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午夜福利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白浆_8乄8X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国产AV大片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2.3.2 平面圖形的轉換|人教課標版

2.3.2 平面圖形的轉換|人教課標版

時間:2022-08-16 18:18:00 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3.2 平面圖形的轉換|人教課標版

教學目標

1.創(chuàng)設探究式的教學氛圍,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充分感知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將它描述出來。

2.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個性特長,引導學生探究各種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

3.在活動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激發(fā)學生探索數(shù)學的樂趣,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7頁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自制課件,做好的風車等。學生準備各種平面圖形,毛線(繩子),吸管,鉛筆等。

教學設計: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師:今天,咱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讓我們用掌聲將它請出來!

計算機演示:小雞豆豆自我介紹:我叫豆豆,是圖形王國的向導。如果你想到圖形王國去游玩,就得先說一說圖形王國里面有哪些圖形是你學過的?

(學生回答,計算機演示。引出四種平面圖形。)

師:這些圖形,已經是我們熟悉的朋友了,今天呀,我們就來學習如何將它們進行轉換。

板書課題:圖形的轉換。

動手操作,感知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

計算機演示:豆豆送來長方形和正方形。

師:瞧!豆豆給我們送來了什么圖形?(長方形、正方形。)

1.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邊。

師:你們說,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幾條邊呀?(四條。)

計算機演示:四條邊分別閃爍,變色。

師:好!請大家先拿出長方形的紙,我們一道來摸摸長方形的四條邊。(師生同步操作)再拿出正方形的紙,摸摸它的四條邊。(師生同步操作。)

接著引導學生認識長方形的兩組對邊。

師:好!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豆豆!你還有什么問題要問?

計算機演示:

豆豆:長方形四條邊的長度有什么特點?

正方形四條邊的長度又有什么特點呢?

師:你們誰知道?(指幾名學生口答。)

師:他們說得對不對呢?下面,我們分組來動手找一找,比一比,說一說。

2.合作交流。探究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

師:大家看一看,紅盆中都有哪些東西?(毛線、直尺、筆。)待會兒,你們在找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點的時候就可以用它。當然了,如果你有別的方法,不用這些東西也可以。

(學生操作、探究、交流,教師指導。)

(反饋結果。)

師:誰愿意把你找的結果告訴大家?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就說什么。你說哪個圖形?

探究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

師:剛才,大家用很多方法知道了長方形的長邊和長邊一樣長,短邊和短邊一樣長。也就是說長方形對邊相等。

板書:對邊相等

師:還知道了正方形的四條邊都一樣長。

板書:四邊相等

師:現(xiàn)在,豆豆要來考靠大家。

1.長方形轉換成正方形。

(出示一張長方形的紙。)

師:你能將這個長方形變成正方形嗎?拿出長方形紙試試看。把你的方法說給同組的小朋友聽。

誰愿意說給大家聽?

(學生邊做邊講。)

2.正方形轉換成三角形。

(出示一張正方形紙。)

師:怎么樣才能將這個正方形變成兩個三角形呢?你來試試看!

(學生邊做邊講。)

3.圓轉換成正方形。

(出示圓和正方形。)

師:圓和正方形是一對好朋友,你想知道怎么樣才能把圓變成正方形嗎?好,我們先來看看書上的方法?疵靼琢,就可以動手來折一折、剪一剪。

(學生操作。)

4.不規(guī)則圖形轉換成規(guī)則圖形。

師:藍色學具盆里,還有很多不規(guī)則圖形,拿出來看一看,能不能將它們變成我們學過的圖形?

(學生操作,反饋。)

課間活動

放音樂。

做風車活動。

師:今天,你們的表現(xiàn)太棒了!讓我們一起去圖形王國吧!

計算機演示:配音樂,豆豆送風車。

師:豆豆的風車可真美呀!你們想不想自己做風車呀?

我們先來看看豆豆是怎么做風車的。

計算機演示風車制作過程。

師:今天,大家的表現(xiàn)都很棒,下面大家每人做一個風車獎勵給自己吧!

師:小組長拿出綠色學具盆里的東西,這里面有不同形狀的紙,你可以選一張來做一個風車。

放音樂,學生做風車,教師指導。展示學生作品,吹一吹,引導觀察:風車轉起來像什么?

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圖形王國中還有很多奧秘等著我們去探索,下節(jié)課,我們接著來學習。

教學設計說明

“圖形的轉換”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圖形的拼組”中的內容。這單元內容是在上學期“認識物體和圖形”的基礎上教學的,通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夠辨認和區(qū)分所學的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球、圓柱)了,這里主要通過擺、拼、剪等操作活動,讓學生初步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的一些特征,如知道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邊相等,三角形由三條邊組成等,并感知平面圖形間和立體圖形間以及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間的一些關系。本節(jié)課既是上學期認識物體與圖形的延伸,同時也是后繼學習內容──平面圖形間、立體圖形間、平面與立體圖形間的關系的基礎。為了進一步體現(xiàn)新理念、新課程、新設計,體現(xiàn)自主探索、多元開放的設計思路,我們在設計本課時主要突出以下幾點。

1.開放教材、活用教材。

按照教科書和教學用書的編排意圖,本節(jié)課應完成例1──體會平面圖形的特征(包括一個做風車活動),例2──感知平面圖形的關系的教學內容,課題為“圖形的拼組”。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根據(jù)學生原有的認知基礎和年齡特征,考慮到教學時間的限制,大膽地沖破了教材和教參的束縛,依據(jù)新理念重組了教學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將這一節(jié)課內容分解為兩課時,也就是將教科書中規(guī)定選用的一頁半教材內容,改為只用半頁教材內容,刪去了例2──感知平面圖形的關系(拼組活動),而增加了“探究各種平面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并按“感知特征”→“探究關系”→“做風車”這樣的順序來呈現(xiàn)教材,課題也做了相應調整,叫“圖形的轉換”。這樣設計,是為了更好地展現(xiàn)教材內容,力求做到開放教材、活用教材,使教材為我所用。

2.讓學生進行自主性的操作活動。

自主性的操作活動有別于機械性的操作活動。前者努力讓學生發(fā)揮學習主動性,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體現(xiàn)思維的廣闊性;而后者學生進行的只是簡單的模仿與記憶,思維只能停留在老師規(guī)定的套路中,很難有所創(chuàng)新。本課在指導學生進行自主性的操作活動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地嘗試:如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一步步耐心細致地指導學生用一張長方形的紙完成做風車活動為只提供完成活動的必需材料:各種圖形的彩色紙(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不規(guī)則形)、吸管、鉛筆、圖釘、大頭針等,讓學生依據(jù)自己的喜好自主選擇材料,創(chuàng)造性地去完成,在自主性的操作活動中成為學習的主人。

3.讓學生進行充滿個性的探究活動。

探究方顯創(chuàng)新本色。為了學生個性的張揚,本課教學在引導學生感知長(正)方形邊的特征時,做了如下嘗試:完全擯棄了講解對折的方法,而讓學生充分利用準備的一些材料:吸管、毛線(繩子)、鉛筆等,幾人一組合作交流,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顒又性试S下位、允許討論、允許質疑、允許請求幫助,特別是可以不用這些材料而想出其它什么方法(如對折),努力實踐“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專家評析

“圖形的轉換”是在原課題“圖形的拼組”中根據(jù)學生的認知基礎與年齡特征,將一節(jié)課內容分解為兩課時進行教學的。教學設計的特點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開放教材、用活教材。

教師尊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大膽沖破了教材原有的框架,依據(jù)新理念重組了教學內容,增加了“探究各種平面圖形之間的轉換”,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學層次清楚,結構緊湊。

2.尊重學生,體現(xiàn)個性。

在學習長方形與正方形邊的特征上時,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多種學具,讓學生自主選擇不同的物體去探究不同的圖形特征,通過討論、合作、交流、實踐等學習方式,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個性得到發(fā)展。

3.自主探究,培養(yǎng)能力。

“做風車”的過程,教師改變了按教材呈現(xiàn)“做風車”的步驟,讓學生發(fā)揮主動性,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允許學生出錯,允許學生自主選擇不同的方法,使學生在探究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執(zhí)教:安徽省蕪湖市赭山小學 葉紅

評析:安徽省蕪湖市鏡湖區(qū)教育局教研室 沈清


【2.3.2 平面圖形的轉換|人教課標版】相關文章:

人教課標版語文第九冊教學計劃08-17

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教學計劃08-17

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教學計劃08-17

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教學計劃08-17

人教課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化石吟》教案08-26

平面圖形教學反思08-25

《認識平面圖形》教案06-01

認識平面圖形教學反思08-25

《認識平面圖形》的說課稿(精選8篇)05-20

《認識平面圖形》教學反思范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