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敬畏生命、熱愛生命》
教學目的:1.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文章的脈絡和主旨。
2.品味一些語句。
3.認識生命的木質、生命的意義,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目標1 目標2
教學難點:目標2
課前預習:閱讀這兩篇文章,了解文章大意。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課前三分鐘(讀書感受)
二、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從文題入手,憑語感揣摩"敬畏"的內涵。比較"敬畏"與"熱愛"的內涵,試找出二者
之間的聯(lián)系,對兩篇文章的內容進行預測。說說哪個標題對你更有吸引力,為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三、整體感知課文。
1.朗讀課文《敬畏生命》。
以座次為順序,請同學單個、分段朗讀課文,便于老師發(fā)現(xiàn)讀錯的字音,加以糾正。
讀前提請注意下列字的讀音:
纖維 渾然不覺 奢侈 湖畔 蔚然成陰
要求同學:標記出能與你產生共鳴的語句或是暫時不理解的語句。
2.討論《敬畏生命》的內容和大意。(目標1)
說出你最喜歡的句子,最好能說說為什么。
說說你暫時不理解的句子,提交集體討論。
可以組織全班對下列語句中帶點的詞進行揣摩,領會疑難句的含義。(目標2)
A."我?guī)缀跏堑谝淮斡鲆娚?-雖然是植物的。"("生命"在這里不僅指生命傳遞的形式,更指生命的內涵,或理解為生命的意義。)
B."我不能不被生命豪華的、奢侈的、不計成本的投資所感動。"(因為樹不分晝夜的飄絮飛種,而最后可能只有一顆種子足以成樹,所以說生命的形成是耗費了巨大成本,因而是"豪華""奢侈"的。)
C."那顆種子曾遇見了一片土地,在一個過客的心之峽谷里,蔚然成陰,教會她怎樣敬畏生命。"("土地"比喻作者的心田,即"一個過客的心之峽谷"。"敬畏"在文中是敬重、不敢輕視的意思。這個句子含蓄地寫了由樹木飛絮飄種所得到的人生感悟。)
3.朗讀課文《熱愛生命》。
注意下列字的讀音。
領略(lue)存在(cun)品嘗(chang)
要求標記出最能體現(xiàn)作者熱愛生命的語句和暫時不理解的語句。
4.討論《熱愛生命》。
①作者是怎樣看待生命的?哪些句子最能體現(xiàn)作者對生命的熱愛?
品味下列語句。(目標2)
A"我們的生命受到大自然的厚賜,它是優(yōu)越無比的。"(生命是經過數(shù)十億年的時光演化而來的,是自然的哺育,也是自然的杰作,無可比擬。)
B."生之本質在于死。"(有生就有死,沒有死也就沒有生。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種形式。)
C."只有樂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惱。'"(因為好好享受了生活,對死亡就不感到遺憾。)
D."生活樂趣的大小是隨著我們對生活的關心程度而定的。"(關心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的樂趣,更好地享受生活。)
E"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暫,我愈要使之過得豐盈充實。"(用"豐盈充實"的生活使生命相對延長。)
四、教師小結(思想教育)
這兩篇短文都是談生命問題,學習后大家一定有許多感受。對于一個初中生來說,生命剛剛開頭。今后我們要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呢?我們也必須"敬畏生命""熱愛生命",讓我們的生命在人類歷史的銀河中發(fā)出一點光和熱。
五、布置作業(yè)
A、抄寫課前字詞。
B、完成練習一、二。
C、討論這兩篇文章的異同。
六、說課精要:把這兩篇文章放在一起閱讀,有利于他們整體感知。
七、教學結構:導入--朗讀--感知--討論--小結。
八、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比較閱讀的方法。
2、認識生命的木質、生命的意義,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目標1 目標2
教學難點:目標1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課前三分鐘(課外閱讀讀后感)
二、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請一學生談談對這兩篇文章的感想。
三、回顧課文內容。
男、女同學分別集體朗讀《短文兩篇》。
思考:兩位作者對待生命的看法有哪些相同之處?最好能找出相關的句子加以說 明。你更喜歡哪篇文章,為什么?
四、比較兩篇短文的思想內容。(教師明確比較的幾個方面)
1.討論相同處。
"敬畏生命"和"熱愛生命'堵D有珍重生命的意思。
兩篇文章都談到了生命值得珍重的理由!毒次飞氛J為大自然傳遞生命的壯舉是"驚心動魄"的,生命是"豪華"、"奢侈"的,因而是可貴的,彌足珍惜!稛釔凵氛J為"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賜,它是優(yōu)越無比的",因而值得"熱愛"。
對于生命的本質,兩篇文章的觀點相近!毒次飞返淖髡咧"震撼"于飛絮飄種的情形,是因為她被大自然傳遞生命的無私、執(zhí)著、不求回報所感動,由此第一次發(fā)現(xiàn)了生命的本質!稛釔凵返淖髡咭舱J為"生之本質在于死",有生有死,生命才得以延續(xù),因此"對隨時告別人生,毫不惋惜"。
兩位作家都表現(xiàn)出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敬畏生命"有不敢輕慢的意思,可以推斷作者不會隨便打發(fā)日子,游戲人生。《熱愛生命啪作者更是積極進取,"靠迅速抓緊時間,去留住稍縱即逝的日子"。
2.比較不同之處 ①"你更喜歡哪篇·為什么?"這是一個開放性話題;,可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獨特感受來談。討論中自然會接觸到兩篇文章的不同處。
《敬愛生命 》側重于對生命的認識,《熱愛生命》側重于對生命的"利用"。 《敬愛生命》是文章的結論,《熱愛生命》是文章議論的前提。
《敬愛生命》是文章的結論,《熱愛生命》是文章議論的前提。
②哪篇文章對我們更有啟迪?為什么?
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談。如:我們生活中有沒有輕視生命的現(xiàn)象?你怎樣看
待"享受生活"的觀點?你認為應該怎樣度過"令人不快的時候"?你有沒有"細細品嘗"
"生活樂趣"的習慣?你認為熱愛生命最好的方式是什么?(目的在于樹立生命意識,倡
導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五、比較兩篇文章的寫作特色。
討論:
l..兩篇文章的表達方式各以什么為主?
2.《敬愛生命卜文的描寫和抒情是怎樣相互照應的?"第二天的情形完全一樣。我感到詫異和震撼"。哪些描寫性句子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3.《熱愛生命)}一文談到了哪兩種相對應的人生觀?文章有幾處對比?對比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在對比中觀點更鮮明更突出。通過對比,批判悲觀厭世虛無主義的人生觀,給人以警醒;倡導積極樂觀的人生觀,給人以啟迪。)
4.兩篇短文寫作手法上最突出的特點各是什么?(前者即景生情,后者對比論證。)
六、比較兩位作家的風格。
1.作者介紹。
張曉鳳,1941年生,臺灣女作家,散文往往以自己日常生活、所見所聞為引子而生發(fā)開去,在連翩浮想中探索一些關于生命意義、善良和美的主題,以細膩、敏悟見長。
蒙田,法國文藝復興后期最重要的人文主義作家,與培根、莎士比亞等偉大作家一樣,是一位不朽的人物。作品"明哲善辯""精于心理分析","文風簡樸"。
2.就這兩篇文章說說作者的語言風格。(前者細膩、含蓄、清新;后者樸素、明辯,富有邏輯性。)
(以上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有一個自由發(fā)表意見的機會。教師要解答方面給給予必要的提示和引導,防止學生無從下手而亂說一通從而有效果可言)
四、教師小結(思想教育)
這兩篇短文都是談生命問題,學習后大家一定有許多感受。對于一個初中生來說,生命剛剛開頭。今后我們要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呢?我們也必須"敬畏生命""熱愛生命",讓我們的生命在人類歷史的銀河中發(fā)出一點光和熱。
五、布置作業(yè)
A、抄寫課前字詞。
B、完成練習一、二。
C、討論這兩篇文章的異同。
六、說課精要:把這兩篇文章放在一起閱讀,有利于他們整體感知。
七、教學結構:導入--朗讀--比較閱讀--討論--自由發(fā)表意見--小結。
八、教學后記:
【《敬畏生命、熱愛生命》】相關文章:
敬畏生命08-22
敬畏生命的作文03-03
敬畏生命優(yōu)秀作文08-17
敬畏生命小學作文02-04
敬畏生命作文02-24
熱愛生命08-17
生命的熱愛作文06-02
熱愛的生命的作文05-15
熱愛生命02-18
敬畏生命的作文500字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