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孔雀東南飛》學習要點及能力訓練
一、學習要點
(一)樂府及樂府詩
樂府,就其字面意義而言,樂,指音樂;府,指官府,合起來就是音樂機關(guān)的意思。樂府最初產(chǎn)生于秦。漢承秦制,漢代的樂府機關(guān)是從秦代沿襲下來的。從唐代杜佑《通典》的記載中知道,在秦漢時代,掌管音樂的官職有兩個,一是太樂,一是樂府,各有分工。太樂掌管傳統(tǒng)的祭禮雅樂,歸奉常主管;樂府掌管當世民間俗樂,歸少府主管。不過,秦代雖然設(shè)立樂府官署,但并沒有建立采集民間歌謠制度,多演唱前代流傳下來的舊曲。所以,真正意義上的樂府詩歌是從漢代開始的,樂府專事制作樂音,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間俗樂歌辭!@些樂章歌辭,后來就叫樂府詩,它是繼承《詩經(jīng)》《楚辭》而創(chuàng)造的一種新詩體。樂府民歌出于下層群眾之口,“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表達了人民自己的心聲,道出了人民自己的愛和憎。這些作品以描寫民間疾苦為主要內(nèi)容,真實地反映了封建社會內(nèi)部的矛盾和沖突。盡管它在配樂的時候不免經(jīng)過文人或樂工的改動,但仍閃爍著思想和藝術(shù)的光輝。
樂府民歌思想內(nèi)容:①反映了勞動人民受剝削、壓迫、饑寒交迫的悲慘遭遇,表現(xiàn)了他們的怨恨和反抗情緒;②反映了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和痛苦;③反映了人民的飄泊、流浪生活和思念親人的痛苦心情;④反映了當時的戀愛、婚姻、家庭問題,歌頌了廣大人民的堅貞愛情和他們反抗封建勢力、封建禮教的斗爭,這類作品影響最大;⑤反映勞動主題。
漢樂府民歌的藝術(shù)成就:①以敘事為主;②善于通過人物的語言和行動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征;③善于使用比興和鋪陳手法;④語言樸素自然,生動活潑;⑤打破了《詩經(jīng)》的四言句式,以雜言為主,逐漸趨向五言!犊兹笘|南飛》《木蘭辭》均為漢樂府中典范之作,被譽為“樂府雙璧”。
(二)《孔雀東南飛》全詩357句,1785字,是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長篇敘事詩,見于《玉臺新詠》,原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劉蘭芝是詩篇主角,反抗性強的也是劉蘭芝,而標題上卻.寫作“焦仲卿妻”,太不公平。課文改為《孔雀東南飛》是恰當?shù)、得體的!队衽_新詠》是繼《詩經(jīng)》《楚辭》之后,影響頗為深遠的一部古詩集。它是南北朝時期南朝陳徐陵所編,共十卷!犊兹笘|南飛》 代表了漢樂府詩的最高成就。故事的發(fā)生時間是在漢末建安年間,講述的是一個封建專制制度下的婚姻愛情悲劇。作者不詳,詩的技巧嫻熟,造詣不凡,對后代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1、結(jié)合課后練習一理清故事結(jié)構(gòu)
開頭兩句:托物起興,引出故事。
第一部分:蘭芝被遣(2~5自然段)——故事的開端
第二部分:夫妻暫別(6~12自然段)——故事的發(fā)展
第三部分:蘭芝抗婚(13~2l自然段)——故事的發(fā)展
第四部分:雙雙殉情(22~3l自然段)——故事的高潮
第五部分:告誡后人(32自然段)——故事的尾聲
本詩以時間為順序,以劉蘭芝、焦仲卿的愛情悲劇為線索,敘述了二人別離、抗婚、殉情的經(jīng)過,揭露了封建禮教破壞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歌頌了劉蘭芝、焦仲卿的忠貞愛情和反抗精神。
2、《孔雀東南飛》成功地塑造了劉蘭芝、焦仲卿等藝術(shù)形象,所刻畫的形象無不個性分明,各具面目。
(1)劉蘭芝:堅強、持重,不為威逼所屈,也不為榮華所動。
“十三能……十六誦詩書”——知書達禮
“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qū)使”——不卑不亢
“處分適兄意,那得任自專”——外柔內(nèi)剛
(2)焦仲卿:忠于愛情,忍辱負重,膽小怕事。
“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堅貞不渝。
“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叛逆精神。
(3)焦母: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長制的代言人,是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的典型;她既極端的蠻橫無理,又一味的獨斷專行,對焦劉的婚姻強行拆散,對兒子軟硬兼施。
(4)劉兄: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的幫兇。此人性行暴戻,趨炎附勢,尖酸刻薄,冷酷無情。
3、特點
(1)“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起興,最后以“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幾句作結(jié),前后呼應,渾然一體,在敘事藝術(shù)上達到了很高的境地。
(2)人物對話的高度個性化,使得人物形象鮮明生動。
(3)鋪陳排比的手法,塑造人物,渲染氣氛。
。ㄈ⒅匾~語
1、本詩中“相”字出現(xiàn)比較多,而且用法不同,請試作區(qū)別。
“相”,是一個會意字,本意是用“目”看“木”,即察看。引申為“單相”,表示一方對一方有所動作之詞,如:“相信(信之)”“相知(知之)”等。其次表示互相、交相的意思,如:“相識”“相同”等。此外,還可作名詞、動詞,如“相貌”“輔助”等。本詩中“相”字出現(xiàn)過十九處,大致可分三類:
(1)副詞,表示一方對一方有所動作之詞,偏指一方,有稱代作用,可代“你”“我”“他”“它”等等。
、贂幌鄰脑S(“你”)②及時相遣歸(“我”)
、谶必相迎取(“你”)④好自相扶將(“她”)
、萱覒蚰嗤(“我”)⑥誓天不相負(“你”)
⑦不得便相許(“你”)⑧登即相許和(“它”)
⑨躡履相逢迎(“他”)⑩誓不相隔卿(“你”)
(2)副詞,表示相互,彼此。
①相見常日、诰镁媚嗤哿险鄳
、苋~葉相交通⑤仰頭相向鳴⑥黃泉下相見
(3)名詞,相貌。如:兒已薄祿相
2、偏義復詞。兩個意義相關(guān)或相反的詞連起來當作—個單詞使用,實際上只取其中—個詞的含義,另一詞作陪襯。這種用法“一直沿用到今天。例如口語中:“有個好歹”(偏在“歹”)“吉兇未卜”(偏在“兇”)等。
便可白公姥:意義偏“姥”
晝夜勤作息:意義偏“作”
我有親父母:意義偏“母”
逼迫兼兄弟:意義偏“兄”
其日牛馬嘶:意義偏“馬”
否泰如天地:意義偏“否”
3、詩中“自”字出現(xiàn)多次,“自”字除作“自己”講外,還可作副詞、介詞、連詞、助詞等用。
我自不驅(qū)卿(本)本自無教訓(本是)自可斷來信(即)
葳蕤自生光(且,還)自名秦羅敷(其)自名為鴛鴦(其)
好自相扶將(親自)物物各自異(助詞,無義)
4、古今異義詞:(括號中為今義)
共事二三年:共同生活(一起工作)
可憐體無比:可愛(值得同情)
汝豈得自由:自作主張(沒有約束)
本自無教訓:教養(yǎng)(失敗的經(jīng)驗)
處分適兄意:處理(處罰)
便可作婚姻:結(jié)為親家(結(jié)為夫妻)
葉葉相交通:交接(與運輸有關(guān)的)
二、能力訓練
1.下列紅色字中注音錯誤最多的一組是( )
A.伶娉(pīn) 卒養(yǎng)(zú) 否泰(pǐ) 凄愴(chàng)
B.箜篌(hóu) 躑躅(zhú) 奄奄(yǎn) 青驄馬(chōng)
C.公姥(1ǎo) 便言(biàn) 赍錢(1ài) 繡腰襦(ruó)
D.葳蕤(ruí) 鮭珍(xié) 窈窕(yǎo) 躡絲履(niè)
2.判斷下列句中的“相”字與“多謝相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贂幌鄰脑S ②及時相遣歸
、酆米韵喾鰧ⅰ ④登即相許和
、萱覒蚰嗤 ⑥枝枝相覆蓋
、邜澣贿b相望 ⑧兒已薄祿相
A.①② B.②⑤ C.④⑤ D.①⑦
3.對句中紅色詞語的解說錯誤的一項是( )
A.“五里一徘徊”:用聯(lián)綿詞使語言和諧、優(yōu)美,增強表現(xiàn)力。
B.“葉葉相交通”:交相溝通,與現(xiàn)在表示“交通運輸”不同。
C.“晝夜勤作息”:這里是偏義復指,偏在“作”,工作的意思。
D.“感君區(qū)區(qū)懷”:指忠誠相愛,與“何乃太區(qū)區(qū)”意思相同。
4.對下面有關(guān)蘭芝的一段語言描寫,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里,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
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qū)使。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里。
A.蘭芝滿懷悲憤,自責語言全是反語,用以諷刺惡婆。
B.蘭芝以責備自己感化惡婆,以求得破鏡重圓的希望。
C.蘭芝以委婉的語氣,似在自責,實則是對惡婆不滿。
D.蘭芝委婉的語氣,似在自責,實則表現(xiàn)了她的自尊和剛強。
5、文化常識解說有誤的一項( )
A.“風騷”一詞,泛指文學,原指《詩經(jīng)》中的《國風》和《楚辭》中的《離騷》。
B.《孔雀東南飛》最早見于徐陵編的《玉臺新詠》,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代表了漢樂府民歌的最高藝術(shù)成就。
C.“建安七子”指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瑒、劉楨,王粲的成就最高,詩賦都很出色。
D.曹操詩的特點是深沉古直,氣韻沉雄,他的詩有《蒿里行》、《苦寒行》《白馬篇》等。
6.對詩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蘭芝勤勞、善良、美麗、聰慧,外柔內(nèi)剛,忠于愛情,有強烈的反抗精神。
B.仲卿善良、孝順,雖對愛情忠貞,對封建家長不滿,卻顯軟弱,不敢反抗。
C.焦母蠻橫、勢利、庸俗、
【《孔雀東南飛》學習要點及能力訓練】相關(guān)文章:
單簧管學習的要點08-18
推銷技能訓練中聽話能力的培養(yǎng)08-24
政治學習要點08-24
淺談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08-25
職業(yè)能力拓展訓練培訓心得體會08-23
拓展訓練的學習心得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