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道村級便民服務室的實踐與思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街道村級便民服務室的實踐與思考
文章標題:街道村級便民服務室的實踐與思考
村級便民服務室是市行政服務中心、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的延伸,也是村級便民服務窗口。2003年12月,街道召開推行村級為民辦事全程代理制度試點動員大會,各村相續(xù)建立了便民服務室。到目前,全街道33個行政村、城東經濟股份合作社都建立村級便民服務室。一、服務內容與代辦事項便民服務室按照“農戶辦事不出村、糾紛調解不出村、信息提供不出村、致富服務不出村”,一切方便群眾的原則,把各類與群眾日常生活、生產密切相關的民政、計生、治安、土管等項目和社會矛盾調處、社會保障服務等都納入服務范圍,基本涵蓋農村方方面面,實現了手續(xù)審批、矛盾調處、幫扶救助三位一體。具體來講,主要涉及七項內容:1、證照代辦服務。主要項目:(1)建房審批;(2)生育審批;(3)身份證、暫住證辦理、補辦;(4)有線電視、電話安裝申請;(5)戶口遷移審批。此項服務由村負責代辦或報送協(xié)辦。2、咨詢指南服務。主要項目:(1)法律咨詢;(2)政策咨詢:(3)農技知識咨詢;(4)市場信息咨詢;(5)勞動力、人才需求信息咨詢;⑹在農網上為農戶發(fā)布需求信息。此項服務,凡農戶有要求的,由村值班人員及時與有關部門聯(lián)系,幫助答復,提供信息。3、公益事業(yè)服務。主要項目:(1)村莊綠化,村容、村貌經常性整治;(2)殯葬代為聯(lián)系;(3)農戶電話、有線電視線路維修代為聯(lián)系;(4)計生服務;(5)扶貧幫困服務;(6)環(huán)境衛(wèi)生服務;(7)辦理村民大病、財產保險;(8)老年人等社會弱勢群體生活、健康及低?畲I服務;⑼農村合作醫(yī)療代報銷。此項服務,凡農戶有要求的,由村想方設法創(chuàng)造條件幫助解決,一時難以解決的,做好解釋。4、民事調解服務。主要項目:外來人口管理登記;本村鄰里鄉(xiāng)親、家庭成員撫(贍)養(yǎng)、房屋宅基地等方面的糾紛,由村負責調解或協(xié)助解決。5、致富發(fā)展服務。主要項目:(1)種養(yǎng)結構調整;(2)優(yōu)良品種引進;(3)技術指導;(4)技術業(yè)務培訓;(5)農業(yè)稅、特產稅征收服務。此項服務,凡農戶有要求,村盡力同有關部門幫助聯(lián)系、解決。6、文明建設服務。(1)創(chuàng)“三美”、文明家庭創(chuàng)建指導服務;(2)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yè)道德教育。7、特色文化服務。(1)群眾性文化活動組織舉辦;(2)全民健身活動組織舉辦;(3)群眾性科普活動組織舉辦。二、取得成效與存在問題1、增強了村干部服務意識。通過成立村便民服務室這一服務平臺,全街道廣大村干部積極參與到為民辦事全程代理服務中來,很多干部把群眾的難事、雜事作為自己的份內事來做,增強了快辦事的意識。一些群眾深有感觸地談到,現在村里發(fā)生了“五個變化”:由群眾跑變?yōu)楦刹颗?多次辦變?yōu)橐淮无k;拖著辦變?yōu)橹鲃涌焖俎k;隨意辦變?yōu)橐?guī)范辦;被動接受監(jiān)督變?yōu)橹鲃勇犎∫庖姟?/p>2、提高了村干部執(zhí)政能力。通過實行為民服務全程代理機制,提高了村干部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經濟社會相關知識的自覺性,提升了新形勢下做群眾和為民服務的能力,增強了執(zhí)政能力,促進了各項的開展。3、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通過實行全程代理,村干部撲下身子為民辦實事,進一步轉變了干部作風,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實行全程代理以來,僅2005年,全街道34個村級便民服務室共受理各類即辦件16438件,承諾件954件,辦結率達100%,滿意率100%,F在村民有事就會想到村干部,黨群、干群關系得到了進一步密切。村級便民服務室的建立,使村民們得到“小事不出門,大事不出村”的服務,但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辦事拖拉,責任心不強,效率低,臺帳記錄不全,服務質量差的現象。三、原因分析與努力方向1、服務有側重,創(chuàng)特色。許多群眾認為,既然是便民服務室,有七大服務內容,應該什么事都能辦,什么事都應該辦。但是,服務室具有的管理資源、物質手段十分有限,再加上本身條件所限,要做到群眾滿意有一定困難。在今后的實際運作中,村級便民服務室要側重做好弱勢群體的,由于弱勢群體對辦事部門不熟,辦事程序不清楚,更需要便民服務室的幫助。同時,各村要結合實際,如拔山村,要在致富發(fā)展服務上創(chuàng)特色,方家井村在公益事業(yè)服務上創(chuàng)特色。2、加大投入,創(chuàng)規(guī)范化服務室。從全街道34個服務室看,除金橋片服務室有專職的全程代理員,大青、三橋片由于村級經濟相對薄弱,為減少開支,代理員均由村報帳員兼職,一定程度影響了便民服務室的服務質量及效率,但作為一項社會效益大,體現為民親民的服務,街道、村二級要在人力,物力,財力上有所投入,各村要確定專職的全程代理員,街道要制定政策,以獎代補,促使村級便民服務室走上規(guī)范化管理的軌道。3、培訓代理員,發(fā)展電子政務。現在街道、村都建立了黨員遠程教育系統(tǒng),開
通了農民信箱,各村都配置了電腦,為村級便民服務向電子政務方向發(fā)展提供了基礎條件和契機,下一步要積極開展對全程代理員進行計算機及相關業(yè)務知識培訓,為發(fā)展電子政務做好人力方面準備,更好的為群眾服務,真正使便民服務成為一項群眾滿意的“工程”。
《街道村級便民服務室的實踐與思考》來源于文秘114網,歡迎閱讀街道村級便民服務室的實踐與思考。UNS
通了農民信箱,各村都配置了電腦,為村級便民服務向電子政務方向發(fā)展提供了基礎條件和契機,下一步要積極開展對全程代理員進行計算機及相關業(yè)務知識培訓,為發(fā)展電子政務做好人力方面準備,更好的為群眾服務,真正使便民服務成為一項群眾滿意的“工程”。
《街道村級便民服務室的實踐與思考》來源于文秘114網,歡迎閱讀街道村級便民服務室的實踐與思考。UNS
【街道村級便民服務室的實踐與思考】相關文章:
街道村級便民服務室的實踐與思考08-15
推廣設立村級便民服務處的調查與思考08-15
關于村級班子建設的調查與思考08-15
街道村級文化建設的現狀與對策08-15
政府辦公室做好精簡公文工作的實踐與思考08-21
讓思考與實踐同行08-17
關于發(fā)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分析與思考08-15
村級干部工資待遇落實狀況的調查與思考08-15
班級管理的實踐與思考08-17