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染病及其預防教學設計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傳染病及其預防教學設計
傳染病及其預防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標:
。1)認知領域目標
、偈箤W生了解傳染病的病原體和預防傳染病的三項基本措施,
②使學生理解傳染病的三大特征和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huán)節(jié),
③向學生介紹生物武器及防護。
(2)技能培養(yǎng)目標
從甲型H1N1流感實際問題出發(fā),引導學生理解傳染病傳播的3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及預防措施,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體會到游戲學習的樂趣。
。3)思想情感目標
通過有關傳染病知識的學習,增強學生的衛(wèi)生防范意識,了解我國建國在傳染病的防治方面取得的偉大成就,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傳染病的病原體,特點和流行環(huán)節(jié)。
教學難點:傳染病的流行和預防原則
學情分析:
因為近幾年甲型H1N1流感等傳染病的爆發(fā),學生通過電視、報紙等媒體介紹,已經對傳染病的知識有所了解,但對傳染病是怎樣流行的卻不甚了解。所以教學中多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加強感性認識,使學生便于理解、掌握。
教學準備:
教師: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傳染病的圖片和視頻資料。
整理學生課前提出的問題,找出有共性的問題。
學生:調查家庭及班級成員中;嫉募膊。⑺鸭仔虷1N1流感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上課前大屏幕滾動播放《甲型H1NI流感的預防>宣傳短片
一、導入新課(新聞導入)
課件:視頻播放《新聞》,通報全球甲型H1N1流感病毒蔓延的最新情況。
活動一:學生分組派代表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介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起源、傳播以及在全球的感染情況。
過渡:通過剛才同學們的講述及展示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出甲型H1N1流感的傳染性很強。它屬于傳染病的一種,為何傳染病威力如此巨大,我們在它面前真的一籌莫展嗎?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讓我們來好好了解它。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讓學生對傳染病有個形象的認識。帶著濃濃的興趣開始新課,讓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和高漲的學習動力。
二、講授新課
活動二:接龍游戲,通過課前的資料查閱,以接龍的方式4組競賽,比比看誰知道的傳染病種類多。請兩個記錄員將傳染病的名稱寫在黑板上。游戲過程中,學生可能會提到一些非傳染病,教師要立刻給予糾正,并說明原因。
。1)請同學們4人為一小組,找出每一個疾病的致病原因。因為微生物的內容到初二下學期才涉及,很多同學對此不了解,因此需要教師巡回指導。通過活動我們可以看出,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都是引起傳染病的原因,我們把它們稱為病原體。
。2)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傳染病的傳播對象?墒鞘侨藗鹘o人,也可以是人傳給動物,或者是動物傳給人。
傳染病概念:指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夠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
(3)我們一般將傳染病分為4大類,以小組為單位,把黑板上所記錄的傳染病進行分類,完成大屏幕上的表格。
設計意圖:活動是學生提高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探討等活動自己感悟,這是新課程倡導的教育理念。
視頻播放:短片《日本甲型H1N1流感病毒大爆發(fā)》
思考:①通過上述短片,你認為傳染病具有哪些特性?
②一個傳染病的傳播,需要具備哪些環(huán)節(jié)?
學生分組討論,派學生代表總結并完成表格。
過渡:現(xiàn)在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大規(guī)模爆發(fā),回憶下你知道的,全世界范圍內采取了哪些措施來預防這種疾?
學生自由發(fā)言:
1、減少到公共人群密集場所的機會;
2、保證飲食以及充足睡眠、勤于鍛煉、勤洗手、室內保持通風等,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
3、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然后將紙巾丟進垃圾桶。
4、可以考慮戴口罩,降低風媒傳播的可能性;
5、避免接觸生豬或前往有豬的場所。豬肉要用71度以上高溫加熱后再使用。
師生共同總結:由特殊病例升華到一般疾病。
設計意圖:在課堂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到了一個指導作用,在此部分我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挑選學生的時候,舉例選擇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學生,歸納總結部分讓優(yōu)等學生來完成,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并在此得到成功感。通過此部分的設計,可以看出學生課前的資料準備是否充分,也鍛煉了學生的歸納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三、評價升華
各小組推選出1個新聞發(fā)言人(總數(shù)控制在4-6人),在講臺前接受同學們的自主提問,由同學投票選出心目中的最佳發(fā)言人。問題有4道必答題和同學們的自由提問組成,問題多少視時間以及發(fā)言人的回答速度決定。
1、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體是什么?
2、甲型H1N1流感具有什么特性?
3、甲型H1N1流感的傳播三環(huán)節(jié)是什么?
4、甲型N1N1流感的預防措施是什么?
學生自由提問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相信同學們對傳染病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同學們對傳染病的態(tài)度也由恐懼轉變?yōu)橐粋客觀的認識,在學習的過程中,同學們也發(fā)現(xiàn)了更多的問題,由此激發(fā)學生課后學習的興趣,讓知識的學習有個延伸。
傳染病及其預防教學設計(二)
設計思想
健康是當今人們特別關注的一個話題,傳染病的話題對學生來說也并不陌生,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根據(jù)高效課堂的有關經驗,盡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現(xiàn)有的生活經驗為出發(fā)點,結合學生的心理需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自主動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展示課件、錄像、圖片、案例分析等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提高他們終身學習的能力。幫助他們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教學目標
1、舉例說出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2、列舉常見的寄生蟲病、細菌性傳染病和病毒性傳染病。
3、說出艾滋病的病原體、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
4、調查當?shù)爻R姷膸追N傳染病。
教學重點:
用身邊的事例來引導學生分析,理解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huán)節(jié)以及預防的措施。
教學難點:舉例說明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教學方法、自學探究法、調查法、舉例子、直觀法
課時分配:2課時,第一課時學習傳染病的有關知識,第二課時調查當?shù)爻R姷膫魅静 ?/p>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健康地生活”題圖,字幕展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健康和長壽是我們每個人的愿望。什么是健康?健康既指身體上的健康,還包括心理上的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tài)。那么,我們怎樣才能生活得更健康呢?這是本單元要解決的問題。下面我們一起來匯報你們這幾天的調查情況,請你說出哪些疾病是能傳染的?哪些疾病是不能傳染的?你還能說出一些傳染病的名稱嗎?
從這節(jié)課起,我們就來研究第一章《傳染病和及其免疫》。今天,我們先研究一下傳染病的特點以及怎樣預防傳染病。這節(jié)課我們應圍繞下列學習目標來學習:出示學習目標。
二、自主探究:
學生圍繞學習目標看書
三、交流指導:
1、讓我們看一下黑板上列出的教材中已有的傳染病和你們說的傳染病。這些疾病有什么共同特點呢?學生裝匯報交流,教師評點。
2、上述這些傳染病是由什么引起?
學生概述:傳染病是由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引起的,這些生物稱為病原體。
你們能說出引起這些傳染病的病原體是什么嗎?我們現(xiàn)在一起來共同分析一下。
教師展示結核桿菌、HIV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蛔蟲等幾種病原體,請同學們觀察這些圖片,說出它們分別是哪類病原體,能引起什么疾病。
你能根據(jù)這些傳染病發(fā)病的原因而將它們分類嗎?傳染病有什么特點呢?
學生小結:根據(jù)致病的病原體,傳染病可以分為細菌性傳染病、病毒性傳染病和寄生蟲性傳染病三種類型。
3、以上這些傳染病是怎樣傳播的?
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本上有兩段關于流感和肺炎傳染病的資料,分析:
。1)流行性感冒的起因、特點、傳染源、易感人群、傳播的途徑。
。2)肝炎的傳播途徑、采取的預防措施。
結合后面的討論題,討論:這兩種疾病在流行過程中經過了哪些環(huán)節(jié)?是怎樣從一個人傳給另一個人的?概括出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huán)節(jié)。
教師展示課件小結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
4、艾滋。ˋIDS)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傳染病。多媒體展示
案例:至2002年底,全球HIV感染者已達4200萬人,AIDS已經使近1000萬人失去了生命。約翰是血友病患者,經常注射血液制作的生物制品來維持生命,他和正常人一樣地生活著。結婚后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當艾滋病在美國悄悄蔓延后,約翰因為使用了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制品后不幸感染了艾滋病,他全然不知,通過性生活又將艾滋病傳給了他的妻子。不久妻子懷孕了,艾滋病毒又通過母親傳播給了小女兒,小女兒生下后由于艾滋病不久就夭折了。接著約翰和他的妻子相繼發(fā)病死去,最后只剩下約翰的大女兒孤零零地活在世上。
提出問題:1、艾滋病的病原體是什么?
2、在約翰家庭成員中,誰是傳染源?誰是易感人群?
3、約翰、他的妻子及小女兒分別通過什么途徑得了艾滋病?
同學們,你們現(xiàn)在能說出艾滋病的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以及應采取的預防措施?并討論我們應怎樣對待艾滋病病人。
教師作適當?shù)狞c評:應該關心他,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幫助他樹立生活的勇氣和信心,而不能歧視他,躲避他。和他一起說話、吃飯、在一間房子里睡覺等是不會染上艾滋病,但要注意在與他接觸的過程中,不要碰破皮膚,避免感染。
5、現(xiàn)在我們已經弄清了傳染病是怎樣傳播的,下面請大家觀察分析課本的圖片資料,歸納出幾種常見傳染病的預防措施。你們能舉個例子說明一下嗎?
教師小結: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
教師展示日常生活中預防傳染病的措施的課件,請學生說出這些分別是預防傳染病的哪個環(huán)節(jié)。
四、課堂小結: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你們都學習到什么?從上個世紀60年代以后,隨著對傳染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能力的提高,傳染病曾一度被人類遏制住肆虐的腳步。但近年來,不僅肺結核、瘧疾和鼠疫等過去幾乎銷聲匿跡的傳染病又卷土重來,而且還產生了艾滋病、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埃博拉病和瘋牛病等一些新的傳染病?梢姡覀兣c傳染病的斗爭還才剛剛開始,這是一個艱巨的、長期的過程,不能有半點懈怠,
五、知識梳理:
1、人類的傳染病按照不同,可分為傳染病、傳染病、傳染病和傳染病。
2、傳染病能在人群中流行,必須同時具有、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傳染病都不能流行起來。
3、當急性傳染病突然爆發(fā)時,下列哪種措施最能迅速有效地控制傳染病的蔓延()
A、宣傳衛(wèi)生保健知識B、進行環(huán)境衛(wèi)生大掃除C、充實醫(yī)療設備D、隔離病人
4、某醫(yī)院按收一位傳染病人后,及時隔離并立即開始治療,這一過程屬于()
A、控制傳染源B、保護易感者C、切斷傳播途徑D、以上三者都是。
5、禽流感是高致病性的傳染病,一經發(fā)現(xiàn)應堅決撲殺,為防止疫情擴散,務必對運輸工具、禽舍等“徹底消毒”,目的是切斷。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內容包括,傳染病的概念,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怎樣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得高效,老師教得輕松,這就是高效課堂一個重要課題。我從學生對熟悉的相關傳染病調查開始,通過調查了解傳染病的相關特點,然后再分析資料知道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huán)節(jié)相關知識。最后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如,傳染病的預防,學生先回憶我們學校在預防甲型H1N1流感中采取的辦法,再從這些方法中歸納出控制傳染病的措施,再針對幾種具體的傳染病讓學生拿出相關方法。課前調查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上參與的積極性,其內容也成為課堂上學習知識的有源之水。通過學習反饋,學生已把所學的知識融入到生活之中,養(yǎng)成了許多有助于身體健康的行為習慣,讓學生更進一步地感受到學習生物學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學習興趣也相應的增高了。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也存在許多問題,首先教師要轉變觀念成為學生學習的引領者,組織者和促進者。少數(shù)同學在課堂中由于參與不積極,學習較被動,收獲不大,對知識是一知半解,課后通過對他們的輔導,也有所改善。
傳染病及其預防教學設計(三)
一、教材分析:
傳染病及其預防的知識是新課標確立的“健康地生活”這一主題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生物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學習本節(jié)內容,為使學生日后珍惜健康,關愛生活,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打下基礎。
二、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1、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 舉例說出傳染病的傳染源、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2) 列舉常見的細菌性傳染病、病毒性傳染病和寄生蟲性傳染病。
。3)說出艾滋病的病原體、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能力目標:(1)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資料,運用資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情感目標:(1)激發(fā)學生關注健康,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衛(wèi)生習慣,樹立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
。2)激發(fā)學生關注社會,關注艾滋病,正確對待艾滋病人,奉獻愛心的社會責任感。
2、教學重點:
密切聯(lián)系生活實際,用身邊事例來引導學生分析、理解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及預防措施。
3、教學難點:
1、傳染病的概念。
2、了解和關注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激發(fā)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正確對待艾滋病人,關心他人的情感。
三、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a、課前布置學生在家完成課本68頁的調查表格;
b、多媒體課件;
c、關于H1N1流感和艾滋病的視頻。
2、學生準備: a、課前完成課本68頁的調查表格;
b、收集關于艾滋病的有關資料。
四、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H1N1流感紀實影片。
學生:觀看影片。(緊張、恐慌的場面,使學生的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撼)
教師:傳染病對人類的危害竟有如此嚴重!能用什么辦法來遏制它的傳染和流行呢(提出問題)?這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傳染病及其預防的有關知識(導入新課)。
2、表達交流、歸納概括:
學生:交流課前完成教材表格的情況,并說出:這些疾病哪些是傳染的?判斷“傳染病”和“非傳染病”的依據(jù)是什么?二者病因有何不同?
教師:a、引導學生嘗試概括病原體和傳染病的概念。
b、多媒體展示幾種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的圖片,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并讓學生說一說這些病原體能引起哪些傳染?進而歸納出傳染病按病原體分類的三種類型(即細菌性傳染病、病毒性傳染病和寄生蟲性傳染。。
3、分析資料、討論探究:
1)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共同分析教材69頁有關流感、肝炎的資料,討論P48頁的問題1、2,并形成小組共識。
教師:巡回指導,及時解決問題。
學生:派小組代表在班上交流發(fā)言,展示小組分析討論成果。
教師:評價學生成果,達成共識。
學生:結合問題1、2小組討論分析:傳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時,從病原體到患者要經過哪些環(huán)節(jié)?并交流發(fā)言。
教師:評價發(fā)言(多用鼓勵言辭)。
用多媒體展示并分析流感是如何傳染的。
師生達成共識:傳染病流行要經過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
學生:嘗試說出肝炎、細菌性痢疾的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
教師:評價。
教師:知識拓展——課件展示傳染病按傳播途徑的分類。
2)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問題:傳染病流行要經過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傳染病還能夠在人群中流行嗎?如何針對這三個環(huán)節(jié)來預防傳染病呢?
學生:自學課本P71~72頁內容,了解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教師:針對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huán)節(jié),你能想出什么措施來預防傳染病呢?從以下圖片中得到什么啟示?
你能總結概括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嗎?舉例說出一些常見傳染病的主要預防措施(如:麻疹、乙腦,要預防接種,以保護易感人群為主;肝炎、淋病應以切斷傳播途徑為重點。)
學生:表達交流。
達成共識: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
3)鞏固習題
a、經診斷某人得了某種傳染病,醫(yī)生立即采取了如下措施:
(1)給病人吃藥打針進行治療;( )
(2)對病人的用具進行消毒;( )
(3)不讓病人家屬外出,也不讓外人探望。( )
。4)給附近的居民進行預防注射;( )
b、請你指出這些措施各屬哪一項?
A、控制傳染源 B、切斷傳播徑 C、保護易感人群 D、A和C
c、課后練習3
4、運用知識、關注社會:
、 H1N1甲型流感:
教師:簡單介紹甲型H1N流感,(因近期流行,學生很熟悉),并用多媒體展示相關防治圖片。
學生:說出防治方法。
、瓢滩。
學生:交流課前查閱的資料。
教師:播放關于艾滋病的視頻資料。
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艾滋病的病原體和傳播途徑是什么?
預防艾滋病的方法有哪些?
教師:簡單介紹與艾滋病防治有關的知識,并呼吁學生一起行動,共同預防艾滋病。
學生思考并交流: 假如你的同學或朋友不幸感染了艾滋病,你如何與他相處呢?
5、反饋矯正、激勵評價:
一)選擇題
1、對傳染病患者要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這 樣做的理論根據(jù)是( )A發(fā)病晚期治愈效果差 B發(fā)病初期傳染性最弱 C發(fā)病初期傳染性最強 D發(fā)病晚期傳染性最弱
2、正在患流行性感冒的人屬于傳染病流行環(huán)節(jié)中的( )
A病原體 B易感人群 C傳播途徑 D傳染源
3、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下列哪一項屬于病原體( )
A、 細菌、垃圾、蛋白質 B、人、某些動物,如狗、豬等
C、DNA、蛋白質、礦物質 D 、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
4、下列各種病癥中都屬于傳染病的是( )
A、 胃病、非典型性肺炎、肺結核 B、血吸蟲病、神經炎、淋病
C、艾滋病、流行性感冒、蛔蟲病 D、水痘、胃癌、瘋牛病
5、家人患肝炎期間,為切斷傳播途徑,應該( )
A、隔離并徹底治療病人 B、 對病人的餐具進行消毒
C、不隨地吐痰 D、 消滅吸血昆蟲
6、進行預防接種,屬于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 )
A、切斷傳染源 B、保護易感人群 C、切斷傳播途徑 D、控制傳播媒介
7、大量消滅“四害”,從防止傳染病的措施分析,是屬于( )
A、控制傳染源 B、保護易感人群 C、切斷傳播途徑 D、以上都不是
8、嚴格控制寵物(如貓、狗)的飼養(yǎng),及時處理患有傳染病的動物,
這種措施是( )
A、控制傳染源 B、保護易感人群 C、切斷傳播途徑 D、消滅傳播媒介
二)填空題
1、傳染病是由 引起的,能在人與人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它具有 的特點。
2、人類傳染病按傳播途徑不同,分為、---------、-----------、-----------、-----------。
3、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是————、——————、———————
4、傳染源是指能散播 的人或動物。
5、常見的能引起傳染病的病原體有 等生物。
6、暢談收獲、自我總結:
教師: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說出來和大家一塊分享!
學生:表現(xiàn)自己的體會,嘗到成功的喜悅。
總結:人類與傳染病的斗爭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大家只有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樹立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運用知識,以科學的方法保護自己,才能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
7、課堂延伸、鞏固升華:
調查常見的傳染病,把收集的資料整理,編寫一期宣傳報,向大家介紹有關“傳染病”的知識。(目的: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奉獻愛心的社會責任感)
五、板書設計:
第一章傳染病和免疫
第一節(jié)傳染病及其預防
定義及特點:病原體引起,在人與人、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
流行性和傳染性等特點
流行環(huán)節(jié):1、傳染源;2、傳播途徑;3、易感人群。
預防措施:1、控制傳染源;2、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傳染病及其預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傳染病及其預防教學反思08-24
傳染病及其預防教學反思04-03
傳染病及其預防教學設計教案(通用19篇)05-21
《預防傳染病》教學反思03-24
傳染病預防教學反思02-18
傳染病及其預防主題班會教案(精選6篇)10-12
小學體育教案設計: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春季傳染病預防02-18
傳染病預防心得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