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摒棄假性學習 提高訓練效益
兩位老師教學“聰明”這一詞語,聽后頗有感觸,現將教學過程簡錄如下:
A
師:聰明是什么意思?
生:聰明就是會動腦筋。
師:對。那我們怎么來記住“聰明”這兩個字呢?
生:“聰”字左邊是個“耳”,右邊是個“總”,合起來是個“聰”,聰,聰,聰明的“聰”。
生:“明”字左邊是個“日”,右邊是個“月”,合起來是個“明”,明,明,聰明的“明”。
師:這兩位同學說得很好。我們一起照他們的方法來記一記。(學生齊聲說。)
B
師:你們知道,歷史上哪些小朋友很聰明?
生:司馬光很聰明。一個小朋友掉到大水缸里,司馬光舉起一塊石頭,把水缸砸破了,救出了小朋友。
生:曹沖很聰明。他想出了巧妙的辦法來稱大象。
師:那么,聰明是什么意思呢?
生:聰明就是會動腦筋。
生:聰明就是有辦法。
師:小朋友想成為一個聰明的人嗎?
生:想。
師:要想成為一個聰明的人,關鍵是要用好我們身上的四件寶。這四件寶是耳、眼、口、心(師依次板書“耳”“口”“心”,完成了“聰”字的完整板書。大家要用耳朵多聽,眼睛多看,嘴巴多說,心里多想。這四件寶如果能堅持日日用,月月用(師板書“日”和“月”合成“明”字),人就會變得越來越聰明。
[評析]
兩位老師教學同一個詞語,訓練設計不同,提問方法不同,教學效果也迥然不同。前一位老師的教學存在著以下不足:一是教學環(huán)節(jié)前后割裂。把詞義教學和字形教學明顯地分裂成兩個部分,各自孤主,相互間缺乏必然的聯系。對學生來說,詞義和字形是兩個不同的學習對象,需要分別去理解掌握,增加了學習的難度。二是教學過程形式化。老師要學生說說怎樣來記住“聰明”這兩個字的字形,學生用了類似于公式的結構分析法來辨析。其實,漢字中的合體字幾乎都可以用這個公式來套,學生并沒有積極思考,想辦法如何有效地去記住這兩個字。實際上,這是一種較有代表性的“假性學習”,并不能真正幫助學生識記字形,學生的思維并沒有真正啟動,幾乎沒有什么訓練價值可言。
后一位老師的教學設計則明顯優(yōu)于前者,具有多方面的訓練價值,體現了較強的聚合性。一是聯系舊知理解詞義。這位老師先聯系學過的課文讓學生說說歷史上哪些小朋友很聰明,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理解詞義。這樣就借助學生已有的感性認識,把“明”的詞義納入了原有的認知結構之中,實現了概念的同化,掌握了新知。二是運用形象手段幫助學生識記字形。針對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的特點,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分析“聰明”這兩個字的字形,形象化的比喻伴隨著教師的板書,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這兩個字的字形借助現實的可以觸摸的東西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里。三是有機地滲透了思想教育。要想成為一個聰明的小朋友,必須用好身上的四件寶,而且要日日用,月月用。借助特定字形的巧妙分析,學生在識億字形的同時,也受到了形象的思想教育。上述三方面的訓練價值有機地融合在這一教學過程中,使這一教學片斷成為課堂教學的一個精品。
兩位老師教學“聰明”的教例告訴我們。課堂教學中語言文字訓練要堅決摒棄形式主義的假性學習,教師在訓練設計上要優(yōu)化組合,體現多方面的訓練功能,實現多方面的訓練價值,從而有效地提高訓練效益。
摒棄假性學習 提高訓練效益由范文先生網教案頻道http://www.thephantastics.com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摒棄假性學習 提高訓練效益】相關文章:
開展合作性學習 提高語文教學效益05-22
提高語文教學效益策略談08-23
創(chuàng)新管理機制提高管理效益08-16
對如何提高醫(yī)院經濟效益的探討04-14
加強說話訓練 提高學生素質05-06
提高企業(yè)經濟效益的途徑政治教案08-23
彰顯地理學科特色提高地理課堂效益08-20
如何提高學習英語興趣08-24
利用口令法提高學生隊列訓練的興趣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