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楊智慧以期以來,有人簡單地把自讀課與教讀課的教學差異僅僅歸于課時安排的長短,教學安排一課時似乎就是自讀課的體現(xiàn)。其實,我認為:自讀課與教讀課教學的本質(zhì)區(qū)別,應該還是體現(xiàn)在自讀與教讀理念是否真正實施上。為了充分發(fā)掘?qū)W生的自讀能力,筆者在教學《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一課時,曾特意一反傳統(tǒng),足足用了三課時,F(xiàn)和盤端出,以期求教于方家。
筆者把整個教學流程歸為如下四個部分:暢談自讀之驗→欣賞它山之石→抒寫胸中之壘→交流快意之作。
一、暢談自讀之驗
上課之前,我即要求學生帶著一雙自讀體驗的眼睛去認真審視課文,我不做任何閱讀導向,甚至連作者和其他相關(guān)材料也不提供,著意開放學生的自讀思維視野。
上課伊始,我即讓學生暢談自己的閱讀體驗。為激活學生的思維,能夠多方面地暢所欲言,我切合課文特點用.課件形式展示了“十二個最”的談論方向:
1、你最感動的、最喜歡的、最反感的、最想說的、最先聯(lián)想的、印象最深的人、事、情。
2、你最欣賞的、最不明白的、最有異議的思想和寫法。
3、你認為最難讀懂的、最容易被人忽視的和最有研究價值的問題。
這“十二個最”的提法或許并不怎么科學,但它包含的內(nèi)容很多,學生的思維閘門還是一下子被靈動地打開了。想不到,課堂上學生的唇槍舌劍異常激烈。為不掃學生的興致,我只好把原先準備二十分鐘的發(fā)言,時間延長到了第一節(jié)課尾。
課堂上,學生迸發(fā)出了許多零星的思想火花:有學生談到了課文中若隱若現(xiàn)的李布政這個人物的意義;有女生直言李甲的毫無主見、怎么、無能、儒弱的可鄙;有學生被身為妓女的杜十娘的純情和自尊所感動;有學生把柳遇春和孫富對比起來評價,還有學生對結(jié)尾投江細節(jié)的真實性提出質(zhì)疑;有學生聯(lián)想到了中國歷史的長河中中國婦女特別是下層妓女的地位;也有學生提出了對杜十娘的一些舉動的不理解或者不茍同;更有學生從中體會到了當時社會的世態(tài)人情……雖然,這些火花還是零星的,還不能說是課文的鑒賞,但是,筆者已經(jīng)從中讀出了學生的自讀潛能。
二、欣賞它山之石
有了一定的閱讀體驗后,學生最容易產(chǎn)生一種.寫作沖動。于是,我因勢利導,根據(jù)學生撐識水平和被推薦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寫作特點等等實際,積極向?qū)W生推薦了一組有關(guān)本文的鑒賞文章,用.課件形式加以展示,誘發(fā)學生思考和借鑒:
1、《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百寶箱”的多重象解讀(廣西桂林市龍勝縣中學 楊生春)
2、杜十娘的選擇(轉(zhuǎn)于“中學語文網(wǎng)中網(wǎng)”)
3、杜十娘之冤(陳潔,載于2000年第11期《大地》)
4、兩處“嚴妝”描寫的比較閱讀(湖北省宜昌縣三峽高中 胡平)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毙蕾p它山之石的最終目的,還是在于進一步啟發(fā)自己的思維,吸取其精華,使自己的閱讀體驗比較科學地表達出來。我隨即抓住學生欣賞別人佳作后的不平靜的心境,誘導學生進行鑒賞文章.寫作方法上的歸納.總結(jié)。很快學生就歸納出了“小處著眼,相處深入;抓住一點,不及其余;大膽想像,不拘束縛;多向比較,理性解剖”等等許多.寫作技法的體驗。
三、抒寫胸中之壘
在又一課時“欣賞它山之石”的基礎(chǔ)上,學生的.寫作激清已成一觸即發(fā)之勢,我開始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研讀性文章,要求多方思考,不可急于求成,最好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回味思考空間)自選角度,自擬題目,查閱大量資料,進行深層次的閱讀思考,再寫成簡短的鑒賞文字。
四、交流快意之作
“交流快意之作”是本課教學的高潮階段,也是本課教學的.總結(jié)階段,可以說,前面三個階段的教學都是在為本分階段的教學奠定基礎(chǔ)。筆者不敢草草收兵。
既然是交流,就應該是雙向的,甚至是多向的,寫單向的作品展覽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這里既需要生與生之間的交流,也需要生與師之間的交流。
生與生之間的交流內(nèi)容有各自創(chuàng)傷的體驗和借鑒的收獲,有時課堂改革的種種感受,也有鑒賞作品內(nèi)容的展示(有片斷式的、觀點式的、全文式的等等),更有對交流的內(nèi)容進行質(zhì)疑問難的討論;形式上,有按規(guī)定程序安排的交流,還有鼓勵學生進行不拘一格的自由交流等等。
生與師之間的交流,始終是在貫穿學生課堂上的主體作用的指導思想下進行的,老師只是努力發(fā)揮著答疑解惑的作用,也沒有強行學生接受自己的某種觀點,著意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科學氛圍。
這次交流氣氛熱烈,收獲豐厚。學生們運用了多種思維方法和視角,對這篇課文進行了多層次的閱讀和探討。有從杜十娘的美、智、善、純、烈等方面進行取其一點來賞析這個人物的,有從李甲的疑、哭、色、食、貪、混等表現(xiàn)中去解讀李甲這個人物的悲劇性格的;有為杜十娘的壯舉叫好的,也有同情李甲的;有揣摩小說意圖和技巧手,有分析孫富離間藝術(shù)的;有從柳遇春對杜雨娘前否后贊的態(tài)度看世態(tài)人情的,有從文中詩句和俗語引用俯瞰人生的;有呼吁揪出殺害杜十娘兇手的,有貫通古今上下追兇的;有給杜十娘指出生路的,有說杜十娘必死無疑的……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學生的思想已經(jīng)比剛開始談論體驗時要成熟地多,深刻得多,系統(tǒng)得多了。
這節(jié)譚,我時時為學生思想潮水的放縱奔流、創(chuàng)造靈感的頻頻閃現(xiàn)、美麗文字的盡情飛舞而深深感動著!我不禁為這些有個性思想的學生而歡呼而贊美了!這時,陶行知先生的聲音在我的腦海里響起:“先生之最大的成功,是培養(yǎng)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蔽蚁嘈牛褐灰覀冏鼋處煹亩嘟o學生一片創(chuàng)造的天空,學生就可以成為我們崇拜的偶像!
最后,筆者還是少發(fā)些議論,附二篇學生作品來窺斑見豹:
我讀李甲的“四哭”
蔣 玨
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可李甲偏是個愛哭的人。文中有四處提出了李甲的哭。
一是因籌金不成,李甲“見了十娘,默默無言”,接著“眼中流下淚來”。李甲周折六日并無銖兩,雙手空空,羞見芳卿。在四兒受十娘之托,把李甲從外扯回到十娘身旁時,李甲愧疚萬分,以淚洗面。在這里李甲因為世態(tài)炎涼、人情淡薄、飽受三親四友之冷遇而哭;因為時日逼進,自己無能為力使十娘從良而哭;因為與十娘的真情得不到親人的應允而哭。
二是在李甲身無分文時,十娘下鎖開箱,取出“贈”銀五十兩,并寬慰道:“可稍佐吾夫妻山水之費矣!薄袄罴浊殷@且喜道:‘若不遇恩卿,我李甲流落他鄉(xiāng),死無葬身之地矣。此情此德,白頭不敢忘也!’自此每談及往事,公子必感激流涕!边@是激動的哭,更是感恩的哭。可見,李甲是個通情達理、知恩圖報的人。
三是李甲將孫富之策告知十娘時,說話前“撲簌簌掉下淚來”,然后“含淚而言”,“說罷,淚如雨下”。我們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李甲哭成這樣,是因為輕信孫富之言,拘于禮法。一則害怕絕父子天倫、斷手足之情;二則擔心與十娘白頭偕老會成泡影。足見他雖無主見,但還是個重情之人。況且他在聽了孫富的一席話后并沒有自作主張,欣然接受,而是答道:“小妾千里相從,義難頓絕,容歸與商之,得其心肯,當奉復耳”。可見他不是真的昧了良好要將十娘賣掉來得孫富的千金。
四是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后,李甲“不覺大悔,抱持十娘痛哭”,“又羞又苦,且悔且泣”。即使先前李甲有錯,那么此時他的痛哭 也足能表達他的悔過之心了。只可惜十娘沒給他悔過自新的機會,毅然投河自盡。
李甲為何偏愛哭?我認為李甲不是愛哭,而是不得不哭!李甲為了能與十娘永結(jié)同心,四處碰壁,百般無奈,不得不以淚洗愁、以淚傾訴、以淚惜緣、以淚驅(qū)憂。李甲的哭,是對無能的自責,是對無奈的宣泄,是對無助的吶喊,是對真情的纏綿;更是對封建禮教的鞭撻,對封建制度的控訴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教學設(shè)計由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頻道http://www.thephantastics.com搜集整理,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相關(guān)文章:
論杜十娘怒沉百寶箱_1000字07-27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讀后感09-08
形容怒的成語08-20
他怒了作文05-04
上浮與沉潛08-19
上浮與沉潛08-18
沉與浮作文05-12
我的“百寶箱”作文07-19
我的百寶箱作文02-06
水中的浮與沉作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