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乘著音樂的翅膀》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乘著音樂的翅膀》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乘著音樂的翅膀》教案 1
【活動目標】
1.通過對音樂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進而養(yǎng)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tài)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與追求。
2.通過對音樂作品的感受和評價,培養(yǎng)將聽覺形象轉化為語言形象的能力。
3.通過創(chuàng)作班歌,引導學生走進音樂,培養(yǎng)學生寬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
【活動準備】
1.搜集整理一份關于音樂史、音樂流派的參考資料書目。
2.準備多媒體教學設備和一些音樂磁帶、光盤。
3.邀請音樂老師一同參與,共同指導。
【課內探究】
活動一:悠揚的旋律,生動的故事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猶如天籟之音的旋律無不伴隨著一段段真摯動人的情感,無不衍生出一個個催人淚下的故事,它是有靈魂的,有血脈的,有溫度的。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在貴州麻嶺風景區(qū),正在高空行駛的纜車突然墜落,車上的游人以加速度墜入山谷的那一刻,一對年輕的父母用雙手托起兩歲半的孩子,在自己撞向巖石的瞬間保住了孩子的性命,他們的舉動深深地打動了著名歌手感動了韓紅,她收養(yǎng)了這個小女孩并為此創(chuàng)作了一首歌——《天亮了》(播放歌曲)。
1.聽了這首歌和它背后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歌曲以孩子的回憶敘述了事件,歌手的'動情演唱震撼人心,其中最打動你的是哪一句?一起唱一唱。
他用他的雙肩托起我重生的起點
黑暗中淚水沾滿了雙眼
不要離開不要傷害
我看到爸爸媽媽就這么走遠
留下我在這陌生的人世間不知道未來還會有什么風險
我想要緊緊抓住他的手
媽媽告訴我希望還會有
看到太陽出來
媽媽笑了
天亮了
3.父母留給我們生命,含辛茹苦把我們養(yǎng)育,生死關頭還把生的希望留給了我們,作為人子,應該怎樣對待父母呢?
4.同學們能不能把你知道的音樂背后的故事或者你和音樂之間的故事講一講嗎。
活動二:美妙的樂曲,文學的精靈
其實只要關注生活中的細節(jié),就會聽到音樂隨時在耳邊響起。比如木門吱吱的轉動聲,雨點拍打屋檐的嗒嗒聲,風吹林海的松濤聲,浪浴岸石的輕吻聲,婦拍兒乳的搖籃曲,包括同學們在教室里朗讀古詩的聲音都是那么動聽,如果把它配上樂曲那將是一場音樂與文學交融的聽覺盛宴。
1.請欣賞一首樂曲《月滿西樓》。
這首樂曲的歌詞是宋代一位著名的女詞人所寫的一首詞,你知道這首詞的詞牌名嗎?哀婉的樂調,凄清的氛圍,纏綿的曲子傳遞出女詞人怎樣的情感呢?
2.請同學們說一說,還知道哪些歌曲是由古詩詞改編而來的?
3.我們欣賞了古詩與音樂的結合,曲調悠遠美妙,我們自己是否也能給古詩配配樂呢?下面,給大家一點思考時間,看看能否把本冊書上的古詩用現(xiàn)代音樂的調子套上去呢?請大家試一試。
活動三:最愛的音樂,精彩的訴說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音樂,不僅在于它有動人的旋律,還在于它深刻的內涵,它豐富我們的頭腦,蕩滌心靈的塵埃,砥礪我們的人生。
1.舉辦競猜活動,欣賞歌詞,搶答歌名:
(1)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么,擦干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么,擦干淚不要問為什么!()
(2)總有一天我有屬于我的天,讓風吹干流過的淚和汗,總有一天我有屬于我的天。——()
(3)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鐘,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把握生命里的每一次感動和心愛的朋友熱情相擁,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讓真心的話和開心的淚在你我心底流動!()
(4)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給我希望,我終于看到所有夢想都開花,追逐的年輕歌聲多嘹亮!()
2.說一說以上這些經典歌詞對你的啟迪。
活動四:集體的力量,共同的心曲
賞罷樂曲,讓我們展現(xiàn)一下青春的風采,拿出我們斐然的文采伸手一試吧,大家自動結成小組以難忘初中生活為主題創(chuàng)作歌曲,可套用你所喜歡的任何一首歌的曲子。
小組討論并集體創(chuàng)作。請同學們集體根據(jù)改編的歌詞唱一遍。
【有關資料】
西南聯(lián)合大學校歌歌詞
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校歌是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在民族危亡關頭,為樹立民族自信心,振奮全體師生的精神,在幾經討論、遴選的基礎上確定的。最終入選的是中文系教授羅膺中(羅庸)用《滿江紅》詞牌所填寫的歌詞,由聯(lián)大教師張清常譜曲。全詞如下:
萬里長征,辭卻了五朝宮闕。暫駐足,衡山湘水,又成別離。絕徼移栽楨干質,九州遍灑黎元血。盡笳吹,弦誦在山城,情彌切!
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yè),須人杰。便一成三戶,壯懷難折。多難殷憂新國運,動心忍性希前哲。待驅除仇寇,復神京,還燕碣。
【結束語】
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飛翔,不論成長的道路多么艱辛,都不要停下我們的腳步,從挫折中汲取力量,不辜負水的柔情山的美,不辜負每一朵花的開與落,把我們普通的步子走出詩的韻律,讓我們單調的日子飛出歌的旋律!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在戲劇教學中,教師承擔的不僅僅是讓學生知道有“戲劇”這種文化樣式,更應該讓學生從“戲劇文學”這一語文課堂,走進生活大舞臺,去領略百味人生。讓我們帶領孩子們走進戲劇品讀人生,那時,我們的戲劇將會更美,我們的人生也將會更美!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乘著音樂的翅膀》教案 2
【活動目標】
。、通過對音樂作品情緒、格調、思想傾向、人文內涵的感受和理解,使學生在真善美的音樂藝術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在音樂中汲取那些催人奮進的力量,進而養(yǎng)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與追求。
。、通過對流行金曲中的勵志歌曲的感受與評價,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體驗,培養(yǎng)學生將聽覺形象轉化為語言形象的能力。
。、通過創(chuàng)作歌詞,引導學生走進音樂,同時樹立學生在困難中不時進取,不時奮斗的信心和勇氣。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一份有關音樂歷史的資料,重點圈出音樂史上那些以表示“與命運抗爭”為主題的樂曲;準備一份流行金曲中的“勵志歌曲”曲目,供學生參考;把班級內所有的學生分為四組,指定組長,組織活動。
2、學生:查找有關音樂故事的資料,把它寫成介紹短文,可以是樂曲自身的故事,也可以是自身和樂曲之間的故事;根據(jù)“勵志歌曲”曲目,有選擇地聽幾首歌曲,想一想自身聽后的感受;小組合作創(chuàng)作班歌歌詞,主題是“迎接中考,挑戰(zhàn)自我”,并把歌詞的內容填入熟悉的旋律中,組織演唱。
【活動時間】
兩周。
【活動展示】
課時。
【輔助設備】
多媒體。
【展示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活動的題目是“乘著音樂的翅膀”,所以今天在課堂上涉和的所有樂曲,會唱的就唱起來,會哼的就哼起來,讓我們真正把心靈沉溺到音樂中去,好嗎?
生:好。
師:下面,請大家閉上眼睛,我先給大家聽一段樂曲。
。úシ咆惗喾摇睹\交響曲》,學生很投入地聽。)
師:大家能說出這首樂曲的名稱嗎?
生(齊聲回答):是貝多芬的《命運交想曲》。
師:在聽曲子的時候,你想到了什么?
龔運鴻:我想到了貝多芬坎坷的命運,曲折的一生,但是他仍然留給我們很多杰出的作品。
孫昉瑜:我很興奮,很激動,里面似乎有很明顯的意象。我仿佛看到一片洶涌的大海,它在狂奔,在怒吼,與風格斗,壓下風的氣焰。此時的貝多芬正在與命運交戰(zhàn)吧,在他的音樂中我分明感受到了這種抗爭的力量。隨后是一段平靜的旋律,大海恬靜下來顯得更深沉。接著,平靜中隱藏的喜悅露出來了,魚兒躍起,跳起舞來,也許音樂家已經用他的意志戰(zhàn)勝了艱難的命運,勇往直前了吧。(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師:這是一首壯懷激烈的曲子,那種激情,那種動態(tài)的美,那種高傲與狂放,著實讓人驚嘆。這首曲子就是有這樣的一種魅力,當你仔細去聆聽的時候,就能感受到一種“扼住命運咽喉”的力量。在我們的音樂世界中,流傳著許多有著傳奇經歷的樂曲,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插上翅膀,飛進音樂的國度,去尋找那些能催人奮進的力量吧!
二、難忘的旋律,生動的故事
。ㄓ蓸非礁枨,學生交流展示。)
師:時間總悄悄流逝,但在我們的記憶中,留下了許多難忘的旋律和生動的故事。今天和老師一起主持活動的,還有我們的伙伴應亞芳同學(以下簡稱“小應”),聽說在她小的時候,特別喜歡聽舒伯特演奏的《野玫瑰》,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讓我們來聽聽她講述的音樂故事吧!
小應:那晚,舒伯特從學校練完琴回家,夜色籠罩的街上顯得有些凄清,只聽見風聲,只看到路燈閃爍。路過一家雜貨店時,他忽然看見一個跟自身學過音樂的窮男孩。夜這么深了,他還站在寒冷的街頭干什么?他看見男孩拿著一本書和一件舊衣服,他明白了,小男孩是要買掉這兩樣東西,可是誰會買一件破衣服和一本無用的書呢?濃重的夜色中,小男孩充溢憂郁和無奈的眼里噙滿了淚水。舒伯特是個窮音樂家,靠教音樂為生,他甚至和同伴合穿一件外套,他將衣兜掏了個遍,把錢交給男孩:“把書買給老師吧!”男孩感激地把書給他,舒伯特說:“快回家吧!夜深了!”小朋友轉身跑了,但他很快回頭喊到:“謝謝您,老師!”舒伯特看著男孩消失在街的盡頭。他隨手翻著舊書,忽然他看到一首詩,禁不住朗誦出聲──這是歌德的《野玫瑰》,他仿佛看見了野玫瑰,聞到了香味,一段清新親切的旋律在他的心里泛起如花的漣漪。他飛奔回家,記錄下了這首曲子。這就是一直傳唱至今的《野玫瑰》,那一年,他才18歲!
小應:舒伯特是與貧窮做斗爭,而莫扎特卻要和死神較量,下面就讓我們傾聽葉煒軒所講述的莫扎特和《安魂曲》的故事。
葉煒軒:奧地利作曲家沃爾岡?阿瑪臺烏斯?莫扎特,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但他僅僅活了三十六歲,繁重的創(chuàng)作演出和貧困的.生活損害了他的健康,使他過早地離開人世,他的音樂作品成為世界音樂寶庫的珍貴遺產。莫扎特的晚年生活每況愈下,身體也越來越糟,因為莫扎特一生中最后的兩年是他經濟最困難的時期,終于,他在1791年12月5日離開了人世。但他仍留下一個永久的遺憾,那就是他生前未能完成的《安魂曲》。有一天,一位神情冰冷,身穿黑衣的陌生人前來訪問,他請大師為他寫一首《安魂曲》。陌生人走后,身心交瘁的莫扎特聯(lián)想到自身的現(xiàn)狀,含著眼淚對妻子說,這部作品將為他自身而寫。他帶著一種狂熱的拼死勁兒開始寫最后一部作品――《安魂曲》。莫扎特處于過度勞累之中,他解脫不了這部“為死亡而作的彌撒曲”是為他自身而作這樣的一種念頭。他認為自身不能活著完成了,因為他面對的是時間,時間是冷酷的,它不會同情任何人,包括音樂天才莫扎特。但莫扎特仍鞭笞自身來寫這部充溢死亡景象的杰作,開始了與時間進行的悲劇性競賽。一個永遠的遺憾是,這場競賽的勝利者是死神!栋不昵穼懙揭话霑r,莫扎特再也握不住手中的筆……這部傳世之作的完成者是他的得意門生修斯梅爾。莫扎特也許為未能完成《安魂曲》而抱憾終身,但如今全世界都在贊美他的天才,我想他的靈魂真正可以安息了。
師:莫扎特用生命和時間賽跑,用生命中最后的火花點燃了藝術之燈;氐剑保担埃岸嗄昵暗闹袊艖(zhàn)場,一曲雄渾的《敕勒歌》給那些面臨絕境的將士注入了一股必勝的信念。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乘著音樂的翅膀》教案 3
大家好!我是來自且末縣中學的一名語文老師,我叫劉慶霞。今天說課的題目是《乘著音樂的翅膀》,計劃從以下六個方面來說課:
一、說教材和學情
在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戲劇單元)出現(xiàn)這樣一課綜合性學習活動課,這對于進入中考復習階段,略顯倦怠的學生們來說,是值得慶幸的。
音樂使人放松,學生也喜歡沉醉在音樂的世界里。因此將語文與音樂整合,輔助于多媒體課件,強烈的視聽效果,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將聽覺形象轉化為語言形象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表達能力。另外,結合教材內容,還能達到輕松復習的效果。
此外,本課綜合性學習內容的安排,可以就學生更感興趣的主題,采取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選擇學生最喜歡的語文表達形式,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過本次活動,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積極主動創(chuàng)新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審美能力和表達能力。
2.過程與方法:
課前一周,教師組織學生按興趣自由結合分組,充分準備資料。在這期間,教師指導學生利用閱讀課或課余時間,重讀課本中與音樂有關的篇章,或網絡搜集與音樂相關的資料(成語、故事、名言、名曲等)并制作成幻燈片,以備課上展示交流。對于有興趣進行詞曲創(chuàng)作的學生,幫助請教音樂老師,完成創(chuàng)作。
在學生的準備過程中,教師要及時了解他們的合作探究情況,隨時給予指導,幫助整合資料,為授課打好基礎。
課上,教師引導,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讓他們充分展示自我。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次活動,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體味其中的文學內涵,開闊視野,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養(yǎng),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說重難點
重點:課前進行充分的準備,能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難點:用文字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四、說教法、學法
1.教學活動前一周布置準備工作,積極組織、引導學生團結合作、主動探究。
2.輔助于多媒體課件,課堂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一起分享準備的成果,一起交流對音樂的感悟,鼓勵學生對音樂個性化的理解。
3.由于本課的特殊性,容易上成音樂課,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正確引導,使學生在感悟音樂的魅力的同時,個性化解讀音樂,體味蘊含其中的文學內涵。
4.在學生自我表達過程,教師要及時捕捉隱含的寫作信息,有意識地滲透寫作指導。
5.聽、說、讀、寫相結合,調動學生各種感官,使每位學生有所學有所獲。
6.采用音樂烘托法、競賽激趣法、語言描述法、創(chuàng)作展示法等多種教法相結合。
五、說教學環(huán)節(jié)
本課準備四個環(huán)節(jié)(四個活動):活動一、聆聽經典、感悟魅力;
活動二、講述故事、玩味文學;活動三、創(chuàng)意表達、展我風采;
小結評優(yōu)、作業(yè)設計
活動一、聆聽經典、感悟魅力
本活動分三個步驟進行:導入、歌曲競猜、名言集錦。
(一)導入:
多媒體播放音樂《明月幾時有》,引入本課的學習。
聽完歌曲后,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最喜歡的一句詞,并說說喜歡的理由。(這一設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放松中復習教材中名句,有機地把音樂與文學結合起來。)
(二)歌曲競猜
教師播放音樂片段,學生競猜歌名,或相關作品、作曲、歌手等。(這一環(huán)節(jié),內容伸縮性較大,教師可根據(jù)自身愛好選曲。我選的曲子就有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主題曲,當然,也有當下流行的深受廣大中學生喜愛的歌曲,像《荷塘月色》、《卷珠簾》等。這樣,使學生在搶答過程,把音樂和教材內容緊密結合起來,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轉為主動求知,激發(fā)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還體現(xiàn)了教師的平等觀念,拉近了師生距離,把學習氣氛推向高潮。)
。ㄈ┟约\
音樂的魅力是無法抗拒的,好多名人對音樂有精彩評價,多媒體課件出示有關音樂的名言。
學生課件展示、交流小組搜集的音樂名言。鼓勵學生表達自己對音樂的認識和理解。(這一環(huán)節(jié),將學生由聽覺意境帶到語言世界。)
活動二、講述故事、玩味文學
本活動分為兩個步驟:音樂故事聯(lián)播、成語競說。
。ㄒ唬┮魳饭适侣(lián)播
難忘的旋律,生動的故事。
每組派代表用幻燈片的形式展示課前搜集的有關音樂的故事,展示后交流自己的體會與感悟。(這一設計,使音樂與故事交融,恰恰體現(xiàn)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審美與表達。有講述、有聆聽、有表達、也有積極的思維體驗……還能讓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表達相機做寫作指導。)
(二)音樂成語競寫
中國的成語故事中有很多與音樂有關,采用小組板書競賽的形式展開,讓學生在競賽游戲中學語文,悟音樂。
活動三、創(chuàng)意表達、展我風采
本活動分為兩個步驟:自由表達,自我展示。
。ㄒ唬┳杂杀磉_
請學生用一首歌表達此時的心情,或獻給即將畢業(yè)的`同學,或作為本節(jié)課結束曲,并說明理由。(學生自由表達,教師鼓勵學生對音樂個性化的理解。)
。ǘ┳晕艺故
多媒體課件出示北大和清華的校歌;學生表演自己的原創(chuàng)歌曲。 (這一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又很好地把音樂和文學結合起來,讓學生感悟到音樂的魅力、生活的美好,又自然過渡到寫作。)
活動四、小結評優(yōu)、作業(yè)設計
本活動分為三個步驟:課堂小結、評選獎項、作業(yè)設計。
(一)課堂小結
教師針對本課內容作總結,并簡要評價學生表現(xiàn)。
。ǘ┰u選獎項
針對學生在課上表現(xiàn),評選出最佳團體、最佳個人、最佳創(chuàng)意等獎項。這也符合學生的心理,他們付出了,都想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認可,鼓勵和表揚。
。ㄈ┳鳂I(yè)設計
本著尊重學生的選擇,讓學生自由發(fā)揮特長的原則,學生在兩道題中任選一題完成。
1.創(chuàng)作歌曲,體現(xiàn)當代中學生的生活狀態(tài)和精神風貌。
2.自選歌曲,反復傾聽,選好一個角度,寫一篇文章。
(這一環(huán)節(jié),由課上延伸到課下,既讓學生對本次活動整合歸納,又使他們對本課內容消化升華。)
說反思
總之,本節(jié)課倡導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小組成員是自由的組合,更利于很好的合作。他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去探究,而感興趣的內容讓他們更樂于主動探究;希望在展示中獲得老師同學的肯定的愿望,又讓他們在課外自覺下功夫對選定的內容作較深入的探究;在活動過程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具有學習積極性及主動的參與精神。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乘著音樂的翅膀》教案】相關文章: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08-16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漫話探險..08-16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關注我們的社區(qū)》08-16
乘著音樂的翅膀作文04-18
七年級下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設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