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建構理論指導下的語文教學——《孔雀東南飛》教學(網(wǎng)友來稿)
理工附高語文組:曹娜
理論依據(jù)
建構主義的提出,在西方被稱作是當代教育心理學中的一場革命。倡導這個理論的代表人物最早可追溯到瑞士的皮亞杰,他是認知發(fā)展領域一位很有影響的心理學家。他認為,兒童是與周圍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逐步建立起關于外部世界的認識,從而使自身的認知結構得到發(fā)展。⑸兒童與外部環(huán)境相互作用包括“同化”和“順應”兩個基本過程,同化是接受外部新信息,對新信息的意義建構;順應是適應外部環(huán)境,對自身原有經(jīng)驗的改造和重組。
美國加州大學的維特羅克認為學習的生長過程就是:“學習者原由的認知結構——已經(jīng)儲存在長期記憶中的事件和腦的信息加工策略,與從環(huán)境中接受的感覺信息(新知識)相互作用,主動地選擇信息和注意信息,以及主動地建構信息的意義!本C上所述,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建構主義關于學習的解釋:“學習者的知識不是通過老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自然及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教師或學習伙伴等)幫助指導,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的方式而獲得。”
因此,建構主義學習強調學習是以學生問中心的,教師扮演指導者、幫助者的角色。同時認為“情境”、“協(xié)作”、“會話”、“意義建構”是學習環(huán)境的四大要素。
基于以上兩點,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可以概括為:“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xié)作、會話等學習環(huán)境要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chuàng)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xiàn)對當前所學的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
教學案例
我們把建構主義教學模式作一個現(xiàn)象比喻,就是猶如一首完美交響曲。她包括能勾起人遐想的序曲——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主題鮮明的旋律——情感教學、合理恰當?shù)暮吐暸c節(jié)奏——相關的教學方法和現(xiàn)代教學技術。
下面是詩歌《孔雀東南飛》教學過程
時間:2003、9、23理工附高二、三教室
背景音樂《梁!,學生進到教室就能感受到氣氛,待學生坐定后,教師啟發(fā):同學們說說這支曲子演繹的是什么故事,這個故事為什么能流傳至今?
學生談論后,踴躍發(fā)言,并.總結為四點:選材是人類永恒的話題——愛情,有生命力;結局是悲劇式,有撼動力(盡管有化蝶的尾聲);作家一定被其感動,有感而發(fā),有傷感義;主人公為愛情作堅決的抗爭,有警醒義;
師:那么,我們今天要學一篇與它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詩歌《孔雀東南飛》(出示幻燈,背景是溫暖的夕陽下,有兩棵蒼勁的松柏置于兩邊,一對戀人相依坐在一起)
師:請同學們以最快的速度讀完全詩,我們交流一下心得,好嗎?
生快速讀完,討論完交流(交流很積極)基本達成共識:此詩讓人感動(二人對感情的忠貞);讓人氣憤(家長的無理刁蠻);讓人有戒:怎樣不讓悲劇重演;讓人有悟,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
師:讀完本詩,你想了解或儲備哪些知識,想提高哪方面能力?
學生思考,提出如下問題:1、編者為什么要將此文編入教材?2、本詩與前后代的詩歌有何不同?3、人物通過什么形式完成勾畫?4、詩歌開頭和結束段落有何意義?
前兩個問題學生通過討論,明確本詩在形式上和內容和表現(xiàn)手法上的特點(解答的第一題,學生聯(lián)系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
生1:本詩與《詩經(jīng)》和《離騷》的詩不同,它有敘事過程,有情節(jié),有鮮明的人物
生2:詩經(jīng)的詩短小,四言形式;離騷的詩,長短相間,多用兮字
生3:在手法使用上,《詩經(jīng)》多用賦比興,《離騷》多用賦比,本詩對其有繼承和發(fā)展
生4:我們學本詩,既能了解敘事詩的特點,又能知道漢樂府詩形式的特點,還能了解人物的性格
師小結并出示幻燈
師:提到敘事詩,同學們說說情節(jié)(按時間順序)吧;提到人物,同學們想想都有哪些刻畫方法,本詩主要用的是哪種方法,有何作用(討論)(分工解決一個問題)(討論熱烈,發(fā)言踴躍)
講故事的同學存在順序不當?shù)膯栴},其他同學予以指正;人物刻畫的方法統(tǒng)一為對話描寫(有同學提出用其他描寫方法不可嗎?)(討論:對話僅僅是對話嗎?)(明確對話與人物的心理、情感、觀念、情緒的關系,對話可以反映人的性格)
師出示幻燈,將據(jù)情節(jié)作成的畫面展示給學生(學生很好奇)(繼而品頭論足有說像有說不像的)師:猜猜我們要做什么?
生有說要評價畫面,有說要繼續(xù)講故事,有說找課文對應內容------
師與生商討找課文內容,讀出人物性格(學生很投入)
學生對朗讀者進行評價,談到作者的感情,人物的感情,朗讀者的感情的把握
師肯定并拓展:解決上面同學提出的用別的方法刻畫人物問題,進行效果比較(展示幻燈比較并得出結論)
師:我們先看看老師為片頭所選的背景圖,好還是不好?為什么?(不求答案統(tǒng)一,只要理解這是一種愿望和祝福便可)學生又由此舉出了好多作品這樣的例子(《梁祝》的化蝶,《藥》的墳頭的花環(huán)------)師導到浪漫主義手法。
師:我們課后做下研究好不好?生:好。
題目是 1、《羅密歐與朱麗葉》與本課比較閱讀
2、焦劉二人的死有其必然性嗎?(任選其一)
案例分析
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也就是說,既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shù)膶ο。學生要成為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就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從以下幾個方面發(fā)揮主體作用:
⑴ 要用探索法、發(fā)現(xiàn)法去建構知識的意義;
如學生對“梁祝”和“孔”詩的比較,讀后對課文從形式到內容的把握和提出的問題,是學生探索思考的結果,不但鞏固了舊知識又激發(fā)了學生對未知領域的渴望。
⑵ 在建構意義過程中要求學生主動去搜集并分析有關的信息和資料,對所學習的問題要提出各種假設并努力加以驗證;課堂上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詩歌的把握、比較,對作者和編者.寫作意圖和編輯意圖的揣測和驗證過程恰好說明這一點。而且作業(yè)題的選擇從形式到內容也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
⑶ 要把當前學習內容所反映的事物盡量和自己已經(jīng)知道的事物相聯(lián)系,并對這種聯(lián)系加以認真的思考!奥(lián)系”與“思考”是意義構建的關鍵。如果能把聯(lián)系與思考的過程與協(xié)作學習中的協(xié)商過程結合起來,則學生建構意義的效率會更高、質量會更好。協(xié)商有“自我協(xié)商”與“相互協(xié)商”兩種,自我協(xié)商是指自己和自己爭辯什么是正確的;相互協(xié)商則指學習小組內部相互之間的討論與辯論。本課中學生提出的人物刻畫方法能否替換成其他形式,對幻燈畫面評價和意圖把握的討論,就是通過與舊知識的聯(lián)系,認真思考的結果。速讀作品后的心得交流是聯(lián)系家喻戶曉的梁祝故事遷移的結果
教師要成為學生建構意義的幫助者,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從以下幾個面發(fā)揮指導作用:
⑴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動機。開課的音樂導入、學生對詩歌學習目標的參與、教師結合作品情節(jié)所做的幻燈,在一定意義上起到了這個作用。
⑵ 通過創(chuàng)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舊知識之間聯(lián)系的線索,幫助學生建構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情景的創(chuàng)設,從教學行為上講,它可以是以語言、文字、聲像、動作呈示為主的呈示行為,也可以采用以討論、問答為主的問話行為。從形式上看,可以是真實的反映,也可以是網(wǎng)絡上的虛擬。課堂上學生朗讀(配合畫面)就是為學生提供情景的一個手段。
⑶ 為了使意義建構更有效,教師應在可能的條件下組織協(xié)作學習(開展討論與交流),并對協(xié)作學習過程進行引導使之朝有利于意義建構的方向發(fā)展。引導的方法包括:提出適當?shù)膯栴}以引起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在討論中設法把問題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要啟發(fā)誘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自己去糾正和補充錯誤的或片面的認識。本課中教師的幾次點撥:情境誘導、新舊聯(lián)系、感悟課文、遷移擴展,輔助的討論,幫助學生.總結規(guī)律。通過互評,澄清了認識。
綜觀此課,授課效果極佳,是建構主義理念下的大膽嘗試。
作者郵箱: caona1109@163.com
建構理論指導下的語文教學——《孔雀東南飛》教學(網(wǎng)友來稿)由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頻道http://www.thephantastics.com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建構理論指導下的語文教學——《孔雀東南飛》教學(網(wǎng)友來稿)】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教學中建構主義理論的應用研究08-22
淺談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內容框架的建構08-20
《孔雀東南飛》教學反思04-04
孔雀東南飛教學反思03-24
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教學行為建構08-24
精要好懂有用 建構語文教學內容的總體原則05-05
新課標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08-22
略論高職英語建構主義合作教學08-18
孔雀東南飛教學反思11篇04-21
初中語文教學理論的轉變性分析探究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