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午夜福利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白浆_8乄8X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国产AV大片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范文大全>計劃方案>“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設計與實踐研究”課題實施方案

“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設計與實踐研究”課題實施方案

時間:2022-08-23 13:17:27 計劃方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設計與實踐研究”課題實施方案

  “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設計與實踐研究”課題實施方案
  
  一、課題名稱
  
  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設計與實踐研究  之  “家鄉(xiāng)·社會·文學”
  
  二、研究的現(xiàn)實背景及意義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語文“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為了實踐這些基本理念,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目標,將“綜合性學習”與“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并列,共同組成語文學習內容的五大板塊。
  
  綜合性學習是語文學科的課程內容,其實質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活動過程和實踐探究過程。課改以來,語文綜合性學習已經邁出了探索的步伐,但作為鄉(xiāng)鎮(zhèn)中學,結合本鎮(zhèn)教育現(xiàn)狀,90%以上的學生來自于農村家庭,我深切的體會到在語文綜合性學習方面所存在的問題的嚴峻性。學生閱讀面窄、語文學習興趣不濃、語文素養(yǎng)不高,亟需改變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多渠道、多層面的實踐學習機會,拓寬視野、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和協(xié)調發(fā)展。而大部分教師對綜合性學習的認識還存在誤區(qū),在實施上還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他們認為綜合性學習是語文教學的“附屬”“添頭”和“裝飾”,在教學中不作為或作為不夠,隨意性強,缺乏計劃性;有的過分依賴于課本,唯教材是從,把綜合性學習當作課堂作業(yè)來完成;有的把綜合性學習當作訓練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一種形式和手段,將綜合性學習課上成閱讀課;有的把綜合性學習當作課來上,把內容當作課文來講……更有一部分教師急功近利的追求學生的應考成績,根本不從事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設計和實踐,不能立足于學生終生素養(yǎng)的形成,不能立足發(fā)展和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有悖于現(xiàn)代教育理論和規(guī)律,有悖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目標,有悖于《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更有悖于教師的職業(yè)職責。
  
  基于這種現(xiàn)狀,我們在區(qū)教研室的引領下著手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設計和實踐研究,期望解決以上問題,探索出適合本校實際的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體系。
  
  三、理論依據(jù)
  
  崔巒在《《/SPAN>語文課程標準>關注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一文中指出:“日本的‘綜合性學習時間’是超越學科的、橫向的、綜合的學習。我國《語文課程標準》中的‘綜合性學習’則是植根于語文學科的、與其他學科有交叉融合的綜合性學習,和日本的‘綜合性學習時間’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它突出自主性,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從學習內容的確定,學習活動的組織實施,到學習成果的呈現(xiàn),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權。它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注重在綜合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精神和創(chuàng)新實踐的能力。因為是語文課程中的綜合性學習,它又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
  
  “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綜合”至少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能力的綜合。要完成綜合性學習,起碼應具備資料的搜集能力、資料的分析判斷整合能力、與同伴的協(xié)作能力、探究能力、探究性論文的寫作能力、匯報展示能力和資料分類積累能力。在這個基本要求之上,力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研究能力。二是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的綜合。綜合性學習的內容不再僅僅局限于語文學科內,而是拓展到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走向了學科的交叉和融合。
  
  四、課題界定
  
  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乃至整體素質的全面發(fā)展為目標,通過優(yōu)化語文學習環(huán)境,整合語文學習資源,努力構建課內外聯(lián)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采用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主的豐富多采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寬學生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和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綜合運用各學科的知識和技能,促進學生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和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fā)展。
  
  五、研究目標
  
  1、改變學生語文學習的狀態(tài),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2、初步構建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體系。探索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語文性”, 研究建立語文綜合性學習中的新型師生關系。有效地開掘本地潛在的本土資源,關注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整個過程,注重提高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效性,從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重角度去研究,使項目設計及過程實施體現(xiàn)語文學習的有序性、階段性和漸進性。
  
  3、研究建立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過程性和終結性評價方案,改善現(xiàn)行教育范式對學生的不良影響,讓成績成為改造教學過程的自然結果。
  
  六、研究對象
  
  七——九年級的學生
  
  七、完成課題的可行性分析
  
  1、學情分析
  
  初中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易于接收新鮮事物,喜歡探索、樂于實踐,并且有一定的自我意識和自控能力,思維水平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綜合性學習以其新穎的學習方式,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多樣的實踐機會,易于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綜合性學習旨在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讓學生親歷問題的提出、設計、操作、成果表達和檢驗等探究過程,體驗過程、積累經驗,掌握問題探究的策略與方法,發(fā)展科學態(tài)度和創(chuàng)新精神;并通過聽說讀寫的全方位訓煉,提高語文素養(yǎng)。
  
  2、師資條件
  
  2011年,我校順利通過了省級課題的結題,語文組陳允紅校長、王孝珍老師參與其中,積累了課題實踐的寶貴經驗,為本課題的實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陳允紅校長作為我校語文學科的包組領導,對此課題的實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并能保證研究經費的投入。課題組成員中有三人曾獲得過歷城區(qū)教學能手的稱號,陳允紅校長是濟南市語文中心組成員,各年級的備課組長教學和科研經驗豐富,組內成員有課題實驗的激情和精力,業(yè)務能力強、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較強的實踐能力。
  
  3、環(huán)境條件
  
  “語文綜合性學習研究”課題得到了區(qū)教研室領導的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同時得到了我校領導的大力支持,有課時保證。校圖書室比較豐富的藏書保證了學生的閱讀量和資料搜集。學校附近有山東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四門塔、九頂塔、涌泉以及豐富的鄉(xiāng)土資源,社會資源比較廣闊。
  
  八、研究內容(課題設計)
  
  1、主題設計思路
  
  生活中處處有語文,語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立足于“語文味”和“綜合性”兩個特點,我校語文綜合性學習以“家鄉(xiāng)·社會·文明”為總課題,根據(jù)七八九三個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成長歷程,遵循學生思維發(fā)展的規(guī)律,本著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的原則,下設三個主題,分別是:走進美麗的家鄉(xiāng)、走進廣闊的社會、走進燦爛的華夏文明。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全面提升語文素養(yǎng)的同時,開闊語文視野,關注身邊的語文元素,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社會、熱愛燦爛的華夏文明,同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2、主題及子課題設計簡析
  
  七年級設置“走進美麗的家鄉(xiāng)”主題,下設“四季風光、泉韻叮咚、民風民俗、歷史文化、物產資源、旅游名勝”六個子題,通過觀察描摹、調查訪談、資料搜集、為圖(樂)配文、詩歌朗誦、文藝表演、導游解說、主題寫作等系列語文活動擴大學生的語文視野,幫助學生認識家鄉(xiāng)、熱愛家鄉(xiāng)、保護家鄉(xiāng)、回報家鄉(xiāng),促進學生高遠立志、勤奮學習,提升生命的質量,實現(xiàn)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為家鄉(xiāng)的繁榮和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八年級設置“走進廣闊的社會”主題,下設“木石人生、網絡漫游、報刊影視、佳節(jié)詩話、街頭巷尾、異域風情”六個子題,通過觀察感悟、閱讀瀏覽、資料搜集、調查訪談、辯論賽、主題寫作、文藝表演、導游解說等活動方式,在鍛煉學生語文能力的同時,讓學生認識到廣闊的社會是語文的大舞臺,語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小到一草一木、大到遼闊的網絡,近如街頭巷尾,遠至先秦上古,要用一顆敏感的心去捕捉社會生活中的語文,感悟語文的繽紛多彩,激發(fā)對語文學科的熱愛,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學生感受生活的美好、理解生活的真諦。
  
  九年級設置“走進燦爛的華夏文明”主題,下設“當代文苑、現(xiàn)代文學、明清小說、宋詞遺風、唐詩古韻、諸子散文”六個子題,從眼前比較熟悉的文學樣式入手,沿著歷史文化的長河、逆流而上、追根溯源。引導學生賞讀古今名作、走進文化名人,追尋大師的人生軌跡,科學地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通過朗誦、資料搜集、辯論賽、情景劇表演、演講、讀后感、作文等語文形式提升語文素養(yǎng),讓學生認識到華夏文明的搖曳多姿、源遠流長,同時學習大師們積極進取、樂觀曠達、百折不撓的人生態(tài)度,強化生存意志、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志向,正確地面對人生、勇敢地面對挫折,朝著理想的彼岸揚帆遠航。
  
  3、主題及子課題一覽表
  
  柳埠一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系列主題 (總課題:家鄉(xiāng)·社會·文學)
  
  年級   主題   學期   子題   時間安排  年級負責人  階段實施者
  
  七年級走進美麗的家鄉(xiāng)
  
  第一學期   四季風光2013年9.4-10.4
  
  王元勛  趙延勇  陳法國  王元勛  冀翠萍  馬長英
  
  2013年10.4-11.4    民風民俗
  
  2013年11.4-12.4   第二學期   歷史文化
  
  2014年2.20-3.20   物產資源
  
  2014年3.20-4.20   旅游名勝
  
  2014年4.20-5.20   八年級
  
  走進廣闊的社會
  
  第一學期    木石人生
  
  2013年9.4-10.4
  
  谷立華   谷立華  王燕偉  梁偉  王加梅  張立華  網絡漫游
  
  2013年10.4-11. 報刊影視
  
  2013年11.4-12.4  第二學期佳節(jié)詩話
  
  2014年2.20-3.20  街頭巷尾
  
  2014年3.20-4.20  異域風情
  
  2014年4.20-5.20
  
  九年級
  
  走進燦爛的華夏文明    第一學期
  
  當代文苑   2013年9.4-10.4
  
  張甲芳
  
  陳允紅王英     張甲芳  宗西濤王孝珍李善紅
  
  龐立蓮孟祥國
  
  現(xiàn)代文學   2013年10.4-11.4
  
  明清小說
  
  2013年11.4-12.4
  
  第二學期  宋詞遺風
  
  2014年2.20-3.20  唐詩古韻
  
  2014年3.20-4.20  諸子散文
  
  2014年4.20-5.20
  
  九、具體實施步驟
  
  1、 準備階段:(2014.2.17----2.25)
  
 。1)查看搜索相關文獻資料,進行理論學習,把握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
  
  (2)組建課題組,制定課題方案及實施計劃。
  
 。3)學習討論研究方案,明確研究思路,落實研究任務。
  
  2、實施階段:(2014.2.26----5.16)
  
 。1)課題組成員理論學習,(www.thephantastics.com)召開課題組成員會議。
  
 。2)課題組教師按實施計劃進行實驗。
  
  小組分工——公布評價方案(參與的深度、廣度、積極性,參與人員的多少,探究成果、展示形式的活潑新穎)——在組長帶領下本著“自主——合作”的理念開展探究活動,并填寫“綜合性學習”報告冊——教師檢查督促——各組梳理探究成果,確定展示形式——分小組展示——個人自評、學生互評、教師點評,評選優(yōu)秀小組及優(yōu)秀個人——學生總結收獲,抒寫探究體驗,填寫綜合性學習報告冊。
  
 。4)召開課題研討會,進行教學設計、教學案例展評。
  
 。5) 每位教師準備一節(jié)綜合性學習成果展示課,進行研討。
  
  3、總結階段:(2014.5. 17----6.20)
  
 。1)舉辦綜合性學習成果展覽
  
  成果展示形式有:
  
  手抄報、探究報告、朗誦會、故事會、演講、小品、情景劇、辯論、歌曲、評書、相聲、三句半、繪畫、圖片展、實物展、導游、視頻、影片、紀錄片等等
  
  (2)各級部形成階段性報告,并匯總形成學校階段性報告總結
  
  十、課型設置及活動流程
  
  (一)起始課
  
  是當次綜合性學習的“立項課”和“引路”課。起始課的關鍵詞是“組織”、“策劃”“磨合”等。主要任務是:
  
  1、根據(jù)當次綜合性學習活動的主題,確定子課題
  
  讓全班所有學生先各自提出一個子課題,并說出確定這一子課題的理由以及完成這一子課題的現(xiàn)有條件,然后引導學生對眾多的子課題進行甄別遴選,最后由學生集體確定。
  
  2、教師圍繞當次綜合性學習子課題把握學情及教情
  
  分析學情主要是了解學生的學習準備情況以及各自的學習風格。教師講解研究方法、應用到的信息技術能力以及收集和處理信息的方法。教情分析主要是了解教師自己適應當次綜合性學習的教學能力和對綜合性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
  
  3、制定當次綜合性學習活動的方案
  
  包括當次綜合性學習活動的目標是什么,用哪些方法去實現(xiàn)這一目標,應采用哪些操作程序、學生的具體分工等等。子課題方案就由相應的成員來決定。教師給予適當?shù)狞c撥,幫助學生豐富和完善方案。
  
  4、規(guī)范當次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內容。
  
  5、明確當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各組的基本任務
  
  根據(jù)課題主題,對全班同學進行分組,各組分別承擔一個子課題。每個小組成員要有具體分工,各自承擔具體任務。分組的原則,一是組內成員不同的特長和愛好,二是組內成員水平能力的差異,三是組內成員各自具有的條件。采取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組合方式較好。
  
  6、具體指導當次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實施
  
  一是總體指導。要明確地告訴學生,在當次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每一個同學都必須圍繞既定的子課題開展綜合性學習,在眾多的學習資源中選擇切合當次活動的學習資源,搜集實物并做好活動記錄,隨時記下自己的感受。要根據(jù)當時的實際情況調整工作進程和方向,提出和規(guī)范綜合性學習中的行動方式,預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初步明確解決問題的策略等等。還要告訴學生要做好進行綜合性學習的知識和思想準備。沒有準備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不會取得成功的。
  
  二是進行分類指導。針對不同子課題或不同組別的學生給予具體指導。
  
  7、指導學生填寫綜合性學習報告冊
  
 。ǘ┨骄空n
  
  圍繞當次綜合性學習子課題,學生以小組或個人為單位展開某一方面的探究活動。通過對小組或個人所獲取的材料或事實證據(jù)的分析和整理,并在小組范圍內進行交流和論證,形成對小組或個人所承擔的具體任務的正確的解釋。探究課的關鍵詞是“自主”“合作” “探究”“調查” “觀察”“查找” “搜集”“整理” “分析”“運用”等。
  
  1、圍繞當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子課題開展小組和個人活動
  
  小組和個人活動的主要方式有:參觀訪問、座談調查、現(xiàn)場采訪、查閱文獻、網絡搜尋、實物取樣等。這些行為方式,就是要求學生在探究課中,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手去記錄,用自己的行動去體驗。
  
  2、圍繞當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子課題搜集和整理資料
  
  指導學生對搜集得來的資料進行歸類整理。大體可分這樣幾個方面:①實物及文字、圖片資料;②采訪記錄或音像資料;③古詩詞名句;④故事、文章;⑤古今人物軼事;⑥語文課程和其它學科課程的相關內容;⑦自然世界中的自然形態(tài)和人工形態(tài);⑧家庭資源;⑨各種文化現(xiàn)象;⑩政策、法規(guī)等。
  
  3、圍繞當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子課題整合聽說讀寫能力
  
  小組或個人的探究主要是通過對搜集得來的材料進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小組或個人所承擔的研究任務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包括:①精選與小組或個人所承擔任務內容一致的文章、詩詞、名言、警句、楹聯(lián);②遴選與小組或個人所承擔任務相照應的圖片、實物,并配以文字說明;③制作反映小組或個人出色完成所承擔任務的圖文并茂的手抄報;④寫出小組或個人所承擔任務的人物故事、人物簡介或山川風物介紹;⑤模擬表演小組或個人所承擔的任務的采訪活動的某一片斷;⑥整理出語文或其它課程中與小組或個人所承擔的任務相關聯(lián)的成果;⑦就某一實物或圖片或山川風物寫出小組或個人所承擔任務相匹配的解說詞;⑧就小組或個人所承擔任務的某一方面寫出創(chuàng)新點;⑨就小組或個人所承擔的任務中的某一問題寫出論辯發(fā)言稿;⑩寫出小組或個人所承擔任務的探究小結。
  
  4、圍繞當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子課題進行小組交流
  
  小組交流從某個角度講就是小組展示,是小范圍的展示,其目的是幫助本組成員修改、潤色和完善其成果。小組交流是全班交流的基礎,是綜合性學習的一種重要的合作形式。在以小組或個人為單位確定活動目標、活動內容、活動步驟的綜合性學習過程中,小組成員要按照計劃完成自己負責的內容,提出自己的初步探究成果,然后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大家一起整合、分析相關材料。小組成員要對本組成員的初步探究成果進行評價并提出修改意見,幫助本組成員潤色和修改其初步探究成果,然后將合作的探究成果拿到班里去交流,參加大范圍的展示。
  
 。ㄈ┱故菊n
  
  展示課的關鍵詞是“合作”、“交流”、“分享”、“體驗”。在教師的策劃和組織下,各個小組或個人用口頭、書面、實物或表演等形式依次展示小組或個人所承擔的探究任務的探究成果。各小組或個人之展示交流,可以是小組合作的探究成果,也可以是個人探究的單項成果;可以是可觀可感的圖片實物成果,也可以是某一事件的模擬表演、現(xiàn)場采訪、子課題論辯;可以是成功的喜悅、失敗的陳述,也可以是對整個學習過程的反思等等。
  
  1、教師介紹當次綜合性學習全程進展情況
  
  內容包括如何確定本次綜合性學習的學習目標及能力要求,如何確定本次綜合性學習的研究子課題,如何對本次綜合性學習子課題進行分解,如何制定本次綜合性學習的學習方案,對學生如何分組及內容分工,如何確定本次綜合性學習的研究方法,如何劃分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的課型及各個課型的具體任務等。
  
  2、學生主持人說明本次展示交流活動的大體安排
  
  說明的具體內容是:本次綜合性學習的探究主題;本次綜合性學習探究子課題的各子課題;本次綜合性學習的分組情況及各組承擔的具體任務;各組展示的先后順序及串詞;每組展示完以后稍作評價等。
  
  3、分組或個人展示小組或個人的探究成果
  
  小組或個人展示可分兩部分進行。小組負責人首先簡單介紹情況:①小組或個人在當次綜合性學習子課題中所承擔的具體的探究任務;②小組或個人在所承擔的具體的探究任務中的具體分工;③小組或個人在完成所承擔的具體的探究任務過程中所采用的方法;④小組或個人為完成所承擔的探究任務所做的工作;⑤小組或個人在分析和整理材料過程中探究情況;⑥小組或個人探究過程中的主流意見或不同意見。然后展示交流成果:①首席發(fā)言人全面展示小組或個人的探究成果;②課程資源項目發(fā)言人介紹語文或其它課程中與小組或個人所承擔的任務相關聯(lián)的探究成果;③文化資源項目發(fā)言人展示與小組或個人所承擔任務內容一致的文章、詩詞、名言、警句、楹聯(lián)等;④學校家庭生活資源項目發(fā)言人介紹與小組或個人所承擔任務內容一致的學校和家庭生活;⑤自然資源項目發(fā)言人就某一實物或圖片或山川風物配以文字說明并寫出與小組或個人所承擔任務相匹配的解說詞;⑥模擬表演項目發(fā)言人模擬表演與小組或個人所承擔任務的采訪活動的某一片斷或學校家庭生活的一角。
  
  4、小組其它成員就某一項目補充
  
  5、其它小組成員可以就自己的所知發(fā)表自己的所見和所聞。
  
  展示形式應不拘一格
  
  6、由其它組成員對小組或個人成果及過程進行點評
  
  點評內容有:該小組展示的探究成果與所承擔的任務在內容上是否吻合;該小組的成員分工是否合理,是否做到了每一個學生都有事做;該小組的探究過程是否有助于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fā)展;該小組的成果展示是否綜合運用了語文知識;該小組的探究內容是否體現(xiàn)了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整合和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聯(lián)系等。
  
  (四)總結課
  
  總結課的關鍵詞是“反思”、“互動”、“交流”、“對話”。在綜合性學習展示課結束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及時進行總結、交流,與同學們一起分享活動以后的收獲;蚍此夹〗M或個人在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的合作表現(xiàn),或暢談小組或個人在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的收益收獲,或督查小組或個人在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知識與能力的提高情況,或查找小組或個人在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尚須改進的地方并提出改進的辦法等。總結主要有問答式總結、采訪式總結、茶館式總結、對話式總結、文稿式總結、演講式總結、論辯式總結七種方式。通過這七種方式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使學生在全面總結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同時,重新認識小組或個人本次綜合性學習的活動過程,找出小組或個人本次綜合性學習的活動中的不足,充實和完善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的成果。教師要幫助學習在總結過程中學會處理資料,注意篩選信息,考慮以恰當?shù)姆绞奖磉_對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過程或探究成果的評價。
  
  1、個人總結
  
  反思個人在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過程中的行為表現(xiàn)、參與程度和合作意識、收獲、體會和不足
  
  2、小組總結
  
  反思小組全體成員在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和合作意識,小組成員在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過程中各自的行為表現(xiàn),檢索小組在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取得的突出成果,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找出小組在在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過程中主要存在的問題,組內成員在自評的基礎上互評,本組成員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實際收獲等。小組總結每一個成員都有責任和義務發(fā)言,不存在不發(fā)言的小組成員。
  
  3、全班總結
  
  全班總結的方式可以以小組為單位派代表依次發(fā)言,也可以由學生自由發(fā)言,還可以以采訪、論辯、座談的方式進行,個人總結個人的,小組總結小組的,全班總結全班的。
  
  4、教師總結
  
  著眼于學生活動的全過程,重在評價學生活動過程中的行為表現(xiàn)。教師總結可以從三個維度進行:一是對學生參與的全過程進行評述,二是對學生學習活動的效果及成果進行評說,三是對學生在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進行評議。具體地說,教師對當次綜合性學習的總結,可以關注以下幾點:①學生在活動中的參與程度和合作態(tài)度;②學生占有資料的途徑方法以及處理資料的表現(xiàn);③學生探索問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④學生對待活動中“臨時問題”的態(tài)度及處理過程;⑤學生開展活動的深入程度和體驗程度;⑥學生知識與能力綜合運用的程度;⑦學生在活動中的“交流”表現(xiàn)和成果的質量。
  
  指導學生將自己的思考和收獲填寫到報告冊中。
  
  (五) 寫作課
  
  教師及時指導學生針對本次活動進行寫作。它既可以是片段式的(如:體驗,啟發(fā),感受,評價等),也可以是一篇完整的作文。這樣就使得學生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從而避免了寫“說大話、說空話”的無味作文。
  
  十一、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在研究中,通過查閱書籍、報刊、教育檔案,全面正確地掌握語文綜合性的有關資料,避免重復勞動,提高科學研究的效益。
  
  2、行動研究法。在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中進行本課題的研究。通過活動,不斷反思、總結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中教師有效的組織策略,從而不斷改進教師的指導能力,提高學生語文實踐能力。
  
  3、調查研究法。在實驗前期、中期、后期采用問卷、觀察等方法進行調查。
  
  4、經驗總結法。在研究過程中,不斷分析、歸納并整理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組織方法的有益經驗,融入到教師們日常教學活動中,把我們的研究工作向更深層次推進保駕護航。
  
  5、案例分析法。通過主題活動的開展,就活動的內容選擇、時間安排、組織形式、活動效果進行有針對性的總結反思,由特殊到一般,然后總結出行之有效的活動組織策略。
  
  十二、課題組成員及分工
  
  1、總負責人:   陳允紅   趙延勇   王孝珍
  
  負責:(1)設計總體計劃、安排人員分工;聯(lián)絡指導機構,保障經費開支。
  
 。2)深入課堂聽課,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協(xié)調各項研究工作。
  
  (3)設計研究方案,搜集研究數(shù)據(jù),分析研究情況,撰寫階段性成果或研究報告。
  
  2、各年級負責人: 谷立華  宗西濤   張甲芳
  
  負責:(1)制定各級部的實施方案與計劃,安排好本級部人員分工
  
 。2)督促本級部老師按照方案進行課題實施
  
 。3)整理并收集本級部課題實施的相關資料(照片 錄像 教學設計 過程評價 成果展示 教育隨筆 論文等)
  
  3、階段實施者: 陳允紅  李善紅  王燕偉  王元勛   冀翠萍  孟祥國  王加梅  宗西濤  梁偉  龐立蓮   王孝珍  趙延勇  王英  張甲芳  谷立華  陳法國  張立華  馬長英
  
  負責:(1)進行綜合性學習的教學設計和活動組織
  
 。2)對學生進行階段性評價
  
 。3)整理并收集任教班級在課題實施時的相關資料(照片 錄像 教學設計 過程評價 成果展示 教育隨筆 論文等)

【“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設計與實踐研究”課題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論文08-24

學?傉n題研究實施方案(總)08-23

課題研究學習心得04-12

研究性學習課題報告范文05-31

小學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題研究個人總結08-24

《有效技能研究與實踐》課題結題報告07-17

德育課題研究實施方案(通用6篇)05-24

加強初中語文寫作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實踐研究08-24

《如何進行課題研究》學習心得08-24

課題研究心得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