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午夜福利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白浆_8乄8X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国产AV大片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2-08-28 08:16:35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語文教案錦集6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語文教案錦集6篇

語文教案 篇1

  【解讀文本】

  《宇宙的邊疆》是一篇科普說明文,也是一篇解說詞全文通過對眾多宇宙畫面的說明,按照由整體到局部的空間順序,介紹了宇宙空間的奧秘和構成宇宙的星系、恒星、太陽系的基本特征,揭示了人類探索宇宙的重要意義本文最突出的特色是不僅準確科學地介紹了宇宙,而且還恰到好處地融合了說理和抒情,傳達了作者對宇宙以及人類的認識和思考,抒發(fā)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激發(fā)了讀者對宇宙探索的興趣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了解一些有關宇宙的基礎知識

  2、培養(yǎng)學生篩選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3、引導學生掌握解說詞的特點

  4、通過了解作者對宇宙和人類的思考,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培養(yǎng)學生篩選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2、鑒賞文本中生動形象的語言和議論抒情的句子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方法】對話式、合作探究式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每當我們抬頭仰望無垠的夜空,常有無限的遐想神秘的太空中有多少人類難解的迷?屈原在《天問》中就有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日月天體如何連屬?眾星在天如何陳置?)的疑問

  你知道為什么會出現黑洞嗎?

  你知道我們地球會和其它星體發(fā)生碰撞嗎?

  你知道宇宙會逐漸膨脹并最終走向毀滅嗎?

  天文奇觀使人類睜大了好奇的眼睛,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方法去認識宇宙呢?(找出關鍵句)“我們探索宇宙的時候,既要勇于懷疑,又要富于想象”就讓我們帶著探索的精神來漫游宇宙

  二、走近作者

  卡爾·薩根(1934—1996),美國著名的科學家、科普作家,被稱為“大眾天文學家”和“公眾科學家”他以對科學的熱忱和個人巨大的影響力,引導幾代年輕人走上探索科學之路他所編輯和主演的《宇宙》電視系列片以及根據電視片編寫的《宇宙》一書,都成為當今世界的科普名著當有一次薩根要給一位搬運工小費時,這位搬運工拒絕了,說:“薩根博士,你把宇宙都給了我,讓我為你做點什么吧”《宇宙》這部電視片吸引了大概五億觀眾

  三、文章的說明對象

  1、宇宙在薩根筆下是什么樣的?通過閱讀1—6段找出描述宇宙特征的詞語(遼闊無垠,神秘非常)

  2、先請同學就現有的知識描述宇宙的結構

  由此引出文章的說明對象:宇宙——星系——恒星——太陽系——地球

  3、從這幾個說明對象中任選一個學生感興趣的進行分析,找出說明對象的本質特征,并給它下定義,從而教會學生篩選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下定義”是一種用簡潔明確的語言對事物的本質特征作概括說明的方法,

  其格式多為:種概念是本質特征屬概念

  四、文章的說明順序:

  作者按照空間順序由整體到局部,由遠及近地介紹了整個宇宙這是電視片的解說詞,由攝影的角度來看,先整體后局部便于鏡頭步步推進,使得解說詞的結構更加清晰

  五、文章的語言特色

  作為電視片的解說詞,作者根據解說對象的特點,有明確的主題和說明重點,讓我們了解了宇宙的.客觀構成和相關知識解說詞的另一特色就是通過準確鮮明、生動形象的語言對說明對象進行描述,用詞語的渲染,來感染觀眾或聽眾,收到好的宣傳效果,所以解說詞注重文學性

  讓學生結合解說詞的特點賞析文中有文學性的句子或段落

  學生找到的可能有一些運用比喻、擬人等表現手法的句子,也可能是一些有精辟的議論和熱烈的情感抒發(fā)的句子通過對這些句子的分析感受本文語言生動、形象、優(yōu)美的特點,由作者抒發(fā)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句子啟發(fā)學生的思考

  六、結合文中薩根對宇宙的認識,請學生來談一談對人類探索宇宙、地球的思考

  文本上對宇宙的認識:宇宙遼闊無垠,神秘非常它有典雅的事實,錯綜的關系,微妙的機制,探索宇宙是一件讓人心情激動的事情“它的存在可能僅僅對我們有意義”宇宙不因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而存在,而人類的未來,卻取決于對宇宙的了解程度

  學生可能會有的認識:

 。1)人類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過是晨窗中飛揚的一粒塵!;地球不過是宇宙這個汪洋中的一個小島人類不過是宇宙萬物的一種形態(tài),是宇宙物質鏈條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宇宙漫漫長河中的一族過客面對無比浩瀚深邃、威力無窮的宇宙,人類顯得多么渺小、短暫整個人類尚且如此,個人更何足道哉?人類關心的大多數問題,對宇宙來說是無關緊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人類又是朝氣蓬勃,勇敢好學的,他們以渺小的身軀,來探索廣闊的宇宙

  (2)宇宙對于我們似乎是個很遙遠的概念,學習了本文,我們進一步知道我們和宇宙是密不可分的我們所見的奇異的天象和宇宙發(fā)生的壯觀事件相比,微不足道,宇宙更深處的奧秘和奇觀還有待人類去探索發(fā)現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只是萬里長征邁出的第一步宇宙無涯,探索亦無境

 。3)人類是幸運的,因為我們擁有地球,我們棲居在目前所發(fā)現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上,并在這里生存繁衍,生生不息,創(chuàng)造出了輝煌燦爛的文明人類在一邊創(chuàng)造著地球美景,一邊留下越來越多的環(huán)境災難,自然資源日益減少,環(huán)境污染和生態(tài)破壞日益加劇一系列環(huán)境和生態(tài)危機全面爆發(fā),正使人類面臨空前的挑戰(zhàn)人類狂妄自大地主宰地球只能自食其果珍愛家園,保護家園,刻不容緩

 。4)在宇宙中地球是渺小孤弱的,人類更加渺小脆弱,生命的存在本身就奇跡,我們是宇宙中的幸運兒熱愛生命,熱愛家園

  老師的一點認識:宇宙的探索離不開后人對前人發(fā)現成果的質疑和完善卡爾·薩根在上世紀對宇宙的認識在我們今天看來也有一定的局限,比如在第十六段介紹行星時,冥王星是作為太陽系的行星出現的,但20xx年國際天文聯合大會決定把它降級為“矮行星”但是我們要知道沒有哪一個科學理論沒有得到過質疑,而科學理論卻在質疑中走向成熟

  結束語:一個民族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一個民族只是關心腳下的事情,那是沒有未來的希望同學們經常地仰望天空,學會探索,學會思考最后齊讀課文上第二個題記“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無窮的;我站在茫茫無邊神秘莫測的汪洋中的一個小島上,繼續(xù)開拓是我們每一代人的職責”。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點:

  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教學難點:

  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學方法:

  導析法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

  1.同學們,你們有過快樂的時候嗎?在這些快樂的事情中,哪一次的快樂最與眾不同呢?(學生自由交流)

  2.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自己這與眾不同的快樂,讓大家一起分享吧!

  二、指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

  1.想一想,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你有過怎樣的快樂?

  2.選擇自己認為最與眾不同的一次,與小組同學交流。

  3.當別人講述的時候,其他同學要認真地聽,看看她(他)有沒有把事情說清楚、說具體。

  4.同桌之間互相評說,教師相機指導。

  (1)要用具體的事例來說明自己這與眾不同的快樂。

  (2)說的時候要有感情。

  (3)要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快樂,快樂不能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5.推薦學生代表全班交流。

  6.評一評:哪些同學說得好?哪些同學有進步?

  三、教師

  是啊,做個快樂的人吧!并學著把自己的快樂帶給身邊的.人哦!

  課件出示口語交際例文

  讓快樂與眾不同

  我的生日馬上就快到了。老師常說,我們生日的那天,正是媽媽受苦的日子,我決定讓自己的生曰過得有意義,讓自己的快樂與眾不同。

  那天早晨,我特地起了個大早,煮了一碗雞蛋面。當我端著熱騰騰的面條來到媽媽床前時.媽媽那驚喜的神情讓我感到快樂無比。我笑著對媽媽說"媽媽,女兒感謝您,讓我來到了這個美麗的世界!"媽媽把我緊緊的摟在懷里,激動地說"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祝你生日快樂!永遠快樂!"

  今天,我的生日,我真的很快樂。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要點

  1.學會生字,理解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憑借對課文語言文字的理解,體會愛因斯坦對科學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學習他謙虛好學的美德,感受小姑娘的率真可愛。

  二、教材簡析

  內容提要:

  課文主要寫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向一個12歲的小姑娘學習穿戴和整理的'事,反映了他熱愛科學事業(yè)和謙遜的美德,同時也表現了小姑娘的率真、可愛。

  學會分段:

  本課按時間順序可分為四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寫小姑娘碰到了一位穿著隨便的老人,父親告訴她,那位老人是愛因斯坦。

  第二段(第45自然段):寫愛因斯坦向小姑娘學習穿戴。

  第三段(第67自然段):寫愛因斯坦向小姑娘學習整理工作室。

  第四段(第8自然段):寫小姑娘的母親問愛因斯坦,他和小姑娘在一起時都談些啥。

  寫作特色:

  1.課文按時間順序來敘述,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2.借助對人物語言、外貌、動作等方面的描寫來刻畫人物性格。

  三、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

  2.體會愛因斯坦熱愛科學事業(yè)、謙虛好學的品質以及小女孩的活潑率真。

  四、教學方法

  1.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品位語言文字,體會思想感情。

  五、教學器具

  1.磁帶、錄音機。

  2.課時安排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指導學生體驗有感情朗讀的樂趣并背誦這首詩歌。在讀的同時展開想象,理解體會詩歌的意境,并能仿寫一段。掌握本課生字,積累喜愛的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歌,掌握生字是重點;仿寫一段是難點。

  教學構想:

  以讀為本。我對本課教學的指導思路即一切在讀中進行,老師范讀激發(fā)學生興趣,學生反復朗讀,在讀中識字,在讀中想象。

  另外,本單元的主題為“色彩”,開課之初便把“碧綠、火紅、蔚藍”置于黑板之上,如果有條件的話將教師內懸掛彩色氣球或綢緞,營造出彩色的課堂氛圍。

  教學準備:

  與詩歌匹配的音樂。發(fā)動學生搜集各種顏色所代表意義的資料,思考自己喜歡的顏色和喜歡這種顏色的原因。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導入

  1、(書寫“碧綠、火紅、蔚藍”于黑板左上角)知道老師為什么要寫這幾個詞嗎?因為我們第一單元的主題為“色彩”。請同學們聽老師背誦一首詩。(放音樂)

  學生活動:

  聽,形成對課文的初步印象。

  目的:

  以老師有感情地朗讀整體感知課文,激發(fā)學生自讀的興趣,并首次開啟學生想象的大門。

  目的:

  引出課題

  二、朗讀(正確流利)

  1、學生活動:默讀,邊讀邊查字典解決生字。

  2、學生活動:自愿為同學們朗讀這首詩。選取讀得最好的同學領讀。(老師注意糾正生字的讀音)

  目的:在讀中識字,在讀中初步感受詩歌透過色彩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出示第一小節(jié)

  目的:重點指導第一小節(jié)的學習,為自學做準備

  1、老師引讀:我愛~的顏色,因為~~,我~~,連我的~也是~的。

  學生活動:邊讀邊想象詩歌呈現的畫面

  目的:通過引讀,揭示詩歌的框架,為仿寫做準備。

  2、讀了這一小節(jié)你認為作者在詩歌中蘊涵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愛家鄉(xiāng))

  3、有感情朗讀這一小節(jié)(配樂)

  四、自學第二三小節(jié)

  學生活動:合作學習。各小組長可按照“邊讀邊想象——體會思想感情”的步驟帶領小組成員合作學習,當然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

  學生活動:選取自己喜歡的小節(jié)有感情朗讀,并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

  目的:這是自學的反饋,看學生是否理解了詩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五、朗讀(有感情)

  師生共同有感情地朗讀。

  目的:再回到整體,品味全文。

  六、仿寫

  同學們,想不想知道老師喜歡什么顏色?“我愛潔白的顏色,因為粉筆是白色的,教室的墻壁是白色的,我愛我的每一位學生,他們的校服上衣也是白色的!

  目的:老師做仿寫示范,

  引導學生抓住身邊的事物寫出有意義的詩句。

  同學們都喜歡什么顏色?為什么喜歡?

  學生活動:展開討論(老師引導學生說出美好的、高雅的事物)

  目的:充分想象,充分說,在充分說的基礎上再去寫。

  那么大家能不能結合剛才大家討論的,仿照課文也來寫一段小詩?

  學生活動:獨立思考,起草。

  學生活動:讀自己寫的詩,互相評判。(表揚好的創(chuàng)意)

  七、結束語

  同學們,讓我們把生活涂上碧綠的顏色,把我們的愛涂上火紅的顏色,把我們的理想涂上蔚藍的顏色,愿每一位同學都有自己的理想,熱愛自己的生活。

  作業(yè)設計:

  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發(fā)揮想象,為你課堂上完成的詩配一副畫,制作成精美的圖文作業(yè)(可打。

  板書設計:

  1色彩 碧綠、火紅、蔚藍

  愛什么顏色

  我愛……

  因為……

  我……

  第2課時

  一、有感情朗讀

  學生活動:比一比看誰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讀而優(yōu)則背,鼓勵有能力的學生當堂背誦。

  二、出示語文天地中的“抄一抄”第1行的詞語:碧綠、蔚藍、遼闊、威武、乘風破浪

  學生活動:復習讀準字音——抄寫——任選一詞造句

  老師巡視,表揚坐姿端正書寫正確的同學,將學生在抄寫中出現的錯字連詞板書,集體改錯,并讓學生說說這些字怎樣記才不出錯。

  目的.:生字緊密結合詞語,不單獨認字,做到“字不離詞”。詞語會寫之后還要會用,造句練習為避免習作時用詞不當。

  三、出示一段小短文:

  太陽,你是粉刷匠嗎?你把沙灘粉刷得金黃金黃,就像是一條用黃金鋪設的黃金海岸;你把大海粉刷得碧藍碧藍,就像一塊晶瑩剔透的水晶;你把天空中的云彩,粉刷得那么潔白,就像一條輕柔飄曳的紗巾……你瞧,海灘上的小朋友,原先他們那樣的白,可你把他們粉刷得像兩塊黝黑黝黑的巖石。

  學生活動:找出短文中描寫顏色的詞語,一起來讀一讀。

  目的:積累描寫顏色的詞語,為語文天地的練習3做準備。

  四、自主學習:(視時間靈活安排,不做全班性的任務布置)

  A自由進行課文背誦或字詞書寫練習

  學生活動:針對剛才自己對課堂內容的掌握情況,查漏補缺,向老師提問,消滅對課文的疑問。(一對一進行)

  B選擇課外閱讀中的相關篇目來讀一讀。

  學生活動:獨立默讀(查字典識字)。

  目的:二者任選其一自由進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 ,將課堂交給學生。也適合老師進行分層教學,特別對語文天地抄一抄練習沒有掌握好的同學進行督促。

  作業(yè)設計:有感情地背誦全篇詩歌,從中選取自己喜愛的詞語抄一抄。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的要求:

  1.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7*快樂的節(jié)日。

  2.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認識到少年兒童在黨和國家的親切關懷下,生活無比幸福,無比快樂,激發(fā)學生樹立從小奮發(fā)向上,長大以后建設祖國的遠大理想。

  教學重點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思路: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根據“新大綱”調整意見已改為課外閱讀課文。這篇課文所表現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十分貼近,因此,教師輔導教學時要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讀通、讀懂課文。

  首先,可讓學生借助拼音,讀通課文,要求音準、句暢、讀出句間停頓,弄懂課文每小節(jié)主要講了什么內容;然后,讓學生帶著課文后面的問題,再讀課文,畫出有關詞句,用自己的話回答;最后,借助課文錄音和圖片再現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情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文中運用了比喻、象征、擬人等多種修辭方法來表達少年兒童的歡快心情和宏偉志愿,可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加以體會。教學中不要出現上述名詞術語。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僅供參考):

  第一課時

  一、揭題激趣。

  1.板書:快樂的節(jié)日。

  2.提問:“快樂的節(jié)日”指的是什么節(jié)日?你們是怎么過“六一”兒童節(jié)的?當時的心情怎樣?

  3.放《快樂的節(jié)日》錄音磁帶(聲音偏。,讓學生說說自己過節(jié)的愉快心情。

  4.告訴學生:管樺叔叔寫了一首歌最能表達同學們過“六一”的愉快,你們想不想學?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17*快樂的節(jié)日。(板書題號17*)

  二、復習學法。

  大家看課題,這是一篇什么課文?像這樣的課文我們應該怎么學呢?

  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2.根據提示,讀懂課文。

  3.體會感情,朗讀課文。

  今天,我們還是按照這種方法來學習這篇課文。

  三、初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自讀課文,做到音準、句暢、會停頓。

  2.用序號標明全文有幾小節(jié)。(詩歌的小節(jié)以空行為標志,本詩由于排版的.緣故,容易使學生產生錯覺,教師應注意指導。)

  3.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教師要注意正音,指導停頓。

  四、分節(jié)閱讀。

  1.第一小節(jié)。

 。1)指名朗讀。

 。2)議論交流。

 、龠@一節(jié)主要講了什么?(說出大意即可)板書:幸福

 、谛∨笥褮g度自己節(jié)日時的心情如何?

  ③哪些句子講了“我們”的快樂心情呢?

  (3)圖文結合,想象一下“我們”過節(jié)的歡樂,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17*快樂的節(jié)日》。

 。4)有感情地朗讀。

  ①指導:這節(jié)詩表達了少年兒童歡快的心情,因此要用一種歡快的心情,輕松活潑的語調來讀。

  ②示范。

 、墼囎x。(按老師的要求自由地練習朗讀)

 、軈R報朗讀、評議。

  2.第二小節(jié)。

 。1)齊讀本節(jié)詩文。

 。2)討論。

 、倩▋赫娴臅c頭嗎?小溪真的會歡快地流淌嗎?作者為什么要這么說呢?

  ②為什么說有了我們世界就更美麗、就充滿希望?

  ③這一小節(jié)主要講了什么?板書:自豪

 、苓@一小節(jié)中哪些詞語表現了少年兒童的快樂?

 。3)指導朗讀。

  ①指明重音,反復朗讀。

 、谑痉抖ㄕ{,幫助提高。

  五、小結設疑。

  一、二小節(jié)告訴我們:少年兒童生活得幸福。也告訴我們:未來的世界靠我們去建設。那么幸福的生活是怎么來的呢?我們長大以后又應該怎么去做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

  讀一、二小節(jié),要讀出少年兒童快樂、幸福、自豪的情感。

  二、學習第三小節(jié)。

  1.自由輕聲讀課文,思考:這一小節(jié)共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了什么?

  2.討論:

 。1)“等身上的羽毛長得豐滿”是指什么?

 。2)“勇敢地向天空飛翔”,天空指什么?飛翔又是什么意思?

  (3)“飛向我們的理想”是什么意思?

  3.說一說,你們有什么理想?

  4.指導朗讀,要注意把積蓄在學生心中對祖國的愛誘發(fā)出來,感情要奔放要強烈。

  三、學習第四小節(jié)。

  1.讀一讀,畫一畫表現少年兒童歡快心情的句子。

  2.議一議:“快樂時光”指什么?

  3.小結:這一節(jié)進一步抒發(fā)了我們歡度節(jié)日的心情,把詩歌再一次推向高潮,朗讀時語調進一步向上揚。

  四、總結。

  1.讀全詩,要注意感情的表達,長句的停頓和邏輯重音。

  2.看板書說說本詩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3.說說祖國培養(yǎng)了我們,我們應該怎么做。

  4.放《快樂的節(jié)日》歌曲錄音帶,學生隨錄音帶同聲歌唱。

  五、作業(yè)。

  學唱《快樂的節(jié)日》

  附:板書

  17*快樂的節(jié)日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朗讀與細讀相結合。

  2、篇章語義分析與自然常識講解相結合。

  3、鍛煉學生自由想象的能力。

  4、引導學生熱愛自然、敬畏生命。

  【教學重難點】

  對詩歌中熾熱愛情的理解與祖國深情厚愛的聯系。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課文導入

  簡介詩人紀伯倫(1883~1931)。

  黎巴嫩詩人、散文作家、畫家。生于黎巴嫩北部山鄉(xiāng)卜舍里。12歲時隨母去美國波士頓。兩年后回到祖國,進貝魯特?爽(睿智)學校學習阿拉伯文、法文和繪畫。學習期間,曾創(chuàng)辦《真理》雜志,態(tài)度激進。

  1908年發(fā)表小說《叛逆的靈魂》,激怒當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毀,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國。后去法國,在巴黎藝術學院學習繪畫和雕塑,曾得到藝術大師羅丹的獎掖。1911年重返波士頓,次年遷往紐約長住,從事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直至逝世。

  紀伯倫青年時代以創(chuàng)作小說為主,定居美國后逐漸轉為以寫散文詩為主。他的小說幾乎都用阿拉伯文寫成,有短篇小說集《草原新娘》(1905)、《叛逆的靈魂》和長篇小說《折斷的翅膀》(1911)等。

  《折斷的翅膀》寫東方婦女的悲慘命運和她們與命運的苦斗,譴責貪婪、狡詐和屈從,歌頌自尊、意志和力量。他的小說以主人公充滿哲學意味的獨白、對話和敘述,特別是被壓迫被損害者充滿激情的傾訴取勝。他用阿拉伯文發(fā)表的作品還有散文《音樂短章》(1905),散文詩集《淚與笑》(1913)、《暴風雨》(1920),詩集《行列圣歌》(1918),以及《珍聞與趣談》(1923)、《與靈魂私語》(1927)等。

  他用英文寫的第一部作品是散文集《瘋人》(1918)。此后陸繼發(fā)表散文詩集《先驅者》(1920)、《先知》(1923)、《沙與沫》(1926)、《人之子耶穌》(1928)、《先知園》(1931)、《流浪者》等,以及詩劇《大地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等。

  《先知》被認為是他的代表作,作者以智者臨別贈言的方式,論述了愛與美、生與死、婚姻與家庭、勞作與安樂、法律與自由、理智與熱情、善惡與宗教等一系列人生和社會問題,充滿比喻和哲理,具有東方色彩。紀伯倫并自繪充滿浪漫情調和深刻寓意的插圖。

  紀伯倫認為詩人的職責是唱出母親心里的歌。他的作品多以愛和美為主題,通過大膽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達深沉的感情和高遠的理想。他的思想受尼采哲學影響較大。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憤世嫉俗的態(tài)度或表現某種神秘的力量。

  他是阿拉伯近代文學史上第一個使用散文詩體的作家,并組織領導過阿拉伯著名的海外文學團體筆會,為發(fā)展阿拉伯新文學作出過重大貢獻。他的作品已譯成世界多種文字,受到各國讀者的歡迎。

  他的作品最先介紹到中國來的是《先知》(冰心譯,1931)。從50年代起,他的其他作品也逐漸為中國讀者所了解。

  二、朗讀感知

  朗讀全文,注意讀出感情和節(jié)奏。

  集體朗讀和自由朗讀相結合。

  找一下這首詩的韻腳(散文詩不嚴格壓韻,段落間換韻):

  第一節(jié):人、近(鄰韻)、分;

  第二節(jié):晨、盟、中、吟、吻(多為鄰韻);

  第三節(jié):拗、躁,心;

  第四節(jié):他、下。

  三、感知課文的內涵

  在這首散文詩里,海浪被詩人賦予了一個浪漫的花的形象,它首先作為海岸的情人出現,在前四節(jié)里,鋪陳出的是一個熱戀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復始的潮汐的律動中與愛人難舍難分。接下來,這個女性化的形象融進了更深廣的喻義,它成為一個人世界的守護者──夜闌人靜,萬物都在夢鄉(xiāng)里沉睡,惟有我

  徹夜不眠,在星空、美人魚、礁石和情人組成的畫面中,它發(fā)出永恒的共鳴,時而歌唱。時而嘆息,而海浪的歌唱也就是海浪的嘆息。

  也因此,我們方可領悟到詩中海浪的愛情的內涵,那不僅僅是對海岸的愛情,是更廣闊的對世間萬物所懷的滿腹的愛情,這博大的愛情閃耀著母性的光輝──愛情的真諦就是清醒,因為愛著這世界,所以哪怕徹夜不眠讓我形容憔悴,也要守護著這個世界,它的和諧,它的美。

  在這里,我們恰恰看到了詩人自己的形象,詩人正應是這世間種種美好價值的守護者,正如詩的末尾所寫:這就是我的生活;這就是我終生的工作,在這里,海浪的`形象已經幻化為詩人自己的堅定的聲音。

  詩中海浪的形象是極為感人的。她對情侶海岸一往情深,愛的熱烈,愛的深沉。黎明,她信誓旦旦地在情人耳畔許下忠誠的誓愿;傍晚,她又為愛情唱著祈禱的詩篇。潮漲時,她熱情洋溢,緊緊與情人擁抱;潮退了。

  她難舍難分,依戀地撲到在情侶的腳下。面對她這誠摯熾烈的情愛,海岸是異常感激的,他親吻她,還容忍了她的任性。但與海岸連在一起的礁石,卻不同情她、理解她,不管她如何向他獻媚、微笑,傾吐心聲,始終裝聾作啞,置之不理。他這種態(tài)度,使海浪感到傷感、苦惱。寂靜的夜晚,大地萬物都在睡神環(huán)抱中沉沉酣睡,唯有她輾轉反側,難以安眠。然而,她的戀情并沒有因此而減退,也沒有因

  此而動搖對愛情的信念,決心只要一息尚存,就要這樣消磨歲月,顯示出無限的忠誠。海浪對海岸的這種態(tài)度,也正是詩人對祖國深厚情愛的反映。

  海浪除具有人的特點,能借以很好地表達詩人的情感外,還具有浪的特點。如她的任性,總不能平靜的心胸,晨昏情感的變化,潮水漲落時不一的舉動等等。

  四、問題探究

  嗚呼!徹夜不眠使我形容憔悴?v使我滿腹愛情,而愛情的真諦就是清醒。這里的連結詞使用好像不合常規(guī)?

  確實如此。這也正是散文詩不同于抒情散文的地方。這里用然而或但是來替換縱使,在語義上更明白一些,語法上也較符合規(guī)范。不過,縱使,至少在漢語里有鮮明的強調意味。用在這里,使文意為之一緊,因而在效果上不僅獲得了某種轉折的味道,而且使這段話在語義層次上變得更為豐富和有

  氣勢。和詩的結尾聯系在一起,凸現出詩人一種類似我們熟悉的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形象。

  第二課時

  一、反復朗讀感悟

  二、感悟文本

  這首散文詩的絕大部分,雨的形象是一個奉獻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潤萬物,同時也把距離遙遠的事物聯結起來(傳情的信使)。值得注意的是在詩中對擬人手法的靈活的多方面運用:

  一方面是對雨的擬人化處理,從第三節(jié)我哭開始,由此引起一系列相關意象──花草,云彩和田野等等──相應加以擬人化,一方面雨的形象也時時在變化,或擬人的角度不同,或者由擬人很微妙地轉換為擬物,例如第六節(jié)我從湖中升起,借著以太的翅膀翱翔、行進,似乎又獲得了一只鳥的形象。

  此外,除了自然界的具體的物象之外,一些抽象的事物也常常被擬人化,如第二節(jié)清晨的女兒中的清晨,以及第五節(jié)不動聲色的死神的懷抱中的死亡,可以說是運用于無形。

  文中的空間感依然是寬廣浩大的,天上地下,雷電云雨,山河湖海,無所不至,但由于擬人手段的廣泛運用,使文中的世界成為一個人之境。不過,直到第七節(jié)窗戶上的玻璃和敏感的心扉出現,才真正引出了人的世界。

  原來,萬物有靈,只是因為人的存在,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因為有靈性的人的存在,有了他們的凝視,萬物才顯出人間的情態(tài),有了他們的聆聽,雨點的敲擊才構成一種樂曲。

  也是因為人的存在,雨才獲得了一種新的使者的身份──在潺潺的雨水中,我們敏感的心靈常常被引領著去觸及那些平日常常離我們很遙遠的記憶、夢想,一個深邃的精神的世界。

  在自然界中,雨水意味著一個循環(huán),正如愛情在人類世界中意味著一個循環(huán),它滋潤生命,傳遞著生命的能量,使之生生不息。紀伯倫散文詩中的世界總處在運動之中,嘆息、淚水和微笑只是人類世界運動過程的諸面,而自然,乃是人類世界的一面運動著的鏡子。

  三、問題探究

  1、作者在短小的篇幅里分別用了哪幾種形象來描繪雨?

  銀線,珍珠,傳情的信使,大海的嘆息,天空的淚水,田野的微笑。

  2、雨的形象有什么特點?作者借雨歌頌了什么?

  雨是一位奉獻者和使者,歌頌了無私的愛與奉獻精神。

  3、你是怎樣理解塵世人生也是如此:開始于盛氣凌人的物質的鐵蹄之下,終結在不動聲色的死神的懷抱這句話的?

  (開放題,自由理解)

  4、為什么我哭,山河卻在歡樂?

  根據第三段文意回答:下了雨,河水漲了,可以澆灌田野、花草。

  5、用一句話概括1~4段的內容:

  雨水滋潤了大地。

  6、解釋第六段中吻和擁抱在文中的意思:

  指雨水澆灌花草、樹木。

  7、這首散文詩采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采用了擬人化的手法,表現了詩人對自然、生活的熱愛和對奉獻者的贊美。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寫作教案03-11

語文識字教案02-22

語文的教案【推薦】02-22

關于語文的教案03-10

語文《春》教案03-08

語文上冊教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