掛圖等各種直觀教具的觀察,及觀察后的演講,培養(yǎng)學生有序的觀察習慣和表達能力。

  2.通過歸納人的骨胳與直立行走相適應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情感目標

  1.自覺養(yǎng)成坐立行走的正確姿勢。

  2.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辨證觀點和生物體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的觀點。

  3.小組觀察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建議

  教學建議

  本節(jié)知識結構

  教材分析

  人體主要的骨的名稱,人的骨骼與直立行走相適應的特點是本課的重點,人的骨骼與直立行走相適應的特點是本課的難點。

  教法建議

  講述骨骼時,首先讓學生區(qū)分骨與骨骼的這兩個不同的概念:單獨一塊具體的叫骨,如肱骨;多塊骨通過一定的形式連接而成的整體叫骨骼,如脊柱。接著指出:人體的骨骼是由206塊骨連接而成。關于骨胳的組成,從調(diào)動學生主體性及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角度,建議采用自學的方法:先讓學生對照書上的彩圖及課文中人體骨骼組成情況表配合觀察,一邊觀察圖中主要骨的名稱特點,一邊體會這塊骨在人體的位置。如找到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提到的腦顱骨、肱骨、橈骨、尺骨、股骨、胸骨、肋骨等骨的大致位置。觀察完畢后,教師每組請一個學生到前面指著人體骨骼模型要求從整體到局部說出各部骨骼的名稱,并給評分,既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又達到對知識的識記的效果。

  人的骨骼與直立行走相適應的特點是本節(jié)的重點,也是難點。在學生對人體骨骼有了清楚的認識后,繼續(xù)讓學生觀察骨骼的模型,并提出觀察問題:

  (1)脊柱的正面和側面觀察的現(xiàn)象有什么不同?

 。2)觀察上肢骨與下肢骨有什么區(qū)別?

 。3)足有什么特點?這些對于人體直立行走有什么意義?在學生有了解脊柱有四個生理彎曲和下肢比上肢粗壯及形成足弓這些結構特點的基礎上,聯(lián)系生活實際,再分別講述它們的生理意義。如聯(lián)系脊柱彎曲異常會影響兒童青少年的發(fā)育、體力和體態(tài),說明脊柱四個生理彎曲可以增加脊柱本身的彈性,緩沖劇烈運動時對腦的震蕩,有利于維持身體平衡。

  最后,教師可視實際情況而采用不同方式進行小結。

  教學設計示例

  導入:利用骨骼掛圖復習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并導入新課:利用骨骼掛圖使學生認識骨的幾種類型:長骨、扁骨、短骨和不規(guī)則骨,通過提問骨與骨骼有什么區(qū)別引出新課。

  板書:第二節(jié)骨骼

  根據(jù)上述提問,舉例區(qū)分骨與骨骼的這兩個不同的概念:單獨一塊具體的叫骨,如肱骨;多塊骨通過一定的形式連接而成的整體叫骨骼,如脊柱。接著指出:人體的骨骼是由206塊骨連接而成。(出示骨骼掛圖,引入骨骼組成。)

  板書:一、骨骼的組成

  教師指圖說明人體骨骼按部位可分為顱骨、軀干骨和四肢骨,由于各部位功能的不同,骨骼的差別也很大,下面就來觀察各部分的骨骼特點。先讓學生或以小組為單位對照書上的彩圖及課文中人體骨骼組成情況表配合觀察,一邊觀察圖中主要骨的名稱特點,一邊體會這塊骨在人體的位置。如找到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提到的腦顱骨、肱骨、橈骨、尺骨、股骨、胸骨、肋骨等骨的大致位置。觀察完畢后,教師每組請二個學生到前面指著人體骨骼模型要求從整體到局部說出各部骨骼的名稱,并給評分。然后,教師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討論:如顱骨圍成了什么結構,有什么功能?整個顱骨中為什么只有下頜骨能活動。軀干骨中的胸椎與肋骨、胸骨組成什么結構,有什么功能?四肢骨主要由什么骨組成,與什么功能相適應;上肢骨與下肢骨有什么區(qū)別,為什么?等等。

  學生觀察上肢骨和下肢骨區(qū)別時,引導學生:下肢骨為什么比上肢骨粗壯呢?這是因為下肢骨與長期支持體重和行走相適應的結果。下肢功能與人直立行走有關,那么骨骼有哪些特點與直立行走相適應呢?

  板書:二、人體骨骼與直立行走相適應的特點

  繼續(xù)讓學生觀察骨骼模型,先觀察脊柱的正面,然后慢慢把模型側放,問:脊柱的正面和側面觀察的現(xiàn)象有什么不同?學生回答側面有彎曲,教師進一步提出脊柱的'彎曲都發(fā)生在什么地方呢?有什么生理功能?教師指出在頸部、胸部、腰部、骶部各有一彎曲分別稱為頸曲、胸曲、腰曲、骶區(qū),這些彎曲可保持人體重心位置,利于維持身體平衡;可增加脊柱的彈性,可以緩沖劇烈運動時對腦的震蕩,故稱為生理性彎曲,是與人直立行走相適應的。

  板書:

  1、脊柱有四個生理性彎曲:分別為頸曲、胸曲、腰曲、骶區(qū),可緩沖震蕩,維持平衡。接著教師進一步提出:如果脊柱彎曲發(fā)生異常會是什么樣呢?脊柱為什么會變形呢?脊柱變形后會不會影響人體的健康等。教師通過一系列問題使學生參加討論,最后得出正在生長發(fā)育的兒童少年要注意正確姿勢,以免發(fā)生脊柱變形,不但姿勢形體不美,還會壓迫內(nèi)臟,影響發(fā)育。

  由于人的直立,全身重量都要由下肢承受,特別是足,下面觀察足骨。骨骼模型上足弓是明顯的,教師可明確足弓的概念,然后提出:人的足形成弓狀結構有哪些生理意義?根據(jù)學生回答情況可概括出足弓的作用。然后講述扁平足的功能缺陷。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探究人體身高的早晚的變化

  [問題]一個人的身高早晚有變化嗎?

  [假設]

  如果一個人的身高早晚有變化,那么,用身高測量計分別測一個人早晚的身高,測得的數(shù)值會不一樣。

  [設計并完成實驗]

  設計:用身高測量計或軟尺分別測一個人早晚的身高,比較數(shù)值。

  材料用品:立式身高計或固定于墻壁上的立尺或軟尺。

  方法步驟

  1、受檢查者脫去鞋襪和衣帽,僅穿背心和短褲立于身高測量計的平臺上(或靠墻壁的地面上),取立正姿勢。兩眼直視正前方,胸部稍挺起,腹部微微回收,兩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攏,腳跟靠攏,腳尖分開約60度,腳跟、臀部和兩肩胛骨三點同時靠著(接觸)立柱,頭部保持立直位置。

八年級生物教案 篇4

  1教材分析

  前面一節(jié)課學習植物的生殖,正好是本節(jié)課的知識基礎,同時在學習這些知識的時候?qū)W生所獲得的學習經(jīng)驗和思維方法也能幫助學生掌握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種子的結構是這些內(nèi)容的延伸與發(fā)展,也是今后學習植物生長發(fā)育的基礎,同時也是初、高中生物銜接的關鍵點,所以,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在小學《科學》課本中所涉及鳳仙花等種子的知識,為本節(jié)課學習做出鋪墊,但具體結構的名稱、作用沒有學習,八年級學生有能力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觀察實驗、分析歸納,獲得知識、增強技能。

  2教學目標

  2.1知識技能目標

  ①描述蠶豆和玉米種子的各部分結構和功能。

 、谡f出蠶豆和玉米種子結構的主要區(qū)別。

  2.2過程方法目標

 、偻ㄟ^用正確的方法解剖和觀察蠶豆和玉米種子,會記錄觀察所見種子的`形態(tài)結構特征,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進一步提高實驗技能。

 、谕ㄟ^對比蠶豆和玉米種子的異同,培養(yǎng)學生處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進行基本的思維能力。

 、弁ㄟ^小組活動培養(yǎng)合作意識。

  2.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偻ㄟ^學習種子的結構,向?qū)W生滲透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②愿意與他人交流,認同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③通過觀察實驗,培養(yǎng)學生認真嚴肅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

  3教學重難點

  3.1教學重點

  種子的基本結構。認識蠶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結構的異同點。胚是種子中最主要的部分。

  3.2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歸納總結出蠶豆和玉米種子結構的異同點。

  4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從知識結構與實際問題情景兩方面入手,引出種子的概念,再用實驗觀察、分析歸納,認識種子的結構。

  本節(jié)課主要歸納出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種子的異同結構,因此可通過實驗觀察、小組合作、問題設計,讓學生互相啟發(fā),感受探究的過程。

  5教法與學法

  采用實驗觀察、啟發(fā)式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法。

  6教學流程

  概括為三段六步。三段為:情景實驗、理解與運用、鞏固與評價。六步為:引入、探索、理解、應用、拓展、評價。下面具體說明教學流程:

  6.1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問題

  情景1:一粒種子萌發(fā),逐漸長成參天大樹。

  情景2:小麥植物體的開花結果,磨成面粉,蒸出饅頭。

  分析:這2個問題都用多媒體動畫展示,從實際問題引入,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是從生物知識結構引入,有利于學生建立和發(fā)展自己的認知結構。

  6.2引導分析,探索新知

  播放多媒體,展示各種各樣的種子。使學生了解種子的多樣性,知道不同種子的大小、形狀、顏色是不同的。提出問題:它們的基本結構是否也不一樣?留有思考與懸念。拿出常見的、有代表性的蠶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為例來學習。

八年級生物教案 篇5

  課前檢測:

  1.昆蟲的生殖方式屬于 ,發(fā)育是

  2.有些昆蟲如蠶的發(fā)育經(jīng)過 、 、 、 四個時期, 這種發(fā)育過程被稱為 發(fā)育。

  3.蝗蟲的發(fā)育過程經(jīng)過 、 、 三個時期,屬于 變態(tài)發(fā)育。

  4、兩棲動物是指幼體生活在 中,用 呼吸;成體生活在 ,也可以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兼用 輔助呼吸。兩棲動物常見的有青蛙、蟾蜍、大鯢和蠑螈。

  教學目標:

  1.描述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過程及特點。

  2.通過調(diào)查實踐活動和資料分析,關注生物的生殖和發(fā)育與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

  重點難點:兩棲動物盛衰的原因

  教學設計:

  一、青蛙的生殖和發(fā)育

  1、生殖:有性生殖

  雄蛙有鳴囊,有婚墊,雄蛙的鳴叫是為了吸引異性,雌雄蛙抱對使受精更加容易。

  2、發(fā)育: 變態(tài)發(fā)育

  青蛙為雌雄異體,體外受精,受精卵在水中發(fā)育成蝌蚪,蝌蚪外形和內(nèi)部結構都很想魚,用鰓呼吸,所以青蛙為變態(tài)發(fā)育。

  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生活在水中 生活在陸地上

  注:蛙卵團狀,蟾蜍卵帶狀。

  二、兩棲動物的生殖發(fā)育與環(huán)境

  1、資料分析:

  距今大概的年數(shù)

  兩棲動物發(fā)展狀況

  環(huán)境條件

  3.45億~2.25億年

  種類繁多,是兩棲動物發(fā)展的繁盛時期。

  氣候溫暖潮濕,水域密布,食物豐富。

  2.25億年至今

  兩棲動物走向衰退,種類減少,分布范圍小。

  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了干旱和沙漠,氣候干燥。

  上表說明,兩棲動物由繁盛到衰弱,與環(huán)境的變遷有關。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都離不開水,而成體需要在潮濕的陸地上生活,隨著氣候向干燥方向的變化,使得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域環(huán)境縮減,這直接影響了兩棲動物的分布范圍。

  2、畸形蛙:畸形蛙可能是由于水環(huán)境污染而造成的,這種水中有影響蛙正常發(fā)育的物質(zhì)

  3、如果采集一些蛙卵放到魚缸中培養(yǎng),應當為蛙卵的發(fā)育提供什么樣的環(huán)境條件?

  答: ①蛙卵發(fā)育需要一定的溫度和充足的氧氣等條件,所以,培育蛙卵的水環(huán)境應是水質(zhì)清澈,向陽溫暖,水中最好放一些水草。

 、谕苈寻l(fā)育成蝌蚪后,應用一些碎飯粒或碎菠菜飼喂蝌蚪。還應飼喂煮熟的蛋黃和水蚤等動物性飼料。還應經(jīng)常換水,保持水質(zhì)的清潔。

 、郛旘蝌介L出四肢時,應在水中放置一塊石塊或木板,以便蛙能登陸到陸上生活。

  板書設計:

  第三節(jié) 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

  一、青蛙的生殖和發(fā)育

  1、生殖:有性生殖 鳴囊、抱對

  2、發(fā)育: 變態(tài)發(fā)育

  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生活在水中 生活在陸地上

  二、兩棲動物的生殖發(fā)育與環(huán)境

  環(huán)境影響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

  課后鞏固:

  1.都屬于兩棲動物的`一組是( )

  A.烏龜、青蛙、鱷魚 B.大鯢、小鯢、烏龜 C.蠑螈、大鯢、蟾蜍 D.蟾蜍、鱷魚、水獺

  2.下列對青蛙的生殖和發(fā)育特點敘述正確的是( )

  A.體內(nèi)受精,水中發(fā)育 B.體內(nèi)受精,土中發(fā)育

  C.體外受精,水中發(fā)育 D.體外受精,土中發(fā)育

  3.兩棲動物是指( )

  A.幼體在水中生活,成體在陸地上生活的動物 B.有時在水中生活,有時在陸地上生活的動物

  C.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陸地上生活的動物

  D.幼體在水中生活,成體在陸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的動物

  4.明辨是非

 、伲|(zhì)污染可導致畸形蛙的出現(xiàn)。( )

 、疲袃蓷珓游锏挠左w都必須在水中發(fā)育。( )

 、郏袃蓷珓游锏某审w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陸地上生活。( )

  ④.雄蛙和雌蛙都能鳴叫。( )

 、荩饶茉谒猩钣帜茉陉懮仙畹膭游,就叫兩棲動物。

八年級生物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參與調(diào)查動物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

  2、舉例說明現(xiàn)代生物科學技術:生物反應器、仿生在人類生活和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

  3、關注科學、技術和社會的關系,形成熱愛科學、關注生命的美好情感。

  一、情景導入

  列舉說己的日常生活中與動物相關的活動。動物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那么,你想進一步了解身邊的生物嗎?你知道生物仿生的奇跡嗎?你了解高科技生物工程的創(chuàng)舉嗎?(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學習任務一:知道動物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

  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調(diào)查報告,結束后,推舉部分學生就“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進行班內(nèi)展示:

  提示:

 、偈秤脛游锞哂泻芨叩臓I養(yǎng)價值,如牛肉、羊肉、魚類等;

 、趧游镌趭蕵泛吐糜沃械淖饔茫

 、蹌游镌卺t(yī)藥保健中的作用;

 、芰信e一日生活中與人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動物;

  ⑤農(nóng)村養(yǎng)殖業(yè)的意義和前景。

  學習任務二:探討動物在現(xiàn)代生物科學技術發(fā)展中的.應用

  1、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第P50-51頁,并完成以下問題:

  (1)什么是生物反應器?

  (2)利用生物反應器來生產(chǎn)人類所需的物質(zhì)有哪些好處?

  (3)利用生物反應器只能生產(chǎn)藥品嗎?還可以生產(chǎn)哪些物質(zhì)?

  (4)課文中有關動物與仿生的實例,你能解釋嗎?

  (5)你還知道哪些動物與仿生的實例?

  (6)你認為進行仿生研究需要哪些方面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2、各小組選出代表發(fā)言,全班進行交流,并得出結論,動物在現(xiàn)代生物科學技術發(fā)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3、你認為進行仿生研究需要哪些方面的科學知識和技能?請列舉仿生學方面的成功事例。小組成員先進行思考,然后進行討論。

  三、系統(tǒng)

  動物在與人類生活中的關系,你有哪些收獲?得到了哪些啟示?

  五:診斷:

  1、選擇題:

 、傧铝嘘P于生物反應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只能生產(chǎn)一些藥品 B產(chǎn)品的作用效果顯著(或者活性高)

  C生產(chǎn)成本低,效率高 D設備簡單,能減少工業(yè)污染和環(huán)境污染

 、谙铝袑儆趧游镌诼糜魏蛫蕵分械淖饔玫氖;

  A乳房生物反應器B賽馬、打象球、斗牛、演馬戲

  C仿生研究D蠶吐絲、絲織綢、綢制衣服

 、劭茖W家通過對動物的認真觀察和研究,模仿動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來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各種儀器設備,這就是:

  A生物反應器B仿生

  C儀器制造D學習行為

  ④北京8奧運會主會場的建筑被稱為“鳥巢建筑”,下列關于“鳥巢建筑”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鳥巢建筑”是一種生物反應器

  B“鳥巢建筑”利用了仿生學的原理

  C“鳥巢建筑”美觀但是不夠耐用

  D“鳥巢建筑”為危險建筑

  二、非選擇題:

  1、通過調(diào)查我們知道,動物可以為人類,,。

  2、利用生物反應器來恒產(chǎn)人類所需要的某種物資,好處有:

  、、。請你想象一下,如果以動物乳房為主要“生產(chǎn)車間”的新興產(chǎn)業(yè)得以發(fā)展,其意義可概括為:。

【八年級生物教案】相關文章:

八年級生物教案:生物進化08-26

八年級生物教案02-28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案06-23

八年級生物教案人教版12-04

生物八年級上冊教案11-15

八年級生物教案范文11-18

八年級生物的進化教案11-29

八年級生物教案【精】11-27

【熱】八年級生物教案11-28

【推薦】八年級生物教案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