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教案
《一氧化碳》教案
《一氧化碳》教案
懷寧縣石鏡初中 陳善文
[知識教學點]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2.一氧化碳的毒性且其對環(huán)境的污染。
[重、難、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2.難點:從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組成的不同,了解它們在性質上的差異。
3.疑點:向爐火中撒少量的水后,為何爐火燒得更旺?
4.解決方法:
(1)學生閱讀教材,比較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了解一氧化碳物理性質。
(2)教師演示試驗,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通過討論分析,了解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3)結合生活實際,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其對環(huán)境的污染,加強環(huán)保觀念。
[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2.掌握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3.了解一氧化碳的用途、毒性和對環(huán)境的污染。
(二)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寫出碳單質完全燃燒和不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引言:我們知道碳有兩種氧化物:CO和CO2。CO和CO2在分子組成上,它們只相差一個氧原子,這種組成上的差異會給它們性質上帶來什么差異呢?下面,我們來學習CO的某些特性。
[板書]:一.一氧化碳的性質和用途
1.物理性質(與CO2相比較)
復習提問:CO2有哪些物理性質呢?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P97第一段,從顏色、狀態(tài)、密度、溶解性等方面比較一下CO和CO2的物理性質
[板書]:
色、味、態(tài)
密度
溶解性
CO
無色無味的氣體
比空氣略小
難溶于水
CO2
無色無味的氣體
比空氣大
能溶于水
2.化學性質
(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教師活動:演示實驗5—10。
學生活動:
(1)觀察火焰顏色,當把內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時,觀察石灰水變化。
(2)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判斷有何物質生成?寫出化學方程式。
講解:CO和H2都有可燃性,它與O2(或空氣)混合后點燃都有可能發(fā)生爆炸,注意點燃前應檢驗CO氣體的純度。
提問:(1)如何用化學方法區(qū)別CO和H2?
(2)如何用化學方法區(qū)別CO和CO2?
學生活動:學生通過分組討論,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
目的意圖:使學生認識到CO和H2的化學性質比較相似,可根據(jù)它們發(fā)生化學反應時,生成物不同來區(qū)別;CO和CO2的化學性質有很大差異,根據(jù)它們的化學性質來區(qū)別。
[板書]:(2)一氧化碳的還原性。
教師活動:講解演示實驗5—11。
學生活動:觀察黑色氧化銅的變化和澄清石灰水的變化,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判斷有什么物質生成,并寫出化學方程式。
講解:CO在反應中奪取了CuO中的O,使CuO還原成Cu,同時生成CO2。反應說明CO具有還原性,這個特性與O2、C相似。
[板書]:
CO
H2
C
可燃性
2CO + O2 == 2CO2
藍色火焰
2H2 + O2 == 2H2O
淡藍色火焰
C + O2 == CO2
還原性
CO+CuO==Cu+CO2
H2+CuO==Cu+H2O
C+2CuO==Cu+CO2
3.一氧化碳的用途
提問:根據(jù)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思考它有哪些用途?
學生活動:①總結出一氧化碳的用途。
②閱讀教材中的選學材料,了解水煤氣的成分,并思考選學材料中提出的問題。
[板書]:(1)氣體燃料
(2)冶煉金屬:Fe2O3 + 3CO == 2Fe + 3CO2
二.一氧化碳的毒性
學生活動:(1)閱讀教材第99頁,理解CO中毒的生理過程。
(2)分組討論教材第100頁的習題3。
教師活動: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進行總結。
[板書]:三.一氧化碳對空氣的污染
學生活動:(1)閱讀教材第99頁。
(2)討論CO這種污染物是怎樣產生的?如何防止污染,
講解:CO具有可燃性和還原性,在人類生活和工業(yè)生產中有很重要的用途;CO有劇毒,又污染空氣,所以要注意防止和控制CO對環(huán)境的污染。對于CO,我們要“一分為二”地認識它。
[總結、擴展]
1.CO和CO2性質的差異。
2.CO和H2化學性質的相似性。
[布置作業(yè)]
1.教材P100習題2。
2.用什么方法鑒別空氣、O2、H2、CO和CO2?
【《一氧化碳》教案】相關文章:
初三化學一氧化碳教案11-22
初三化學教案:一氧化碳08-26
初三化學一氧化碳教案4篇11-23
初三化學教案:一氧化碳2篇08-26
中班美術教案菠蘿教案02-06
小班美術教案小鴨教案11-15
小班美術教案小魚教案03-06
幼兒詩歌教案大班教案01-06
數(shù)學教案貼窗花教案03-27
心理健康教案中班教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